天天看點

一堂生動的法治課:“11歲男孩留遺書跳樓”案涉事班主任被判無罪

作者:科技生活快汛

近日,江西省九江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省11歲男孩留遺書跳樓案”,做出終審判決:維持原判,涉事班主任無罪。(5月17日 央視新聞)

事發2021年11月,該男孩跳樓自殺,留下遺書稱其死亡與國文老師、班主任鄒某有關;為讨回公道,維護自己孩子的合法權益,該男孩父母便一紙訴狀,将“遺書”中提出鄒老師告上法庭,要求其承擔法律責任。

一堂生動的法治課:“11歲男孩留遺書跳樓”案涉事班主任被判無罪

教育,乃國家之根本,它承載着千家萬戶的期望,關乎着國家民族的未來。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教師們肩負着教書育人的神聖使命,更應當以身作則,依法執教,用法律的準繩規範自己的教育行為,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在此事件中,失去愛子的父母選擇拿起法律武器,将涉事老師告上法庭,這是法律賦予他們的權利,無可非議。然而,現實中卻有一種令人痛心的現象:每當孩子發生事故,總有一些家長不問青紅皂白,就到學校哭鬧,要求學校、老師賠償經濟損失。

一堂生動的法治課:“11歲男孩留遺書跳樓”案涉事班主任被判無罪

這種行為不僅擾亂了學校的正常秩序,更影響了其他孩子的學習。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學校和教育部門為了息事甯人,往往會對涉事教師進行處罰,給予經濟補償。這種做法不僅助長了“鬧事得利”的不良風氣,更讓廣大教師心寒,束縛了他們的手腳,使他們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變得畏首畏尾,不敢管、不想管。

法律是公平的,是維護權益的最有力武器。此次判決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僅為男孩的父母讨回了公道,讓他們明白隻要教師依法執教,就不應承擔法律責任;更肯定了教師應有的教育權,讓他們能夠放下心中的顧慮,大膽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

這堂生動的法治課,不僅教育了家長們,讓他們明白老師育人的對錯不能僅憑個人意願和哭鬧來解決,而應該尊重法律、相信法律;同時也為廣大教師上了一堂深刻的法治教育課,提醒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要冷靜應對,善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一堂生動的法治課:“11歲男孩留遺書跳樓”案涉事班主任被判無罪

涉事班主任的無罪判決,不僅為男孩的父母解開了心結,更為廣大教師帶來了安心與放心。它為排解家校糾紛提供了寶貴的藍本,讓人們看到了法治的力量。這堂生動的法治課,讓人們相信,在法治的陽光下,教育将更加公平、公正。(尚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