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作者:中國城市規劃網

導讀

去過圖書館的朋友們,不妨回憶一下,它的入口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進入圖書館之前,似乎都要先爬上一條長長的階梯呢?一起來了解吧。

本文字數:2285字

閱讀時間:7分鐘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從古至今,圖書館作為收藏保管書籍及其他紙質文獻資料的重要建築,被視為知識的寶庫和文明的殿堂。圖書館門口延伸至主入口的“知識的階梯”,讓前來求知的人們難免多費些腿腳,望“階”興歎。

一般情況下,主層(及主入口)一般設在建築物的底層,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友善人的進出。

但實際上,有不少圖書館會将主層擡高,設在二層。将主層擡高就需要增加通往入口的台階設計。

其實,擡高的入口加上費膝蓋的台階,并非是建築設計師們的刻意刁難。

根據圖書館建築設計規範,主層面積的大小需要根據圖書館總體規模設計。對于一定規模的綜合圖書館,僅僅一層很難完整裝下館内所有功能。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建議主層的最小面積 / [1]

以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杜廈圖書館為例,地上建築共五層,總面積 53000 平方米,每層約 10000 平方米,分為3個服務區。有限的主層面積,對于多層的圖書館建築來說,就意味着必然要将部分功能空間從主層分離出去。

為了館内空間的合理配置,同時滿足不同群體的使用需求,一些圖書館選擇将内部業務房間設在底層,利用架高的主層,将内部内務工作空間與一般讀者使用的空間隔離開,實作不同使用人群的分離,避免互相的幹擾[1]。

比如,采編人員等圖書館内部從業人員需要長時間在安靜的環境中集中伏案工作。流動熙攘的讀者人群則可能會對他們的工作造成幹擾[1];流動圖書的進出口放在地面層,也可以友善圖書的水準入庫[2]。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圖書館出于資料保護的目的,會選擇将藏書室設定在主層下方,因為底層的室内環境更穩定更可控[3]。

上海交通大學闵行校區的圖書館主館,作為全校最大的綜合性圖書館,面積約4.3萬平方米,也将部分年代久遠的藏書放置在位于底層的密集書庫。

作為知識的寶庫,圖書館不僅要為人創造舒适的空間,還是圖書資料與各類檔案的“避風港”。為了書籍檔案的“保質保鮮,延年益壽”,圖書館在設計建造時要充分考慮如何創造适宜且穩定的微環境條件,盡可能避免館内環境波動[4],因為短時間内上下浮動的環境條件最容易對藏品産生危害[5]。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根據國際圖書館機構聯合會釋出的圖書館資料保護與處理指南,館内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等條件也必須謹慎拿捏。

一般來說 55-65%的相對濕度最為合适,資料受到的機械性損害減至最小,對資料保持活性有利。而超過65%時,不僅會導緻資料的粘合劑變軟,失去粘合作用,還容易誘發黴菌問題,造成更深的傷害。不僅如此,濕度與溫度的起起落落,會影響藏品材料的尺寸和力學性質,造成傷害[5]。

光照條件的穩定舒适也不容忽視。不僅光線本身的能量會加速材料的氧化分解,還會改變濕度與溫度,帶來連鎖反應,給書籍資料造成多重打擊。為了達到理想的光照條件,一般來說,在庫存地點直接去除自然光源是最為便利的上策[5]。

是以,有的圖書館會選擇将密閉書庫放在建築的下部,處于半密閉或者全密閉的狀态,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書庫防塵,同時傳熱和散熱少,室内微環境較為穩定、涼爽、幹燥。

有時候,光考慮室内環境的調控還遠遠不夠。包括圖書館在内的建築設計還必須“因地制宜”[4-6-7]。外部的自然條件也可能影響着建築師對于主層高度的設定。

西南、華南、華中、東南沿海等地區潮濕季節相對較長,土壤和空氣中水分含量大,在降水量較大的雨季,容易發生書庫潮濕、發黴的現象。

入侵的水汽會對善本和寶貴的紙質資料造成不可逆的破壞,是以防潮防水問題對于南方地區更加突出。

對于處在濕潤的南方的圖書館,設計建造上也需要采用一系列繁雜的防潮處理。一些地區的圖書館采用架空、架高主層方式來避免繁雜的防潮處理[1],還可以更好抵禦強降水帶來的城市内澇、積水等對圖書館的影響[5],同時兼顧功能區分散布局的目的。

可見,架高的主層有時也是一種順應自然地理條件的保護性政策。

除了滿足特定的功能,圖書館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造,附加有象征性功能。

科普 | 圖書館門口的台階為什麼又高又長

作為文化建築的一種,圖書館建築往往是一個城市、社群、學校的公德心标志和文化視窗。階梯作為構成建築的重點要素之一,搭配主樓體的設計從視覺感官上帶來莊重感,可以增強圖書館的地标感和象征性功能[8-9]。

許多高等院校,往往将莊嚴肅穆、氣勢雄偉的圖書館建築放置在校園突出的位置,通過一定的建築形式和設計風格,使之成為校園的地标[10]。

作為有着百年曆史的老牌名校,圖書館是中山大學廣州校區東校園的标志性建築之一,總建築面積35935平方米。圖書館北立面兩側自然張開,如一本打開的書,中間便由諸多台階構成自然通道,顯得恢宏大氣,極富韻律感,也是以榮獲了2006年度中國建築工程魯班獎。

“書山有路勤為徑”,來都來了,爬個五六七八九十節台階也問題不大吧!

參考文獻(上滑檢視全部)

[1]呂樾. (1979). 圖書館建築設計 (第1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李明華.,沈濟黃., &于鐵男. (1994). 論圖書館設計 國情與未來 : 全國圖書館建築設計學術研讨會文集.

[3] 劉榮伶,&李然. (2020). 技術·形式·環境——西班牙三座社群圖書館設計政策讨論. 建立築, 5, 21–26.

[4]李曉. (2023). 圖書資料和紙質檔案的防護措施及處理. _造紙資訊_, (12), 119-120.

[5]Adcock, E. P., Varlamoff, M. T., Kremp, V., & Center, I. P. C. (2006). 圖書館資料保護與處理原則.

[6]王昭. (2012). 因地制宜建設綠色圖書館——中國台灣北投圖書館成功案例解析與啟示.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22(4), 107–110.

[7]陳廣達 關瑞明. (2015). 高校圖書館建築設計的地域性表達. 華中建築, 33(12), 75–78.

[8]Dahlkild, N. (2011). The emergence and challenge of the modern library building: Ideal types, model libraries, and guidelines,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_Library Trends, 60_(1)

[9]Lushington, N., Rudorf, W., Wong, L., & Blake, N. (2018). _Libraries : a design manual_. Birkhäuser.

[10]林立 宋滢. (2014). 淺談高校圖書館建築設計——以江西理工大學圖文資訊中心為例. 圖書館研究, 44(4), 9–12.

本文來源:“答案如下”微信公衆号,撰文:雁舒。

【免責聲明】本公衆号釋出的内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進行牟利。内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将于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删除内容。内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衆号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你可能還想看這些

科普 | 五一搶不到車票,為啥不加開幾班夜間高鐵?

科普 | 四合院怎麼逛?這篇攻略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