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作者:IT桔子

來源丨IT桔子

作者丨吳梅梅

封面圖來源|Pexels

這幾天,微軟中國曝出了炸彈級别的消息——與 AI 業務相關的重要部門(涉及數百人團隊)将被整體搬遷至美國或澳洲等地,員工也可以選擇離職。這個消息被媒體了解為「微軟裁員/撤出中國」,它略微有誇張的成分,我們不做過多解讀,這次隻想探讨 AI。在現代科技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無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就不必多說了,它已經日漸成為了大國博弈的籌碼。顯然,大公司是 AI 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AI 是科技巨頭标配的底層能力,也是他們當下想盡力抓住的「風口」。不過,人工智能技術産業鍊本身深奧又綿長,應用又涉及方方面面、各行各業,大廠們僅僅自研或者自己下場尋找商用的應用場景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對外部 AI 初創企業的投資甚至是并購也是各巨頭們發展壯大必不可少的一環。從海外的科技巨頭們如微軟、谷歌、英偉達,亞馬遜、蘋果、Meta、特斯拉,到國内的巨頭如騰訊、百度、阿裡、位元組、京東、美團、華為——我們選取并對比了中國和美國各 7 家科技巨頭,看看各位在 AI 領域的投資并購戰績如何。其中,還有一家在 AI 領域的并購行為尤為引人注目,我願稱他為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他的名字,你猜到了嗎?

中美 14 大科技巨頭,誰最偏愛 AI 投資?

先拉一下 14 家中美科技巨頭的投資清單,發現騰訊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資并購總量是遙遙領先了。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注:除華為的投資主體為哈勃投資外,BATJ 等均包含多個不同的主體根據 IT 桔子資料,在對 AI 創業公司的投資(含并購)熱情度最高的屬騰訊,在 14 大科技巨頭中位列第一,顯示出其在 AI 領域的強大投入意願。另外,騰訊這些年一直是國内最為活躍的 CVC 投資者,總投資量也遙遙領先。百度投資的 AI 公司有 84 家,位列第二,僅比騰訊少 3 家。百度作為中國 AI 技術的先行者之一,這樣的投資力度符合其在 AI 領域的戰略定位。第三是谷歌,谷歌投資了 74 家 AI 公司,尤其是深度投入自動駕駛、AI 技術和智能家居等領域。阿裡巴巴有 65 次 AI 相關投資,反映了其在電商、雲計算和大資料服務方面的 AI 應用需求。微軟在 AI 方面的投資也不少,或與其在雲計算服務、企業軟體和遊戲領域的 AI 應用有關。可以說,這些年中國巨頭在人工智能的投資版圖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數量上超越美國七大科技巨頭。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從「垂直度」、「專注度」來看,也就是各大巨頭對 AI 領域的投資占比其總投資量的比重——又是另一副情境:英偉達(Nvidia)以 56% 的高比例而突出。作為 GPU 和 AI 晶片的主要供應商,英偉達在 AI 硬體領域占有上司地位,是很多知名人工智能公司的供應商,那麼它的投資也能顯示出行業對于算力的需求,以及英偉達重注 AI 的決心。百度以 22% 的 AI 投資占比位居中國科技公司之首,美團和位元組跳動各 15%。而在騰訊 1177 家公司的投資版圖中,AI 的占比似乎有些弱,以至于排名墊底。

Apple:科技巨頭中的 AI 并購之王

不同于股權投資,單從并購這個角度來讨論的話,又是另外的結果了。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注:華為、特斯拉、京東未并購 AI 公司IT 桔子資料顯示,蘋果 Apple 并購的人工智能公司是最多的,達到了 15 家,遠遠超越了微軟 Microsoft、Meta 等,可謂「AI 并購之王」。從上圖可以發現,中國科技巨頭的 AI 并購數量和 AI 投資規模簡直不成正比:排名前 5 的除了位元組跳動 ByteDance,其他都是美國科技巨頭,這說明騰訊、百度、阿裡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巨頭在 AI 領域的并購意識和意願還是比較弱的,他們還是更傾向于做股權投資、生态合作。我們可以具體來看看蘋果都并購了哪些 AI 方面的企業,有沒有可能得到什麼啟示?雖然蘋果保持一貫的低調投資并購政策,通常不公開其交易細節,但通過投資标的的業務和方向仍可以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迹。根據 IT 桔子資料,最早在 2014 年,蘋果宣布收購了一家總部位于英國的語音識别技術公司 Novauris。Novauris 團隊自 2013 年秋天以來一直在蘋果公司工作,緻力于改進基于 Sirispeech 的虛拟助手服務 Siri 技術。一年後,為了繼續優化 Siri 服務,蘋果又收購了英國專注于汽車市場的 AI 語音公司 VocalIQ。2017 年,蘋果以 200 萬美元收購以色列的面部識别技術公司 RealFace,主要提供生物識别登陸服務,還可以幫助不同平台的使用者選擇和整理出圖庫中最好的照片。說說最近的——今年 2 月至 4 月,蘋果又宣布收購了 3 家人工智能公司,包括:

  • 法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Datakalab,自稱提供「壓縮計算機視覺神經網絡的新方法」;
  • 加拿大人工智能公司 DarwinAI,為電子 (PCBA) 制造商提供 AI 視覺品質檢測系統;
  • 德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Brighter AI,從事匿名化/隐私資料(人臉和車牌資料)處理。

總結了下,發現這類 AI 公司大多是針對一個技術方向的,比較專注,公司員工數量也不會太多,一般在 10~50 人左右——這大概也是蘋果比較偏好的并購對象的畫像,比較有科技公司的範兒。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我們分析了蘋果的并購政策有幾個主要特點:

第一,并購規模通常不大,甚至是以小型公司為主,蘋果公司官方表示過會「時不時收購較小的科技公司」。第二,并購的主要目的,據我們分析,人才和技術是主要的,産品和商業化考慮是次要的,這與國内環境截然不同,這或許也是蘋果在十幾年來一直保持着創新的重要因素。第三,并購和主業高度相關,要麼是對老業務的改進,要麼是開辟新業務,整體是從業務和戰略出發的。整體上蘋果對外并購非常低調,且一以貫之,不太想拿投資說事,專心搞自己的産品事業。這些特點不僅僅表現在 AI 領域,而是蘋果一貫的投資政策方針,畢竟并購是刻在蘋果骨子裡的基因——IT 桔子資料顯示,蘋果在過往十幾年的投資行為中,展現出了超過 82% 的并購行為占比。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美國科技 7 巨頭投資并購詳情清單

微信又雙改版了,如果不标星,容易錯過我們的推送,也無法看到封面圖檔。還請點選星标,及時接收每篇新鮮出爐的推文,我們期待與你的每一次見面。

誰是中美科技巨頭中的「AI 并購之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