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際博物館日:商都遺址博物院向學生們傳播早商文化

作者:正觀新聞

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緻力于教育和研究”。教育已成為新時代博物館傳承文化使命的重要目标和神聖職責。5月17日,為更好發揮博物館的教育職能,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走進鄭東新區九年制實驗學校,向學生們傳播早商文化,助力中國小教育高品質發展。

國際博物館日:商都遺址博物院向學生們傳播早商文化

活動現場,鄭州商代都城遺址博物院從業人員邢薇薇以“博物館的豆”為主題,向學生們詳細介紹了古代一種形如高腳盤的盛器“豆”,目前全國已有陶、青銅、銀、玉等材質的豆出現,是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的代表之一。“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青少年對鄭州這座古都有深入的了解,讓孩子們知道商都故事,讓商文化得到傳承。”邢薇薇表示。學生們還欣賞了一場沉浸式舞台劇《湯頌》,舞台劇仿佛穿越3600年時光,立體生動地講述了成湯滅夏,建立商朝,跌宕起伏的故事。

國際博物館日:商都遺址博物院向學生們傳播早商文化

“文物面對面”活動,博物院從業人員帶來了斝、爵、觚、盉、盤等器物,繪聲繪色的向學生們還原三千多年前商人創造的燦爛青銅文明,商代早期人民的社會生活躍然于眼前。學生們踴躍參與,第一次面對面近距離地觀察文物,感受商人智慧,觸摸曆史的厚重。文物走進校園,增進了青少年對早商文化的了解,激發了學生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鄭東新區九年制實驗學校學生王怡涵說:“這次活動激發了我對曆史和文物的興趣,我以後還要去博物館參觀。”

國際博物館日:商都遺址博物院向學生們傳播早商文化
國際博物館日:商都遺址博物院向學生們傳播早商文化

此外,本次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博物院還開展了雲遊“家·河南”特别直播,“商都知多少”妙趣競答,“我認識的鄭州”故事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研之有物·學而廣博”公益研學活動帶領青少年認識商代五谷六畜,觀察商代器物造型,動手制作商代飲食餐具,共同探索舌尖上的商都,以歡樂研學的方式拉滿這趟博物館之旅的參與感。

正觀新聞記者 左麗慧 通訊員 王羿 文/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