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作者:與非網

日前,IDC一年一度的ICT市場趨勢論壇在北京舉行。ICT業界人士、行業數字化專家,以及來自投資機構、協會、智庫的近500位嘉賓參與了此次大會,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帶來的可量化業務影響,如何助力提高效率、優化體驗、增加收入等。

AI時刻:從“數字化轉型到”下一個大事件”

IDC中國區總裁霍錦潔女士在開場緻辭中表示,“我們相信,AI已經改變了IT行業,未來的一切都會不同。IDC始終緻力于幫助企業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做出有效的技術決策,而今,我們也已經準備好,確定客戶擁有高品質的首選資訊源,抓住機會,發揮‘無處不在的AI’對業務的影響力,幫企業完成未來的成功轉型。”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歡迎來到下一個大事件TNBT(The Next Big Thing)”,這是霍錦潔緻辭的主題。從專注于數字化轉型(DX)到轉向關注“下一個大事件”(TNBT),IDC在主題上進行了重大轉變,這一變化反映了AI轉型在企業戰略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IDC認為,AI不僅改變了技術,也改變了企業的未來,是以,每家企業都需要認真思考自己的TNBT是什麼。 霍錦潔指出,生成式AI帶來了全新的市場機遇,到2027年,生成式AI将占整個AI支出的29%。預計2024年,生成式AI基礎設施支出18.3B美元,生成式AI服務支出11B美元,生成式AI應用支出6.3B美元,生成式AI模型/平台/AD&D支出4.7B。到2027年,這四項總支出約達151.0B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分别為71.0%、94.2%、90.2%、109.6%。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她還強調了出海政策的重要性,中國正在走向世界,需要重點關注亞太、中東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IDC旨在幫助企業解決關于生成式AI如何改變未來和如何開始出海的問題。

聚焦新質生産力,抓住ICT産業AI轉型機遇

IDC中國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武連峰分享了新質生産力的發展、ICT産業的機遇、AI轉型的政策和挑戰,以及出海戰略的重要性。他提到,新質生産力的核心是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實作高品質發展。而數字的産業化和産業的數字化又是新質生産力的重中之重,也将成為國内ICT市場繼續高速增長的基石。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新質生産力的發展位列2024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之首,其核心在于利用新技術,如數字技術、基因技術、生物技術和能源技術,推動産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 武連峰指出,ICT産業不僅是新興産業和未來産業的核心支撐,而且是産業更新和創新的催化劑,ICT産業是新質生産力的核心支撐要素。 目前,ICT産業正步入AI大轉型的階段。未來10到15年,生成式AI将無處不在。從宏觀角度來看,全球ICT市場在2024年将達到約6.46萬億美元的規模,中國占比13.9%。在未來三年的增長預測中,中國的增長率預計将領先全球,達到9.8%到10%,這幾乎兩倍于GDP的增長。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在生成式AI支出方面,全球市場預計在2024年将達到387.9億美元,到2027年将超過1400億美元。中國市場的增長趨勢與全球相似,預計2024年35.3億美元,2027年達到129.3億美元,年均增長率超過50%。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不過,盡管市場潛力巨大,許多AI公司目前仍在努力實作盈利。武連峰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前期AI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包括訓練、推理的成本,以及研發成本。未來,随着AI嵌入到所有産品和服務中,成為業務流程的一部分,屆時企業将找到更多機會。

從訓練到推理,大模型應用和機會探索

IDC中國副總裁鐘振山探讨了大模型的應用場景與市場機會。他提到,在過去一年,大模型的通用性和泛化能力吸引了各大廠商布局,市場上的大模型更新疊代引來百模大戰,前沿的生成式AI應用紛至沓來。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2024年,中國基礎大模型數量趨于收斂,并将“卷”向産業,大模型市場的關注點也從訓練走向推理,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訊等多模态技術的發展更加深了每個人對生成式AI落地的期待。在此背景下,技術提供商和行業使用者應了解大模型在行業中的潛在機會和應用場景,共同助力大模型/生成式AI的落地。 鐘振山深入分享了大模型市場的五大趨勢: 第一,大模型正向産業深入,行業和場景相關的大模型不斷湧現。 第二,開源與閉源模型的并存,為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第三,大模型技術正向端側轉移,AI推理受到廣泛關注。 第四,多模态發展成為趨勢,預示着未來可能出現殺手級應用。 第五,新一代AI基礎設施将成為競争的焦點,包括對分布式業務模式、多雲內建、高性能計算的支援。 基于這些趨勢,IDC提出了下一代基礎設施架構,強調了AI就緒、自主操作、混合/多雲環境和邊緣優化四個方面。 鐘振山認為,整體看生成式AI市場投資前景樂觀,預計全球和中國市場都将經曆高速發展。投資熱點正從基礎設施轉向平台和解決方案,未來将更多關注AI服務。應用場景方面,主要是通用型,如知識管理、市場營銷、客服和代碼生成。未來,企業與技術供應商正在合作探索影響核心業務的更多應用場景,預計将出現更多行業特定的應用場景,推動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術的進一步普及。

新時代的到來——AI終端應運而生

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的演講聚焦AI終端市場的發展。他提到,生成式AI正引領着整個行業的變革。2023年,無論是PC、手機還是其他終端廠商,都紛紛釋出了與AI相關的終端産品,這一年被譽為AI終端的元年。未來2~3年将成為AI終端從概念逐漸成真的關鍵階段。IDC認為,從硬體架構、産品外觀、軟體,到模型、開發者等各個方面都正在醞釀着革命性的變革。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ICT高科技企業如何把握出海和新興國際化雙重機遇?

IDC中國副總裁南韓華的演講則瞄準出海和新型國際化的大趨勢。她認為,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或出海經曆三個主要階段:最初主要通過貿易和人員派遣方式進行初步的國際拓展;之後随着一些頭部公司的發展,企業進入全球整合階段,此時數字化技術在確定企業政策在全球不同區域和國家有效實施中發揮着關鍵作用;最後,為了確定對當地市場的适應性和靈活性,企業要在全球範圍内實作本土化,同時保持全球化。

IDC揭示AI全新機遇:2027年,生成式AI将占AI支出29%

她表示,IDC鼓勵更多企業利用數字化賦能,追求成為全球原生企業(Global Native Enterprise, GNE),以實作更高效、更靈活的全球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