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聯宣傳】文溯·隴迹|《四庫全書》裡的麥積山

作者: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

天水不僅有熱辣滾燙的麻辣燙,更有曆史悠久的麥積山。你了解典籍裡的麥積山嗎?不妨來看看被稱為“典籍總彙”的《四庫全書》裡有關麥積山的文獻記載吧。

《四庫全書》子部釋家類收錄唐代高僧釋道世所撰《法苑珠林》一書,其中記載:“秦州(天水舊稱)麥積崖佛殿下,舍利山神藏之。此寺周穆王所造,名曰靈安寺。”周穆王,是周朝第五位帝王。雖然經過學者考證,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周穆王時期并不可信,但至少說明,文獻中有關麥積山石窟的記載在唐代就已經出現。

【關聯宣傳】文溯·隴迹|《四庫全書》裡的麥積山

《四庫全書》子部小說類收錄宋代李昉等所編《太平廣記》一書,書中輯錄了五代王仁裕之《玉堂閑話》佚文:“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裡岡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石塊,高百萬尋。望之團團,如民間積麥之狀,故有此名。其青雲之半,峭壁之間,镌石成佛,萬龛千室。雖自人力,疑其鬼功。隋文帝分葬神尼舍利函于東閤之下。石室之中,有庾信銘記,刊于岩中。古記雲,‘六國共修’。自平地積薪,至于岩巅,從上镌鑿其龛室佛像。”王仁裕,五代著名文學家,天水人,任秦州節度使判官時期,曾多次登臨麥積山。這段筆記體文字,由于是作者親曆,記述見聞,曆來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在論述麥積山石窟曆史和藝術的相關著述中均被引用。

【關聯宣傳】文溯·隴迹|《四庫全書》裡的麥積山

《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收錄宋代祝穆所著《方輿勝覽》一書,其中記載:“麥積山在天水縣東南百裡,狀如麥積,為秦地林泉之冠。姚秦時建瑞應寺,在山之後,姚興鑿山而修,千龛萬象,轉崖為關,乃秦州勝景。”這與《玉堂閑話》“峭壁之間,镌石成佛,萬龛千室”記載是一緻的。

《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還收錄了清代許容等編纂的《甘肅通志》一書,在其《山川》中記載:“麥積山在州東南八十裡,二百壁立,高入雲表,形如麥積,為秦地林泉之冠。山之北為雕巢峪,有隗嚣避暑宮,對面瀑布下注蒼崖。其南為香積山,永川水出焉。”

【關聯宣傳】文溯·隴迹|《四庫全書》裡的麥積山

而在《四庫全書》集部别集類收錄典籍中,北周庾信所著《庾子山集》有《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龛銘并序》一文,稱“麥積崖者,乃隴坻之名山,河西之靈嶽。高峰尋雲,深谷無量。方之鹫嶺,迹尋三禅。譬彼鶴鳴,虛飛六甲。”唐代杜甫所著《杜詩詳注》有《山寺》一文,雖然此時的麥積山處于“野寺殘僧少”的衰落時期,但我們依然可以在詩句中尋找麥積山的雄險峻美。

【關聯宣傳】文溯·隴迹|《四庫全書》裡的麥積山

麥積山不僅有着秀美雄奇的自然風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我們一起追尋典籍之光,領略麥積山的曆史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