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作者:新福建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綠意盎然的庭院、 錯落有緻的民居、幹淨整潔的村道……5月15日,走進清流縣長校鎮江坊村,村民們下棋、打牌、閑談,一片歡聲笑語,幸福和諧的氛圍撲面而來。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江坊村位于長校鎮南部,轄2個自然村,26個村民小組,864戶3462人。江坊村曾是薄弱村,村民凝聚力不強,發展思路也不明确,村裡的一些公益事業難以開展。

近年來,清流縣長校鎮突出黨建引領,大力推行“黨建+”模式,帶領村民齊心協力共建共享和美鄉村,激發鄉村發展活力。通過高品質黨建引領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江坊村實作了美麗蝶變重生——村莊美了,村民富了,鄉風好了。

組織強不強,關鍵看“頭羊”。“自從江書記回到我們村後,村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顯著增強,村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在江坊村黨支部大會上,一名老黨員由衷地感慨。

老黨員口中的“江書記”,就是江坊村黨支部書記江長寬。以2021年村“兩委”換屆為契機,江坊村通過回引本土優秀人才,配齊配強村“兩委”幹部,儲備村級後備幹部6名,黨務和村務各項工作得以順利落實和推進,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在“領頭羊”的帶領下,江坊村以黨建統領聚合力,突出加強陣地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不斷推動黨建工作标準化、規範化水準提升,進一步抓實基層黨建,鼓勵黨員擔當作為。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為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江坊村常态化開展“亮曬評”和“黨員先鋒工程”,堅持服務為主,推行陽光村務,堅持依法治村,確定村“兩委”決策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學化,黨組織的影響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

依托騎路孝子坊的“孝”文化和八家屋、“勝占青溪”堂、柳恕婁謙堂等曆史建築,江坊村深挖曆史文化潛力,明确“廻龍古村 孝美江坊”文化IP,持續提升鄉村文化“軟實力”。

同時,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實施“孝積分”鄉村治理機制,推行村級《紅白事标準指導意見》和适婚人員一對一結對服務,江坊村主動引導婚俗改革,遏制盲目攀比、鋪張浪費,不斷提高鄉村基層治理水準。

眼下,修繕“柳恕婁謙堂”省級文保點,打造“孝”村标、“孝字”街、“孝德”館……江坊村正持續推進“孝美”鄉村建設,弘揚“忠孝傳家”的優良家風,切實把鄉風文明落到實處。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讓群衆生活更美好,是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近鄰懇談會’就是傾聽大家的心聲,大家有什麼問題、有什麼困難,盡管都提出來,大家暢所欲言,不要有顧慮。”對江長寬來說,鄉村建設是為農民而建,必須真正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

以群衆需求為導向,江坊村深入開展“近鄰懇談會”制度,到群衆“家門口”宣傳宣講黨的創新理論、征求群衆意見建議、解決群衆急難愁盼問題,持續激發群衆參與意願,讓群衆成為鄉村建設“主角”,全面激發鄉村振興内生動力。

堅持“尊重農民意願、為農民而建、讓農民來建”的原則,江坊村先後實施籌工籌勞“祖屋修繕”“孝心點亮江坊公益”等活動,完成“老村部”原址修繕工作、觀音橋改造提升、環村路橋完善、水土保持項目等10餘個項目。

共建共享,讓農民生活更美好。“我們對‘古八景’和村部舊址的感情比較深,村‘兩委’采納了我們的建議,對老村部原址進行了修繕,為推動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老黨員江仰賢對村幹部的這一做法十分認可。

清流長校鎮:黨建引領助力鄉村蝶變

以黨建引領,長校鎮堅持在細微之處扮靓“面子”,做實“裡子”,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從“環境美”到“内涵美”,繪就了一幅幅和美鄉村的新畫卷。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全媒體記者 鄭麗萍 通訊員 賴建平)

圖檔:清流縣融媒體中心

新媒體編輯:張錫帥

初審:張錫帥

複審:李增祥

終審:黃春霖

來源: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