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學||誰發明的 “原子筆” 呢?

作者:翻譯教學與研究

本文轉自:Key茶餘飯後

在早些年間,人們書信寫作用的是毛筆或是鋼筆,這毛筆寫字要研墨沾墨,後來西方流入中國的鋼筆确實是比毛筆友善了許多,可以随身攜帶用來簽字,但是很多人會因為鋼筆開蓋時濺得一身墨,且墨水容易用完或易幹寫不出來,是以在書信寫作上一直是一個煩惱。

西學||誰發明的 “原子筆” 呢?

↑↑上圖人物為 拉迪斯洛·比羅 ↑↑

匈牙利記者拉迪斯洛·比羅非常清楚地意識到普通鋼筆所存在的問題。比羅認為,他是在通路一家報紙的時候産生了用一種使用快幹墨水的筆代替傳統墨汁筆這一想法的。報紙用的油墨幾乎是在瞬間幹燥,而且不會留下污迹。比羅發誓要将類似墨水應用到一種新型書寫工具中。為了避免粘稠的墨水堵塞他的筆,他提出在裝有這種快幹墨水的管子頂端安裝能夠旋轉的小金屬球。該金屬球将有兩個功能:作為筆帽防止墨水變幹。使墨水以可控速率從筆中流出。

西學||誰發明的 “原子筆” 呢?

↑↑原子筆的初期設計圖↑↑

于是,在1943年6月,比羅和他的兄弟格奧爾格(一位化學家)向歐洲專利局申請了一個新專利,并生産了第一種商品化的原子筆——Biro原子筆。

原子筆是利用鋼珠的旋轉把油墨寫到紙上的一種書寫工具。原子筆初期的市場價格非常高,一支原子筆價值10美元(10美元在當時可是比現在的10美元還要值錢啊)!後來法國人馬塞爾·比希開發了一個制造原子筆的工業流程,使得機關成本大大下降,第一支廉價原子筆在1945年生産了出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原子筆傳入中國。精明的商人大做“原子筆”的廣告,借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彈的餘威來打開銷路。其實,“原子筆”與原子并無關系,隻是讀音相近而已。原子筆很快就在世界上流行起來。僅日本一年就要消耗4億支原子筆。

西學||誰發明的 “原子筆” 呢?

原子筆之是以能夠寫字,是因為筆頭裡的鋼珠在滾動時,能将速幹油墨帶出來轉寫到紙上。

為了給數百億支原子筆安上“中國筆頭”,國家早在2011年就開啟了這一重點項目的攻關。太鋼集團技術中心進階工程師王輝綿認為,鋼材要制造筆頭,必須用很多特殊的微量元素,把鋼材調整到最佳性能,微量元素配比的細微變化都會影響着鋼材品質,這個配比找不到,中國的制筆行業永遠都需要進口筆尖鋼。

經過五年數不清的失敗,試驗在2016年9月取得成功。大規模煉鋼十多次後,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鋼材終于出爐了。這批直徑2.3毫米的不鏽鋼鋼絲,可以驕傲地寫上了“中國制造”的标志。

西學||誰發明的 “原子筆” 呢?

圖檔均來自網絡,非原創}

(歡迎大家私信Key妹來投稿噢~

西學||誰發明的 “原子筆”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