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奮鬥者】劉力威:醫者如光 照亮患者康複之路

作者:大衆衛生報
【奮鬥者】劉力威:醫者如光 照亮患者康複之路

大衆衛生報·新湖南用戶端5月17日訊(通訊員 吳亮 陽穎)“醫學博大精深,更新迅速,要求嚴格。唯有不斷學習,才能緊跟時代步伐,更好地為患者解除病痛。”憑借過人毅力,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康複理療科副主任劉力威勤于學習,勇于探索,不斷攀登醫學高峰,用仁愛與專業為每一位患者點亮康複的希望之光。

今年41歲的劉力威,盡管工作繁忙,但每天都堅持至少學習1小時以上。出身醫學世家的他,自幼便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工作後更是珍惜每一個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努力充實自己的醫學知識。

熱愛鑽研與探索的劉力威很喜歡出去“走一走”,為拓寬眼界、提升能力,劉力威去到上海一家醫院工作,因專業技術過硬、臨床經驗豐富,被委以康複醫學科主任一職。後又以人才引進的方式回到家鄉,進入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

在醫學的海洋裡,劉力威如同一塊海綿,不斷吸收着新的知識和技術。他積極引進肌骨超聲、吞咽造影、肉毒毒素注射、簡易膀胱功能測定等多項技術,不僅填補了醫院的空白,也為湘中地區的患者帶來了新的治療選擇和希望。

今年春節期間,50歲的聶阿姨蹲在地上洗碗,起身倒水時不慎将腰扭傷,右臀部、右下肢當即疼痛不已,在家休息3天、貼了幾副膏藥後,症狀不見緩解,反而愈加嚴重,行走、入睡都困難。随後到市第一人民醫院康複理療科完善檢查後确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症。

充分評估患者病情後,劉力威決定運用肌骨超聲技術為患者進行治療。接受兩次治療後,聶阿姨疼痛症狀完全消失,并可以行走自如。“在家的那幾天我真是痛得不行了,當時真擔心自己動不了了。”聶阿姨感慨道,“沒想到醫院不打麻藥、不用手術就解決了我的病症,現在你看我,行動多靈活,爬樓梯、走快步完全不影響。”

肌骨超聲是在肌骨疼痛疾病中,應用超聲高清圖像結合臨床進行客觀和精準診斷,在疾病治療上,進行精準定位,确定治療靶點,在全程實時動态可視化的監測下,可以分辨周圍的血管、神經組織,避免損傷,減少治療過程中産生的疼痛,實作精準治療,是以具有安全性高、療效明顯的優勢。

【奮鬥者】劉力威:醫者如光 照亮患者康複之路

劉力威運用肌骨超聲技術為患者解除病痛

這項技術,劉力威是全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我在一個學術會議上偶然了解到這項技術,會上老師隻是簡單提了一下,我卻聽進了心裡,當時就想,一定要把這麼好的技術帶回婁底。”

時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外出學習不便,劉力威便買了專業書籍在家自學,從神經肌肉解剖到顯像學原理,超聲知識零基礎的他就這麼一本本啃了下來。疫情全面放開後,劉力威馬上向醫院提出進修請求,在院上司的支援下,他前往肌骨超聲技術領先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學習。

“當時和我一起進修的大多是對口的超聲科醫生,還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而我年近40,又是跨專業學習,壓力還是很大的。”劉力威自诩“笨鳥”,為了能夠追趕上别人,他隻能“先飛”“多飛”。

“我找老師借了治療室的鑰匙,每天學習結束以後,就一個人關着門練習,沒有病人我就在自己身上找部位。”那段時間,劉力威每天晚上都要學習到深夜12點以後。撥開層層雲霧,他的技術越發娴熟,每晚伴着星光傳回宿舍時,他的腳步都是輕快愉悅的。“我從來不覺得苦和累,隻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多學一點,再多學一點。”

通過夜以繼日的學習,劉力威僅用3個月時間就熟練掌握了半年的課程。學成歸來後,他不僅極大地造福了本地患者,2023年7月,還受邀在湖南省殘障人士康複協會神經康複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上,進行肌骨超聲學術交流,将先進經驗傳的更遠、更廣。

同年,劉力威率先開展的吞咽造影技術,也促進了科室精準醫療的進一步發展。該技術可以實時觀察患者的吞咽器官動态,準确找到吞咽障礙的原因及容易嗆咳的食物性狀等。經過科學準确的評估,為患者制定最安全、最少受限的經口進食方案,實作康複治療的精準化和個體化。

“我們秉承‘精準診斷、精準治療’的原則,以患者功能為導向,運用各種檢測手段、方法對損傷部位進行精準定位,以制定個體化、精确化治療方案,幫助患者修複因疾病、手術等所導緻的受限、損失的功能,提高其生活品質,進而達到回歸生活、回歸社會的目的。”劉力威說。

【奮鬥者】劉力威:醫者如光 照亮患者康複之路

打開劉力威微信裡的患者群,滿屏都是患者的“花式”告白。

對待患者,劉力威就如對待親人一般,住院時關心呵護,出院後連續數月進行回訪,掌握患者恢複情況,并指導患者如何科學地通過日常鍛煉鞏固治療效果。“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醫生。”“我從内心感到劉主任是個好人、好醫生。”“我頸椎壓迫神經,劉主任妙手回春,手到病除,現在已完全不影響活動了。”……打開劉力威微信裡的患者群,“花式”告白層出不窮,一言一語都表達了對這位好醫生的喜愛。

除了服務好本院患者,劉力威也将大量心血傾注在鄉村。“村民看病本就艱辛,尤其是農村留守老人居多,他們想出城看一次病更是難上加難。”為了在家門口幫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劉力威堅持每月送醫下鄉,僅2023年,他的足迹就遍布全市50餘個偏遠衛生院、衛生所。

【奮鬥者】劉力威:醫者如光 照亮患者康複之路

多年來,劉力威堅持下鄉義診,做好鄉親的“健康守護人”。

醫者如光,微以緻遠。走過一個個生命“周期”,在劉力威身上依然可以看到朝氣蓬勃的生命力量。談及未來,他目光灼灼,“深耕疼痛康複和神經康複領域,緻力于精準醫療,更好地為患者服務,就是我的目标和方向。懷揣着醫者的責任與情懷,我将不斷前行,永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