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蕩漾的南太平洋之上,法國海外領地新喀裡多尼亞的甯靜被連續三天的暴力事件撕裂。在法國政府宣布緊急狀态後,這片尋求自治與忠于殖民曆史的土地上的緊張局勢進一步更新。此次動蕩的導火索,是總統馬克龍政府推動的投票制度改革,引發的抗議活動。
據英媒5月17日稱,在本周初的示威之後,已有五人喪生,其中包括兩名警察。
進階專員路易斯·勒弗蘭克透露,僅周四一天,就有超過60名安全人員受傷,214人因與警方沖突、縱火及搶劫被捕。
法國總理加加布裡埃爾·阿塔爾在愛麗舍宮召開會議後向國民保證,政府正全力以赴恢複“新喀裡多尼亞人民應得的秩序與安甯”。
他宣布增派1000名安全部隊成員前往支援,但同時也指出局勢依舊極度緊張,搶劫、暴亂、縱火和攻擊行為持續不斷。
内政部長兼海外領土部長熱拉爾德·穆薩·達爾馬甯譴責了暴力,并确認死者中有兩位來自卡納克原住民社群。
他誓言法國将重掌控制權,并透露有十名據稱屬于親獨立團體“田野行動協調機關”的成員已被居家監禁。盡管該組織被指為暴力事件的幕後黑手,達爾馬甯卻堅稱其隻是一小撮自稱獨立支援者,實則從事掠奪、謀殺和暴力行為的人。
巴黎的卡納克勞工聯盟上司人呼籲各方保持冷靜,并對遙遠家鄉發生的死亡事件深表悲痛。他們希望政府能展開對話而非僅僅派遣軍隊,“開啟對話就是強有力的政治聲明”,聯盟上司人洛克·豪卡斯如是說。
在新喀裡多尼亞,卡納克民族首領大會強烈譴責暴力行為,同時否認親獨立運動參與緻命沖突。大酋長希波利特·西内瓦米-哈塔穆穆表達對和平抗議團體的全力支援,強調這是一支彙集了各年齡段和背景人士的百萬人隊伍,絕非某些政治領袖所形容的“恐怖組織”或“黑幫”。
緊急狀态将持續至少12天,法國軍方正部署兵力保護港口和機場,以釋放警力。宵禁也被延長,勒弗蘭克進階專員透露。島上各政黨也共同呼籲獨立派和支援留法兩方保持冷靜。
法國上次在海外領地實施緊急狀态是在1985年,同樣是在新喀裡多尼亞。這些措施旨在賦予當地和法國當局特别權力,包括對公共秩序構成威脅者的居家監禁、搜查、武器收繳以及限制移動,并對違反者可能施以監禁。
這個位于澳洲東側、擁有約27萬居民的島嶼,以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環礁和珊瑚礁聞名于世,但其内部緊張關系已持續多年。卡納克原住民追求獨立,而殖民者後代則希望維持現狀,作為法國的一部分。
新喀裡多尼亞自1853年成為拿破侖三世治下的法國領土,二戰後成為海外領地,并于1957年給予所有卡納克人法國公民身份。
1988年的《馬提翁協定》試圖緩和雙方沖突,随後法國承諾給予新喀裡多尼亞公權力和廣泛自治,并舉行最多三次關于其未來地位的全民公投。
從2018年至2021年間舉行的公投中,多數選民選擇新喀裡多尼亞繼續留在法國,而非獨立。然而,親獨立的卡納克人在抵制了2021年疫情期間舉行的最後一次公投後,拒絕接受結果。
面對僵局,馬克龍總統承諾,如果地方代表間無法達成有意義的對話與共識,将于6月底前召集國會特别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使改革法案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