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作者:言言雪

2024年巴黎奧運會,注定了今年是個體育營銷的大年。

相信很多品牌已經開始籌備,如何借勢奧運這個盛事,讓品牌走向更高的舞台。

如何做好奧營運銷?有的主打出奇,有的長線布局,有的則等待時機……

不管什麼樣的借勢方式,最重要的并不是造熱點出圈 ,而是能找到一條适合自己的傳播路徑。

這裡,蒙牛絕對是一個極好的樣本。發揮當下的資源優勢,提煉一個核心政策,将奧運精神和能量更好地賦予注入給品牌。

1.

用五個運動場景,放大一個概念

奧營運銷就是一次品牌的競賽,大家各顯神通。如何能拿到屬于獎牌,最好的辦法是選擇一條自己最優勢的賽道。

在品牌贊助這件事上,蒙牛下足了功夫。

為了向消費者更好地傳遞奧運官方身份,蒙牛從政策到創意上演了一次進階式的傳播。

首先政策上,推出了「全球合作夥伴」的概念,将蒙牛的奧運贊助提煉成一個特别的ICON。

在《差異化營銷發想法》中說過,概念就是将很多訊息加工成為一個新的東西,可以更好地進行記憶和傳播。

奧運贊助商千千萬,如何讓你的品牌脫穎而出?

蒙牛以「全球合作夥伴」的概念更好地契合當下的傳播語境,打出品牌的身份差别,對使用者心智進行提前占位。

這也是蒙牛在擁有奧運官方身份後,第一次面向C端的傳播。在奧運這個大話題下,給使用者帶來一種初印象體驗。

不得不說,蒙牛第一步就走得很戰略性,給後續的奧營運銷建構好了一個内容架構。

其次創意上,蒙牛用一支短片,通過5個運動場景共同去放大這個概念。

以往品牌都是簡單直接官宣自己的新身份,而蒙牛則是将身份作為創意原點,以一種更平緩的方式進行使用者告知。

這支短片裡的場景就像一個個注腳,讓「全球合作夥伴」這個概念更加具象化,不是懸浮于字面之上,而是滲透到大衆消費者之中。蒙牛既是奧運的全球贊助商,也是每個中國普遍消費者的營養補給者。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有些品牌一上來,就想着整個Big idea在奧運賽場上嶄露頭角,這就陷入到一種奧營運銷的誤區。

任何一個品牌要獲得大衆的喜愛,一定是慢慢走向消費者。我們清晰地厘清品牌、奧運和大衆之間的關系,讓品牌形象在使用者中逐漸凸顯。

蒙牛這一步就走得很穩,由遠到近,從概念到具體,有條不紊地向消費者去夯實自己的新身份,讓這個奧運身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口号,在奧運賽場内外響起。

2.

把奧運賽場,連結到生活日常

距離奧運還有一段時間,蒙牛為什麼把傳播節奏提前這麼早?

衆所周知,提前預熱是一種品牌内容的積累,為品牌持續埋下引爆點,也是更好地實作品牌的心智占位。

在奧運100天倒計時,蒙牛就發起了第一波預熱海報。這次蒙牛的傳播,則是呼應着奧運會資格賽系列賽上海的開賽,直接和使用者展開品牌溝通。

甚至還在上海站打造了一個極具特色的年輕潮流運動街區,可以和圈層大神學習超牛的招式,一起體驗運動的快樂。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發海報、視訊官宣、打造潮流街區……這些都是正常的預熱動作,起到一個基本的告知作用。

但蒙牛這次campaign挺不一樣,它對預熱的了解更遞進一步。

往内去看,它不是表面上的預熱,而是對生活加熱,把奧運賽場連結到日常的生活裡。

在這這支短片裡,5個場景畫面都有一條共同的文案:蒙牛,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也是你運動的合作夥伴。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往下去拆解,可以清晰地觸摸到這次campaign的内在路徑。

一方面,用重複的傳播政策,去傳遞并夯實「全球合作夥伴」的品牌身份。蒙牛初次入局奧運,沒有過多講述奧運精神,渲染大衆的情緒,而是回到自我的本身,找準自己的定位。

在我看來,這個身份就像一個架構。有了這個架構,再往裡面承載和填充更多的奧運内容,可以更好地讓蒙牛的形象矗立在整個奧運賽場上。

另一方面,借助巧妙的創意表達,升華這次奧運預熱的立意。

「是……也是」這個并列的句式,背後指向的蒙牛這次奧營運銷的主題,去倡導全民運動,主張全民要強。

而在視覺畫面上,把奧運賽事無縫切換到日常場景,這樣的設計語言也是進一步提煉出「全民運動」這個核心政策。

在這個主題政策下,蒙牛還簽約官宣賈玲為品牌代言人。借助賈玲的口吻以及她的故事,向大衆傳遞品牌對奧運的品牌了解。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奧運在我們的生活裡已經開賽了,就在你日常的瑜伽、遛狗、為生活奔跑中……用自己的方式要強,普通人也能赢得自己的獎牌。

值得一提,在這場全民運動中,蒙牛扮演的不隻是一個倡議者,更是一個合作夥伴,用更好的産品去支撐我們在生活賽場裡走得更遠、跑得更快。

是以可以看見在蒙牛這支短片裡,每一個運動場景都有一個對應的産品作為内容承接。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蒙牛這個奧運身份,坐實了

不隻是簡單的産品露出,也不單是邀請産品相應的代言人吳磊、湯唯、王一博配音植入,而是讓各個産品有自己的生活角色,讓蒙牛這個運動合作夥伴真正地落地。

在體育盛宴的營銷中,我們很容易沉迷于品牌宣言。

但隻有當賽場走進生活,産品融入到日常中,品牌的口号才不會淪為一句空話,才能變成一個個具體而深刻的品牌觀,進而生長在使用者的心中。

最後,回到前面提到的一個奧營運銷的話題,如何去厘清品牌、奧運和大衆三者之間的關系。

在奧營運銷這個環境下,創意層出不窮,品牌表達多樣,但大衆能記住的東西,一定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

是以,蒙牛給出了屬于自己的解題思路:用概念打出品牌的身份差别,用産品去銜接日常的生活場景,進而夯實這個「全球合作夥伴」的定位。

以「全球合作夥伴」為創意切入點,然後以「運動的合作夥伴」為生活的落腳點,完成一次獨特的奧運傳播。

這麼來看,與其說蒙牛多了一個奧運身份,不如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多了一個品牌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