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美AI新局勢:中國大模型加速洗牌,美國要建AI人才的“楚河漢界”|钛媒體AGI

作者:钛媒體APP
中美AI新局勢:中國大模型加速洗牌,美國要建AI人才的“楚河漢界”|钛媒體AGI

(圖檔來源:stockcake)

微軟中國AI團隊被打包出國事件持續發酵。

近日,美國科技巨頭微軟公司在中國的部分員工收到郵件,詢問是否願意遷移至其他地區工作,要求選擇包括美國、澳洲、愛爾蘭等國家。涉及的員工包括從事機器學習和其他雲計算相關團隊,公司将負責親屬簽證問題,或涉及700-800名員工。

對此,微軟方面5月16日向钛媒體App表示:“有一小部分員工得到可以選擇國際輪崗的機會,員工可以選擇接受輪崗,或者繼續在現在的崗位工作。”微軟強調,公司将繼續緻力于在亞洲地區的發展,并将繼續在中國開展業務。

钛媒體App了解到,此次主要涉及是上海、北京等地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部分員工。

不止是微軟。國内方面,華為大模型在現場展示文生圖時疑似人工操控;同時,位元組跳動旗下火山引擎公布其豆包主力模型token價格0.0008元/千Tokens,較行業平均價格便宜99.3%;另外,騰訊雲宣布混元文生圖大模型已全面開源,多種尺寸的騰訊混元MoE模型也即将對外開源。

從token價格降低,到阿裡騰訊模型全面開源等事件來看,中國 AI 大模型市場正面臨一種“劣币驅逐良币”的加速洗牌當中:國外一開源、國内就追趕GPT-4、然後國内模型開源、token價格降至0,商業化無從談起。而同時,中美競争、AI人才稀缺等背景下,包括微軟在内的美國科技巨頭則與中國展開AI人才的“楚河漢界”,兩邊正“堅壁清野”。

目前,中美 AI 産業正迎來新的節點和趨勢。

正如彭博分析師 Robert Lea 和Jasmine Lyu在最新報告中寫的那樣:“中國在 AI 盈利方面将面臨着漫長的道路,行業洗牌可能會推動該行業盈利,盡管在一個資本過剩的行業中,但這種(行業盈利)情況似乎不太可能很快發生。”

賣身、裁員、遷移AI人才,美國AI進入“下半場”

一夜之間,多家美國生成式AI創企被曝身陷資金短缺危機。

5月17日淩晨,美國AI程式設計創企Replit的CEO Amjad Masad在社交平台X上釋出一封電子郵件,宣布公司已裁員30人,約占其員工總數的20%。

與此同時,有消息稱,大語言模型創企Reka AI被曝可能以10億美元被資料存儲和分析公司Snowflake收購。

另外,據The information,此前面臨賣身乃至倒閉危局的AI獨角獸企業Stability AI,則正在争取一筆“救命錢”,投資者包括Facebook首任總裁Sean Parker、視覺效果公司Weta Digital前CEO Prem Akkaraju等。

Stability AI發言人Ben Ullmann确認了這一消息,并在一份聲明中表示:“Stability AI正與一家世界知名的技術投資者财團進行排他性合作。Stability AI上司層正與該财團密切合作,以期對公司進行大規模股權投資。”他稱該财團與公司上司層“完全一緻”。

不止是Replit,多家生成式AI創企近幾個月啟動裁員。包括Tome、Jasper AI、Deepgram等,他們也均将業務重心轉向企業使用者。

去年7月,生成式AI熱潮中的早期赢家之一、美國AI獨角獸Jasper AI在其以15億美元估值融資1.25億美元的9個月後,解雇了數量不詳的大量員工。其CEO Dave Rogenmoser稱裁員是為了“集中精力,整合資源,成為市場營銷團隊最好的AI copilot”。

而上述生成式 AI 創業公司消息,均凸顯出美國 AI 企業在開發AI模型、産品及探索商業盈利方面所面臨的重要壓力。

中美AI新局勢:中國大模型加速洗牌,美國要建AI人才的“楚河漢界”|钛媒體AGI

(圖檔來源:钛媒體App編輯拍攝)

相對于 AI 初創公司,科技巨頭微軟則開始建立與中國 AI 人才的“楚河漢界”。

5月15日,多位人士在社交平台上爆料稱,微軟在中國的部分員工集體收到公司郵件,詢問是否願意搬遷至其他地區工作,選擇地包括美國、澳洲、愛爾蘭等國家。涉及員工主要在微軟從事AI研究。微軟将中國AI團隊“打包出國”成為輿論熱點。

微軟的中國雲計算和AI團隊參與了公司核心産品的全球研發。一位知情人士說,被要求考慮調離的是微軟雲計算部門數千名工程師中的一部分人。該知情人士還說,如果這些員工選擇不調離中國,也可以繼續在中國工作。

另一位知情人士說,微軟是在本周早些時候提出人員重新安置提議的。

實際上,此前钛媒體App曾報道,相對于微軟向包括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投資超過39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82.37億元),其對于中國的态度“耐人尋味”。

随着中美在引領世界技術未來問題上的緊張關系加劇,微軟内部,包括納德拉和總裁布拉德·史密斯,一直在讨論如何處理微軟在中國的 AI 研究情況。紐約時報直言,微軟面臨“一個棘手的平衡挑戰”。

在此前一場關于 AI 的小組委員會聽證會上,史密斯向美國參議員回應稱,中國隻占微軟銷售額的1.5%,而上一财年的總銷售額為2120億美元。

是以,1.5%的份額,加上新Bing AI 搜尋無法在中國落地,使得微軟“隔離”中國 AI 的意味愈加明顯。

自1992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至今,微軟已在中國市場落地32年。2022年微軟中國30周年活動上,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之一,微軟宣布将圍繞人才吸納、園區擴建、教育投入以及本土生态四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而且在擴大招聘的基礎上,微軟還計劃将在未來三到五年期間,對位于北京、上海及蘇州的園區進行更新擴建。

此次宣布撤離的微軟中國 AI 團隊人員,主要來自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而微軟的亞太研發團隊擁有約7000名工程師,其中大多數人都常駐中國。

公開資訊稱,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成立于2006年1月18日,是微軟在美國之外規模最大、職能最完備的研發基地,擁有完整創新鍊條,職能覆寫基礎研究、技術孵化、産品開發和戰略合作,緻力打造“開放、創新、共赢“的産業創新生态環境,在大中華區乃至整個亞太地區學術與産業界的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紐帶作用,不斷推進計算機科學領域前沿技術的發展,将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轉化到微軟全球及中國本地的核心産品和服務當中,在賦能各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着眼于下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究,涉及自然使用者界面、智能多媒體、人工智能、雲和邊緣計算、大資料與知識挖掘、計算機科學基礎等,并緻力将最新研究成果快速轉化到面向全球及中國本地使用者和開發者的核心産品和服務之中,其中包括Microsoft Azure、Microsoft 365、Microsoft Dynamics 365、必應搜尋、線上廣告平台、大資料平台、Visual Studio、Xbox、Surface、HoloLens,以及微軟翻譯、微軟認知服務等。

目前在 AI 研究方面,微軟已經對中國進行了強制“隔離”。

據報道,位于中國的微軟亞洲研究院中,微軟公司不允許中國研究者提前使用GPT-4測試版和核心技術。同時,公司也對該院在量子計算、面部識别與合成媒體方面的研究工作進行了限制。但在溫哥華的分部,研究者可以自由接觸關鍵技術,包括從事尖端研究所需的計算能力和OpenAI系統。

在此前一場線下交流當中,微軟員工向钛媒體App坦言,微軟大中華區版的企業Copilot版本更希望覆寫那些緻力于全球化、出海的中國企業,而非與本土的阿裡通義、百度文心等進行競争,并非去堅持獲得準許。

“曆史的教訓是,隻有向世界學習的國家才能成功,”史密斯在聲明中表示。“安全護欄和管制至關重要,但參與仍不可或缺。”

華為大模型“人工操控”事件遭否認

華為大模型“人工操控”事件近日登上知乎熱榜。

5月16日,針對網傳華為大模型文生圖現場展示疑似人工操控的消息,華為昇騰社群回應稱:“并非調取預置圖檔,本次展示的均為真實代碼,也将在昇騰社群上開放。”

事情的起因是,6天前在北京海澱舉行的鲲鵬昇騰開發者大會的一場面向技術讨論會上,華為示範了文生圖mxRAG SDK功能,即如何通過十幾行代碼即可完成RAG應用開發。

據網傳視訊及聊天截圖,華為在示範文生圖功能時,按下Crtl-C中斷,顯示對應代碼為time.sleep(6),有網友解釋代碼的意思是:暫停6秒,然後讀取本地的一張圖檔展示出來。

中美AI新局勢:中國大模型加速洗牌,美國要建AI人才的“楚河漢界”|钛媒體AGI
中美AI新局勢:中國大模型加速洗牌,美國要建AI人才的“楚河漢界”|钛媒體AGI

是以,華為被質疑其大模型技術能力。

對此,昇騰社群回應稱,現場圖檔為實時生成,調用的是開源大模型。代碼中有time.sleep(6)等表述,是指令等待讀取外部開源大模型實時生成的圖檔,并非調取預置圖檔。本次展示的均為真實代碼,也将在昇騰社群上開放,歡迎開發者使用并提出寶貴建議。

據悉,所謂mxRAG,簡單了解為檢索增強生成功能——檢索(Retrieval)、增強(Augmentation)和生成(Generation)。這一能力是目前開發 AI 大模型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

有分析認為,盡管昇騰社群暫未公布源代碼,開發者目前僅能通過網傳代碼截圖進行經驗判斷和讨論,但知乎多位開發者使用者表示,文生圖過程理論上“完全沒必要sleep(6)”。而且按照正常了解來說,這不需要這串代碼,如果是延遲6秒生成,現場示範中回饋是0秒生成,即便是現場網絡特别好、性能超越英偉達A100算力,也不會出現0秒生成 AI 圖檔情況。

近日一場公開活動上,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CEO 張平安透露,AI 大模型場景中,華為昇騰伺服器性能可以做到1.1倍的英偉達 A100,1.2倍的英偉達A800,國産算力性能遠高于英偉達,并且支援斷點續訓等功能。

營收增速1%、token降至0,AI 大模型不賺錢

相對于美國 AI 的新局勢,目前,中國的 AI 大模型行業正形成“卷”價格大戰。

5月15日,位元組跳動旗下火山引擎公布其豆包主力模型token(一串字元或符号)價格,稱在企業市場的定價0.0008元/千Tokens,即0.8厘價格可處理1500多個漢字,較行業平均價格便宜99.3%。

更早之前,智譜大模型開放平台(bigmodel.cn)上線新的價格體系,入門級産品 GLM-3 Turbo 模型調用價格下調80%,從5元/百萬tokens降至1元/百萬tokens,1元可以購買100萬tokens。面壁智能方面針對大模型降價趨勢表示,自身産品小鋼炮MiniCPM一直0元購,降無可降。

火山引擎總裁譚待表示,降價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行業大模型能力大幅提升,做應用這件事變得很重要,也就是一定要将生态做繁榮。譚待稱目前接觸的很多客戶都在做大模型方面的嘗試,但創新這件事的風險度很高,尤其在AI領域,是以需要将成本降低,拉動大家更廣泛地使用起來。從這個角度來講,不論是大企業還是個人,都需要更低成本、更高品質的大模型。

不過,這種大模型token價格下降,直接導緻 AI 公司收入增速放緩,AI 大模型變得“不值錢”了。

5月16日,百度集團釋出的最新财報顯示,2024年一季度,百度營收為315.13億元,同比增長放緩至1%,這一增速遠不及上年同期的10%,較去年四季度6%的增速亦有所放緩。其中,生成式AI進貢獻6.9%雲收入。

實際上,出門問問創始人、董事長李志飛最近在朋友圈發的幾段話,我認為值得深思。

李志飛前段時間表示,前沿科技公司做了好幾年、虧了很多錢,還是離賺錢遙遙無期,而不少非前沿科技公司的CEO都洋溢着“賺錢”的光芒。

中美AI新局勢:中國大模型加速洗牌,美國要建AI人才的“楚河漢界”|钛媒體AGI

目前一個殘酷的事實是,算力需求錢,找 AI 人才需要資金,訓練和推理模型需要資金,追上GPT-4也需要資金。但與此同時,C端大模型免費應用後、商業化遙遙無期,即便是B端的落地,也面臨“狼多肉少”、激烈競争的市場。

那麼為什麼會存在這種現象?钛媒體AGI認為主要有三點:

1、大模型“三高”:算力成本高、研發高、人才成本高。目前,AI 模型的應用更強調生産力工具屬性,這種軟體工具的商業化形式單一、“造血”能力太差。

2、大家頻繁“卷”token價格,誰的價格更低、服務體驗更好,下遊的場景應用企業将選擇其,甚至可以和雲服務“打包”采購,而不再會選擇非成本效益的方案,行業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也就形成“老大吃肉、老二喝湯、老三沒水喝”這種情況。

3、前沿技術是一個不斷奔跑的行業,無論是英偉達、AMD,還是OpenAI、微軟、谷歌,所有人都在不斷追逐技術創新,是以研發成本會不斷提升,而中國的模式是“你開源、我魔改創新”,基礎技術研究較差、行業沒有形成産、學、研體系。

“貧窮限制想象”,摩爾線程創始人張建中表示,AI創業公司好不容易融到幾十個億,或者10個億,就已經很多了,但實際上,大部分企業是有心有餘而力不足,再加上你還買不到算力卡,那就更加難做 AI 大模型。

如果再加上中國 AI 人才成本:缺口大、價格“貴”,碩士畢業年薪可達70萬元。

“目前高端人才主要集中在國外,國内大模型領域的人才比較少,尤其是有實踐經驗的人特别難找,頂尖人才的年薪可以達到幾百萬元。”AI上市公司雲天勵飛副總裁羅憶曾表示。

随着成本越來越高,大模型正逐漸成為一場網際網路大廠的遊戲。

百度創始人、CEO李彥宏曾表示,外界一些做模型的創業公司講的所謂的“雙輪驅動”不是一個好的模式。既做模型又做應用,勢必會分散精力。創業公司的精力和資源都是有限的,同時做兩件事情和隻做一件事情哪個成功率更高是不言自明的。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非常講專注力,“力出一孔”,當資源有限的時候更應該專注,而不是去搞所謂的“雙輪驅動”。

“當然更根本的就是文心的功能是最強的,成本效益是最好的,我們會持續不斷地投入,有了這一點,所有其他的東西才能夠成立。”李彥宏依然認為百度才是大模型領域的No.1。

對于降價這件事,譚待強調,To B業務通過虧損換收入是不可持續的,是以火山不走這條路,更多考慮的是讓更多人來使用,“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機關成本。”譚待表示,通過技術手段将價格打下來後,行業便會踴躍進來嘗試這件事。

百度後來對外表示:使用大模型不應該隻看價格,更要看綜合效果。

小冰公司CEO李笛曾表示,現在的 AI 技術創新正處于震蕩期,部分大模型産品處在無法證僞的狀态,行業适合的商業模式還未建立,商業化面臨低價惡性競争、降低成本卻無法産生高利潤價值等挑戰,陷入了一種“怪圈”。

李笛向钛媒體App強調,“我們反‘内卷’、反‘開源’,盲目開源會把 AI 領域弄得很亂,很容易讓(AI)行業‘劣币驅逐良币’,這不是一個良性的業态。過去一段時間我一直認為,2024年第一季度基本上(大模型)行業格局将塵埃落定了,100多個大模型會變得沒有差異化。”

(本文首發于钛媒體App,作者|林志佳,編輯|胡潤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