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卻被家屬指為肇事者,當事人發聲

作者:隴南西和釋出

近日,江蘇南京一老人酒後騎車摔倒在路上,男子好心救助老人卻反遭老人的家屬誤會,甚至還被要求賠錢,引發網友熱議。5月17日,當事人楊先生告訴極目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16日,老人的兒子已向其當面道歉,雖然這次被家屬誤會,但以後他遇到有老人摔倒還是會扶。

據媒體報道,近日,江蘇南京的楊先生偶遇有老人騎車摔倒在路上,便上前詢問情況。讓楊先生沒有想到的是,老人的家人來到現場後,竟對其出言“你就賠呗”。楊先生不服,遂反問:“我為什麼要賠?”老人的家人還讓楊先生拿出沒有撞人的證明。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卻被家屬指為肇事者,當事人發聲

有老人騎車摔倒在路上

此事引發網友關注,也再次引發“有人摔倒,到底扶不扶”的讨論。

事後,楊先生公開了多段現場視訊。視訊顯示,有多人表示,老人騎車摔倒和楊先生無關。

5月17日上午,極目新聞記者聯系到了當事人楊先生。據他介紹,事發于5月14日晚,事發地點為南京市應天大街。當時他騎車從事發地點經過,看到有人摔倒,便停車檢視。

“當時老人面部朝地,臉上也有血,下車後,我才知道已經有人報警了。”楊先生說,後來民警趕到現場,經測試,老人屬于酒後騎車。再後來,老人的家人趕到現場,發生了上述非常不愉快的一幕。“警察一直在幫着我解釋,這事和我沒有一點關系,但他們(老人的家人)不聽。”楊先生告訴記者,16日,老人的兒子已到他的店中向他當面緻歉。

另據揚子晚報,老人的兒子稱,父親酒醒後回憶起當時的事發經過,确定系發生意外自行摔倒,并非楊先生碰撞導緻。說起現場對楊先生的态度,老人的兒子表示,很慚愧。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卻被家屬指為肇事者,當事人發聲

老人的兒子(左)向楊先生當面緻歉

“南京釋出”微信公衆号發文稱,好在家屬及時道歉,避免了讓好人心寒、讓善良蒙塵。盡管一波三折,但事件的結局再次證明,人間溫情依然常在,正義終究會得到伸張。

經曆過這一遭,以後遇到類似老人摔倒的事,還會不會去幫,還敢不敢去扶?楊先生表示,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還是會幫。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卻被家屬指為肇事者,當事人發聲

不能傷了好人心

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據此前媒體報道,在交警檢視了相關證據,調取了監控後,認為與楊先生無關,他才得以離開。

好心人做好事并不是為了求什麼回報,就是希望他人能平安。不過,一個基本的道理是,如果做好事還會被誣陷,那誰還會做好事?這不僅會影響整個社會的良好風氣,最後必然會有人承擔因社會“冷漠”帶來的後果。

報道中,楊先生表示,将繼續勇于助人,同時表示希望田某身體健康。不得不說,說出這番話需要一定的格局。田某的兒子承認自己一時沖動,做出了過激行為。雙方握手言和,就給此事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卻被家屬指為肇事者,當事人發聲

相關視訊截圖

或許,當時真可能是誤會。田某聲稱是楊先生撞的,但他喝了酒,對發生了什麼事情,并不一定能準确描述。田某的兒子看到父親受傷,一時情緒上頭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在此要提醒,在有疑問的情況下,首先應該保持理性、冷靜的态度。畢竟,自己的父親摔倒,早已有熱心市民報警,如果真是他人引發的交通事故,交警自然會進行權威認定。此外,現場有人證,還有監控,事實不難查清,急什麼呢?自己的父親摔倒,有人扶,有人報警,他應該看到社會的溫暖,不該出口傷人。

一方面說,隻行好事,莫問前程。做好事是為了他人能平安,這是根本目的。被誤會了雖然會受委屈,但要相信,總會有說理的地方。另外,救助他人時,為了避免嫌疑,采取各種方式保護自己,也不失為一種辦法。

另一方面,也要相信,善良總會有人撐腰。值得肯定的是,交警在此事上态度鮮明,觀點明确,認為事故與楊先生無關。現場市民也紛紛表示,楊先生沒有撞到田某,是他自己摔倒的。人在做,天在看。公道自在人心。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卻被家屬指為肇事者,當事人發聲

相關視訊截圖

看到老人摔倒,該不該扶?不少好心人都果斷選擇“扶”,但“扶起老人反被冤枉”的情況仍有發生。事實也表明,在各地發生類似事件後,官方都非常重視,最後都通過調查給出明确的答案,由此“扶”起了社會公義。

2023年4月,一條新聞上了熱搜。在陝西銅川,一位老人摔倒後被劉女士扶起,後來老人提菜上門感謝。網友稱,這是雙向奔赴的善良。

是以,我們還是希望少一些這樣的“上門緻歉”,多一些“上門感謝”,不能傷了好人心。隻有用善意回應善意,才能讓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當有人在遇到困難時,才會有更多的人伸出援手。

來源:極目新聞微信公衆号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聯系我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