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作者:墨珑甲

2007年,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薄一波在北京病逝,享年99歲,但關于他的一些謠言卻突然廣泛流傳于網絡,給薄家人和革命家的形象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為此,他的子女曾專門登報做了澄清,為父親辟謠。

薄一波生前是怎樣一個人?為何會在他死後流傳出這樣的謠言?在子女眼中,這位父親的形象又是怎樣的?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本文内容均基于權威曆史資料整理撰寫,文末有文獻引用來源

最後的政治元老

薄一波出生于1908年,是最早的那一批開國元勳。他在世時,也被視為是最後的政治元老。

他17歲就加入了共産黨,人生晚年則一直專注于中國當代史的研究,如他寫作的《若幹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就在學術界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他的兒子薄熙成則說,自己最喜歡的是《領袖元帥與戰友》。

在《回顧》一書中,他的寫作思路很不同于一般的個人回憶錄,将自己的經曆融入到了整個黨的曆史當中,過程中還查閱了大量的一手資料,是以整本書很有分量,品質也很過硬。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薄一波晚年的這些著述活動還得到過龔育之很高的評價,稱其這樣的做法在上司層裡面是開風氣之先的。

他在80歲的高齡拿起了筆,開始寫作,一直工作到了将近百歲的年紀,留下的著作還都是大部頭,加起來有200萬字左右。這些作品雖然有助手在幫忙,但還是需要他口授和修改,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他修改起來的時候非常認真,總是戴着老花鏡,又拿着放大鏡,一字一句地推敲、斟酌、修改,花費了很多心思,如此才保證了寫作的品質。

薄一波的這一寫作活動,并不是突發奇想,也是對延安整風時期主席訓示的一種承襲。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當時,主席強調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要注意研究曆史和現狀兩個方面。

他是老革命家,在退居二線之後将自己的經曆寫出來,可以提供一份珍貴的研究材料,既能夠幫助人們認識曆史和現實,還不會幹擾一線上司人的工作,是很有政治眼光和遠見的。

人生暮年,薄一波對自己早年間的戰鬥生涯有着很深的感情,和家人在一起時,他經常聊起那些年的往事,講起過去那些同自己并肩作戰的開國元勳。

在薄熙成的回憶中,薄一波晚年談得最多的就是毛主席。

他對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覺得他們那一代人都是待文王而後興者,是跟着毛主席走出來,如果沒有主席,就不會有他們的後來。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薄一波和主席交往中最出名的,便是他第一次在延安見到主席時的情景。

主席聽了他的名字後念叨着:“如履薄冰,如履薄冰”,這件事情讓他記了很久。直到人生晚年,他還經常說,做事情要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建國之後,薄一波到了中央任職,在工作中與主席有了更多的接觸,而主席的言行也對他産生了更加深刻的影響。

薄熙成說,父親對主席的表揚印象很深。主席曾誇他是對敵鬥争最勇敢堅決的,這份誇獎比所有他獲得的職務、任命和榮譽,都要讓他感到高興。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他還寫過一些擁護主席的文章,如《毛澤東是真理的堅定探索者》《我們怎樣紀念毛澤東》。他一直主張要将主席放在民族解放,讓人民當家做主的大背景下去看,去評價。

在香港媒體的評價中,薄一波還被稱為是“中共元老、中國第一代财爺”,這主要說的是他在經濟陣線上所做的工作。

但是,他從不覺得自己是國内這方面的大管家,認為比自己厲害的大有人在,比如劉少奇、陳雲、周總理和鄧公。

他還說過一句話,說共産黨的事業始于毛,成于鄧,覺得自己隻是在他們上司下做些具體工作的從業人員,言辭和想法中可見對他們的尊重之情。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言傳身教

薄一波對自己有嚴格要求,也很注重對子女的言傳身教,告訴他們以後不管做什麼,最重要的是先做一個好人。

薄熙成也說,父親對他們幾個做兒女的沒有什麼特别的要求,說讓他們做一個普通人,普通的勞動者,能自食其力,本本分分地就好。如果還有能力,就為黨和國家做點事情,做一個好黨員。

他還曾經将孫中山的一句話寫給孩子們,讓他們“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其實,這句話也是他自己一生的寫照,他自己之前就是這麼身體力行的,現在不過是在把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拿來教育子女罷了。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回看薄一波的一生,大事的确是沒少做,但說沒有做大官,放在薄一波身上,可能會顯得有些奇怪,畢竟他是在中央任職的。

不過,要說怪也不怪,因為他在中央擔任的大都是副職,如晉冀魯豫中央局的副書記、華北局的第二書記、中财委的副主任、國務院副總理、中顧委常務副主席等。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薄熙成在回憶父親的時候,還說過他雖然在經濟口工作,和錢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但是兜裡面的錢卻并沒有很多,也沒有自己的存折。

晚年的時候,他因為寫書有了一些稿費,秘書想着幫他攢起來,但他總是有了一點就捐出去,不願意自己留下來。

薄一波說要立志做大事,不是讓子女們要為此謀求地位和權力,而是說要将其當成自己的責任。他曾說過,自己活過,還有一個責任,那就是要照顧好以前那些老戰友的遺孀和孩子。

他還活着的時候,這些人隻要有事情,給他寫了一個條子,或是捎了一個口信,他都會想辦法給他們去辦。對這些人,他是有真感情在的。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薄熙成說,一些老同志的家屬想讓他給紀念冊和書題字,他總是答應下來。他90多歲的年紀,眼睛都不太能看見,手都拿不太穩了,但他都堅持寫。

在薄一波離世後,子女們對他的形象一直很是維護,還遵照過他的遺願,在山西捐贈了一所國小——書存國小。學校位于山西省沁縣冊村鎮堯山村,校名“書存”就來自于他學生時代的名字。

沁縣對于薄一波的意義非同一般,這裡是山西的抗戰基地,也是決死隊成長的搖籃。

在70多年前,薄一波和牲盟會決死隊的隊員們正是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和戰鬥,這裡也被他們稱為是“第二故鄉”。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除了這所國小,薄一波生前對山西的教育事業就很關注。在他去世之後,山西多所學校的老師和同學們也都表達了對他緬懷之情。

如山西規模最大的中學——平遙中學的副校長侯強就說,薄一波對學校發展表現出的熱情和關心讓全校師生都很感動。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還有一位老師回憶了薄一波在學校裡種下的小樹,現在已經長得很茁壯了,他很希望薄老能回來再看看。

在他的家鄉山西定襄縣,一位國小生還在日記中表達了對他的思念,說大家知道他離世的消息,都哭了。

學校還舉行了相關的紀念活動,他們做了很多的小白花,老師不斷講述着他當年的故事,就像他還在他們身邊一樣。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澄清謠言

在澄清關于薄一波十九次講話内容的時候,他的子女主要是強調他從2005年10月開始就因為癌症住院了,5個月之後還陷入了昏迷狀态,失去了表達能力,是以根本不可能發表什麼十九次講話。

他們也強調了薄一波有八十多年的黨齡,對黨和毛主席是熱愛崇敬的,擁護改革開放,也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充滿了信心。聲明強調了,十九次講話的内容明顯是無中生有,刻意編造的。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而在給張子善說情這件事情上,天津市委書記黃敬找到他的時候,他說的便是:“中央已經決定了,恐怕不宜再提了。”

對張子善這樣嚴重的A錢罪行,他很清楚主席的想法和做法。

最後,他隻是将黃敬的意思轉述給了主席,主席也确實沒有對張子善網開一面,這或許早已在薄一波的意料之中。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在薄一波子女的澄清聲明釋出之後,還很快就有媒體做出了評論,稱聲明短短一百多字,但“微言大義”。

評論還說道,在資訊時代,更應該讓資訊溝通成為解決問題的首選方式,這是民主的進步。

關于薄一波的謠言,是薄家人的私事,也是重要的國家公共事務,是以其在網上的流傳,是屬于“捅了馬蜂窩”的,事關重大。

要解決這個問題,甚至是可以讓公權力來介入的,但最後卻是由薄家人出面來解決,幾句話便動搖了謠言的根基,使其瞬間變得蒼白,這展現了政府的克制和理性,是難能可貴的。

參考資料

1、子女追憶薄一波:聽父親講那些開國元勳們的往事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2、薄一波子女澄清:《薄一波十九次講話》是謠言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3、薄熙成憶父薄一波:幹了一輩子經濟沒有一個存折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

4、薄一波子女聲明的“微言大義”

薄一波病逝後,子女澄清謠言:沒有為張子善說情,沒有十九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