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千年前的文物”——嘉祥縣開展“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

作者:嘉祥融媒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

傳承曆史文化

發掘文物背後的故事

讓陳列在祥城大地上的不可移動文物"活"起來

“對話千年前的文物”——嘉祥縣開展“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

為增強廣大青少年對本地傳統文化的了解,進一步提高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5月16日下午,嘉祥縣文明辦與嘉祥縣教體局聯合開展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讓文物‘活’起來——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講述“我們身邊的文物”故事,為學生們帶去一堂生動有趣的文物知識拓展課。

“對話千年前的文物”——嘉祥縣開展“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

在嘉祥縣實驗國小呈祥校區,縣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工作室副主任王琳以精美的石頭會說話為主題,為學生們講解嘉祥武氏祠漢畫像石文化。學生們仔細聆聽講解,領略了《荊轲刺秦王》《三皇五帝圖》等漢畫像石作品的深厚文化内涵,感受着武氏祠博大精深的文化曆史氣息。

“對話千年前的文物”——嘉祥縣開展“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

“濟甯漢畫甲天下,嘉祥漢畫冠濟甯”。嘉祥武氏墓群石刻是東漢時期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組石刻藝術珍品,是一部雕刻在石頭上的文明史。武氏墓群石刻漢畫像石題材内容之豐富、思想内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美,居全國漢畫像石之首,被譽為“中國漢代曆史的百科全書”。1961年與故宮、三孔、敦煌一起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超過了同時期埃及的浮雕、古希臘瓶畫,并稱“世界三絕”。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孩子們紛紛表示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對文物保護和家鄉的文物古迹有了更深的了解,激發了自己對曆史文物的熱愛,堅定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對話千年前的文物”——嘉祥縣開展“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
“對話千年前的文物”——嘉祥縣開展“文物進校園”主題活動

下一步嘉祥縣将繼續開展“文物進校園”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全縣優秀曆史遺産的新時代風貌,讓他們了解家鄉的文物資源,将文化自信播種于心中,根植于血脈。(供稿:文明嘉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