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作者:慢慢失憶

離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

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

半緣修道半緣君。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時間會慢慢沉澱,過往在記憶中漸漸低迷模糊,曾經經曆過的愛恨情仇都将随着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向西而去。生活還在繼續,追求的腳步也将永不止息,但是在前行的道路上,并不意味将曾經的美好化為烏有,而是牢牢地刻在心底,成為心中難以忘卻的最美留戀。

貞元十八年(802)冬日,冒着凜冽的寒風,元稹再次參加吏部考試。帶着上次考試失利帶來的挫敗感,他暗暗發誓,要在這次的科舉之試中嶄露頭角。次年春日,元稹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正是這一年,二十四歲的元稹與大他八歲的白居易同登書判拔萃科,并入秘書省校書郎,從此開始了他們窮極一生的元白之誼。而與此同時,元稹收獲的不僅僅是他的友誼,更有一位重要的女子将要走進他的生命,成為他生命中一抹重要的亮色。

元稹本來出身一般,門第不高,及至此次入仕,不僅為他事業上創造了機遇,也為他的愛情打開了一扇窗戶,從此談婚論嫁有了更高的資本。才華橫溢風華正茂的元稹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他的身影引起了太子少保韋夏卿的注目。論及門第,韋氏官宦所居之位遠遠高于元稹,當時的元稹不過是初出茅廬名不見經傳的青年,尚無功名可言,亦遠比不過那些出身高貴手握重權的世家子;可是就是這樣純粹的元稹,憑借着一身才華博得了太子少保的賞識,韋夏卿相信暫時失利的元稹不過是沒有遇到報君效國的機會,懷着對這位年輕人内在潛力的自信,甘心将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嫁與他。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那一年,韋叢正值青蔥年華,初與元稹相識便不勝嬌羞。一彎柳眉穩妥地勾出笑靥,明澈的眸子裡承載着波瀾不驚的海洋。一眼愛憐的凝望,已然讓元稹心神蕩漾。那一刻,渾身的血液都為一股愛情的力量翻湧。這一場景在多年後依然珍藏在元稹的記憶深處,每每憶及此情此景,往昔的甜蜜美好猶如近在咫尺。

不可否認,門戶的懸殊當會讓人們不自覺地懷疑這場婚姻中的政治成分,可是當元稹與韋叢結合之後,開始了百般恩愛的琴瑟之好。韋叢之美不僅在于外表,更在于她的端莊賢惠、知書達理。她本是出身富貴之家,卻從來不以富貴出身而倨傲不恭、愛慕虛榮,下嫁給元稹後未曾以此抱怨,反而盡心竭力地侍夫愛家,竭盡一位妻子的本分。韋叢嫁與元稹正是丈夫郁郁不得志之時,她總能以博然的心态寬慰左右,陪伴他度過了人生中清貧而快樂的時光。

七年前,她帶着滿懷的熱忱下嫁于元稹,多年來隻是用為這個家庭無私付出的方式默默表達着如海洋般深遠的愛意,她在身邊陪伴的日子悄然流逝,然而轉眼間七年之後,已是物是人非。

唐憲宗元和四年(809),拖着疲累的病身,年僅二十七歲的韋叢告别了摯愛的親人,與世長辭。此時三十一歲的元稹事業稍稍好轉,新升任了監察禦史的元稹想象着幸福的生活将要拉開序幕,操勞多年的愛妻終于可以暫别勞苦,誰料想,傳來的卻是韋叢駕鶴西去的噩耗。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萬語千言赤子情,任何蒼白的言語都無從表達相愛之人被生死分割的痛苦。韋叢營葬之時,元稹因自己身萦監察禦史分務東台的事務,竟無法親自前往,感切至深,便事先寫了一篇情詞痛切的祭文,托人在韋叢靈前代讀之以托相思哀痛之苦。

韋叢下葬那日,細雨蒙蒙,打濕了墳茔上的新草,那嫩綠的生命似乎是她青春的象征。望着周遭熟悉的一切都是經過愛妻之手悉心打點,元稹不禁情不能已,潸然淚下。綿綿深情化作筆下潺潺流淌的文字,承載着他深切的思念和無法釋懷的悲傷,這便是由愛妻逝世激發而出的《遣悲懷三首》。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身上長衫密密的針腳似乎還殘存着韋叢握過的溫度,那些被縫過的針線甚至都不忍心再斷開。這般想象對于元稹來說,已經成了自我安慰與療傷的方式;曾經相處的無數個日日夜夜,盡管互相恩愛卻因為物質條件的貧瘠而無法讓心愛的人過得更加幸福,如今生活好轉,身旁的相伴人卻已走遠……斯人已逝,空留下“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歎惋。

見識過滄海之水的波濤浪湧,再别處的水也難以牽動心弦;陶醉過巫山如夢幻般的雲雨之境,再别處的風景難以被稱為真正的雲雨。縱然後來元稹再娶再戀,卻也抵不過對韋叢的這份深情。誠如他所言,在花叢中任意而行,卻沒有了欣賞花朵的心思,一半是因為自己已經修道,一半是因為心中那個永久的位置永遠留與遠逝了的心上人。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長恨歌(節選)

【唐】白居易

……

在天願作比翼鳥,

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

此恨綿綿無絕期。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一曲琵琶彈不盡霓裳羽衣歌裡的百轉纏綿,爐香袅袅裡那美麗女子的舞裙穿梭出一片光影流年。曆史的足迹正在漸行漸遠,可是關于愛情的傳說永遠在那首《長恨歌》中化作永恒的守候。

想曾經,歌舞升平,妝紅酒濃。六宮粉黛再有美麗的容顔,終比不上楊家女兒的回眸一笑。柔暖的燭光裡掩映着楊玉環的嬌羞百态,今夜醉倒在帝王的柔波裡,一同化作天空中最美的星辰。

然而,他們不是普通的相愛男女,一國之主本該胸懷天下,卻獨獨沉溺于愛情的漩渦無法自拔;一介妃子本該安守後宮,卻借着愛情的名義蹚入了政治的渾水。不僅楊玉環自己新承恩澤,就連姊妹弟兄皆列高位。當愛情被附着了政治利益,天平的一端不斷地加入新的砝碼,崩潰的臨界正一點點默然而近。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安史之亂的一聲兵戈炮響,擊碎了潛隐在後宮中的男歡女樂。一石激起千層浪,國之不存,情之何安。一直沉溺于女色的皇帝終于嘗到了親手釀造的苦酒,慌張之下帶着心愛的女子倉皇逃入西南。伴随着這個帝國一角的轟然倒塌,他們之間的愛情也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在國之存亡與愛之舍得間,這位肩負着國家使命的情郎必然要做出抉擇。

逃亡路上到處都是黃塵、棧道與高山,日色黯淡,旌旗無光,秋景凄涼。馬嵬坡上蕭風陣陣,暗藍色的天空低沉着臉,戰争的血腥味兒已經彌漫在暴躁的空氣中。陰風帶來了一浪又一浪六軍将士的呼号,處死楊家女的呐喊直戳唐玄宗的心田。兩難的選擇擺在面前,曾經相愛的場景一點點浮現,無論是前進一步或是後退一分,都注定是悲慘的結局。

在國家與愛情面前,他終将棄置愛情。這綿綿的長恨在她的墳頭埋下了火種,順着泥土的縫隙纏繞進他的心裡,側畔美人的玉體已經冷卻,記憶中的片段還在一遍遍地回放,川蜀的荒渺不及唐玄宗内心的凄涼,曾經的甜蜜溫暖與如今的黯然神傷赫然相照,幻化如夢,再難追思。

紅顔禍水,成了曆史變局時最愛援引的借口。亦有多少薄命紅顔成了人們口誅筆伐的替罪之身,這一次,楊玉環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回宮後的唐玄宗心思難再,亭台舞榭上雕龍轉鳳的花飾仍在,池中荷花依然開得豔旺,一切舊景發新情。物是人非事事休,纏綿悱恻的相思之情如同蟲瘿般固執地根植在晦暗的生活中。馬嵬坡那一日的場景像是記憶中的某個莫名的凸起,吸引着唐玄宗在往後的日子裡撫觸摩挲。

難以在現實中尋得溫暖的唐玄宗轉而将目光移向了想象,竟而想要通過求仙尋道的方式再與情人相見。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在那海上虛無缥缈的仙山上似乎終于找到了楊貴妃的影蹤。恍惚中但見一女子輕風拂袖,步履輕盈,猶似當年宮中的霓裳羽衣之景再現,梨花帶雨盡顯可愛之态,脈脈含情的深望裡不勝蓮的嬌羞。人間未了的情誼終于在這仙境裡實作,趁着這短暫的相聚,不禁立下生死盟誓,無論是天之比翼齊飛鹣鹣鳥,還是大地上永不分離連理枝,但要是能夠永守純愛的美麗,兩人願意生死相依。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現實的不可得與想象的美好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反差,這天長地久的海誓山盟更像是沙漠中虛無缥缈的海市蜃樓一般,相聚的日子總是短暫的,而對于那段苦戀的遺憾卻是長久地銘刻在内心,超越一切時間與空間的阻隔永不磨滅。

娓娓道來的情與恨在《長恨歌》中交織出一片豐富的景色。諷喻與同情,悔恨與遺憾,愛戀與責備,各種複雜的情感構成了詩歌内涵的多重張力。而貫穿始終的一種神秘而鮮活的力量在左右着這些人的命運,将愛情與人生導向未名的方向。

曆史并不是抽象的,是在一環接着一環的鍊條上抉擇出不同的方向。若是當時沒有玉環與玄宗的相遇,若是當時沒有安史之亂,若是當時帝王不必做出那個兩難的抉擇……“若是”太多,可是曆史的車輪就是在這樣的巧合中滾滾而來,無從抗拒。現實不允許将“如果”推倒重來,唯有這首《長恨歌》閃耀在詩歌史上,成為永恒的明星。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竹枝詞二首(其一)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準,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有人說愛情是一場你追我趕的感情遊戲,在這樣調皮的遊戲裡,每個人都扮演着奇妙的角色;而其實詩歌如愛情,也是一場有趣的文字遊戲,有人深情,有人簡單,有人濃麗,有人清新,而在劉禹錫的筆下,卻是充分發揮了語言之音與義的巧妙,寥寥幾筆描摹表現出男女情愛之間的心動與忸怩。

青青楊柳陌上依,無限春光裡的楊樹柳色新添了幾分昂揚向上的生機。放眼望去,江面平波如鏡,光影盈盈。春,是感情最豐富的季節,春風撩撥着河岸兩畔少男少女的情思。在這清麗的日子裡,少年郎嘹亮的歌聲伴着微醺的柔風吹入了情窦初開的年輕女子心田。那歌聲簡直如同施了魔法一般撥動了心弦。這朦胧的感覺像是空氣裡飄灑的花香,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卻缥缈難尋。

她的心中裝着一隻怦怦亂撞的小鹿,期待着情郎來安撫她的跳動。随之而來的兩句話看似與前者毫無幹系,卻是巧妙地應和了少女心中的疑慮。“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面是日出向晴,一面又是霪雨霏霏,說是無晴卻也有晴,說是有晴卻也無晴,這種朦胧的左右彷徨之感正是初戀愛情的真實寫照。此處的“晴”與“情”諧音之意,聰明的姑娘立馬就體會到了這隐語背後的“有情”“無情”之意,而最終一句“有情”的駐足暗暗表現出表達者的重點在“有”而不在“無”,這種着重不禁讓少女之心喜悅起來。

喻意春日變化多端的天氣來雙關愛情,切入得恰到好處。朦胧之愛好似這朦胧的語言,在言有義與言無盡之間徘徊着,獨具一種含蓄的優雅。對于表現女子那種含羞不露的内在情感,十分貼切自然。

用諧音雙關來表達思想情感,自大陸古代詩歌以來就是一種常用的表現手法。在這首《竹枝詞》中,又結合了白描寫法,以清新活潑、生動流暢的語言渲染了濃厚的民歌氣息。讀之朗朗上口,意淺情深,難得成為流傳至今的佳作。

三首經典愛情唐詩,曾經滄海,此恨綿綿,感動千年

“竹枝詞”原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在唐代劉禹錫的筆下用得出神入化。從下裡巴人到陽春白雪,《竹枝詞》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與文人詩歌不斷地融合借鑒,滲透了更多社會曆史變遷和詩人自己的思想情調。

“竹枝詞”的發現,正是在劉禹錫被貶落魄之時,偏遠之地的異域文化反而給了他詩歌創作的另類啟發,也正是在此時,劉禹錫開始對極具地域特色的“竹枝詞”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緻力于研究推廣。沒承想,南方民歌的盛行反而成就了他别樣的詩歌風格,縱遊在收集民歌的快樂之中,獨創新意的《楊柳枝詞》與《竹枝詞》化作了唐朝詩歌史上的一抹特殊景色。

這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石二鳥折射出兩種不同的景象。語言之巧智與情感的表達相映成輝,在劉禹錫的筆下,成為不可複制的經典之作。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