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9年!命案兇手落網

作者:曹縣融媒體中心

39年前,一起發生在供銷社的命案,讓地處鄂豫皖交界處的小鎮陷入陰霾。39年來,一枚案發現場的殘缺指紋,指引一代代公安民警锲而不舍接力追兇。近日,記者從湖北省麻城市警察局獲悉,該局經過缜密偵查、精準研判,成功抓獲麻城市白果鎮“1985·3·26”命案兇手王彪(化名),一起塵封39年的故意殺人案告破。

39年!命案兇手落網

犯罪嫌疑人王彪落網。

39年!命案兇手落網

突發命案

1985年3月26日,清晨的陽光喚醒大别山南麓的白果鎮,鎮上鬧事河供銷社卻仍大門緊閉。

人們推門進去,隻見供銷社内一片狼藉,值班員張謙(化名)倒在地上氣息全無,鮮血染紅地面……

在那個年代,供銷社是群衆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柴、米、油、鹽等日用品幾乎都在那兒買。供銷社内發生命案,引發惡劣影響,群衆議論紛紛,惶恐不安的陰霾籠罩着這個山裡的鎮子。

接警後,麻城警方高度重視,立即調集全局所有資源,抽調精幹警力,成立“1985·3·26”專案組趕赴現場。

專案組民警緊鑼密鼓開展勘查現場、走訪群衆、案件分析等偵查工作,以求盡快将兇手繩之以法。

然而,随着時間流逝,外圍偵查工作并未取得進展,案件偵辦一時陷入僵局。

村民期盼的眼神、案件的惡劣程度讓專案組民警倍感壓力,他們決定另辟蹊徑,将突破口放在案發現場。案件通過逐級上報後,湖北省公安廳、黃岡市警察局專門安排刑偵專家到麻城指導現場勘查、案件分析等工作。省市縣三地民警對案發現場反複展開細緻入微地勘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迹。

功夫不負有心人。

在現場勘查中,民警在現場一個非常不顯眼的位置,成功提取到一個關鍵物證——一片殘缺的指紋,在當時條件下殊為不易。

結合案發現場及調查走訪情況,專案組民警經綜合研判後推斷:這起命案極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進入供銷社實施盜竊,被值班人員發現後,便持兇器殺人逃離現場。

這個指紋,正是兇手作案時所留。盡管不完整,仍在辦案民警心中埋下“希望”的種子。

39年!命案兇手落網

接力攻堅

20世紀80年代,鄉村交通仍十分落後,大别山地區村民出行基本依靠步行。專案組民警通過走訪調查,結合案情,推斷兇手極有可能就是供銷社附近的村民。

明确了偵查方向,麻城警方随即調集警力,以案發現場為中心,對周邊幾個村莊開展排查,織起一張龐大的篩查網絡,全力搜捕兇手。

然而,因偵破手段局限等諸多因素,幾經周折,專案組民警查遍與案件相關線索,卻始終沒有找到那片殘缺指紋的主人。

寒來暑往,歲月變遷,供銷社逐漸退出曆史舞台,當年命案的陰霾也已在村民心頭淡去。然而,麻城警方對于“1985·3·26”命案的調查從未停止。

麻城市警察局曆任局長一直把“1985·3·26”命案作為“命案攻堅”的首要目标,一棒接着一棒奮力攻堅。

“每次我們梳理未偵破的命案時,都會提及這起案件,看有沒有新的線索或進展。”一位曾參與辦理該案的民警說。

“1985·3·26”命案,像一塊巨石,壓在每位曾參與辦案民警的心頭。每逢重陽佳節重返警營,或者聽到偵破陳年舊案時,他們都會反複詢問這起命案的後續偵查情況,期盼着有好消息傳來。

近年來,随着公安科技的發展,偵查技術迎來革命性發展,許多陳年積案的偵破工作迎來曙光。

今年3月初,“1985·3·26”命案迎來重大突破。

在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廳和黃岡市警察局的全力攻堅下,“1985·3·26”命案專案組充分利用現代刑偵技術,在海量的大資料比對中,發現“1985·3·26”命案現場所提取的指紋與白果鎮轄區居民王彪(化名)高度吻合。

這意味着,王彪有重大作案嫌疑!

39年!命案兇手落網

犯罪嫌疑人王彪指認犯罪現場。

39年!命案兇手落網

真兇落網

專案民警立即圍繞王彪展開工作,通過走訪村裡老者,民警了解到王彪寡言少語,喜愛喝酒,容易與人發生沖突。經進一步調查,民警發現王彪在20世紀80年代初,曾因盜竊罪被麻城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年。1984年刑滿釋放後,便回到白果鎮務農,其間結婚生子。

1990年,王彪和妻子到上海外出打工,其間很少回麻城。2020年,王彪傳回白果鎮生活,并購買了一輛面包車,靠跑出租謀生。

結合調查所獲得的線索,專案民警越發感覺到,王彪極有可能就是39年前的命案兇手。

3月29日上午,經過精心準備,專案組民警将王彪帶至公安機關開展詢問。面對民警,他始終低着頭,沉默不語。

經過一番較量,王彪心理防線被擊潰,對39年前殺害張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據其交代,1985年3月25日晚上,王彪與家人一起吃晚飯,席間喝了酒。待家人睡下後,早有預謀的他帶着兇器出了門,準備到鬧事河供銷社實施盜竊。實施盜竊過程中,王彪不慎将值班人員張謙驚醒,并被張謙一把抓住,無法掙脫的王彪惡從心生,持兇器捅向張謙将其殺害,倉皇逃離現場。

案發第二天,經多方打聽,王彪得知東窗事發,心中害怕不已,整日躲在家中不敢出門。後見風聲逐漸過去,他就和妻子外出打工。

“30多年來,我特别害怕看見警察、警車,每晚睡覺也不能安穩,就怕警方突然找上門。與别人交往,隻要被陌生人多看一眼,我就心慌,害怕對方是便衣民警将自己盯上。”王彪說。

逃亡期間,王彪不敢在一個地方長時間滞留,他頻繁換工作,做過廚師、保安、醫院外勤等。

王彪喜愛喝酒,但跟外人在一起吃飯時滴酒不沾。每次飲酒時,他都将自己鎖在房間獨飲。依靠酒精的麻痹,暫時緩解内心的罪孽與不安。

30多年過去,王彪已年過花甲,感覺不會有人還記得當年血案,便從外地傳回麻城,沒想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王彪現已被麻城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當被問及對當年命案的看法,他顫顫巍巍地說:“因為一時的惡念,兩個家庭在我手裡毀了,我是個十惡不赦的罪人……”

來源:法治日報、央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