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曆史程序(十五)
到了大約公元前六七千年,在亞洲和北非尼羅河的豐饒土地上,出現了與秘魯文明水準相當的部落。中亞西部、阿拉伯南部、波斯北部等,都留下了遺迹。
城市、廟宇、灌溉系統,就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古埃及。幼發拉底河與底格裡斯河的中間地帶,高聳着鼻子的蘇美爾人已經有了文字,會制作青銅器,還會用太陽曬幹的磚建造高大的廟宇。他們飼養牛、羊和驢。
戰鬥時,手持長矛和皮制盾牌,排成緊密的隊形,徒步沖鋒或防禦。平日則身穿用羊毛制成的衣服,甚至還學會了理發。
伊勒克城市“帝國”,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帝國,它的神靈和祭司國王統治着從波斯灣到紅海的廣大疆域。著名的“楔形文字”就是他們發明的。
古埃及人用的是象形文字,寫在牆上或最早的莎草紙上。後來這兩種文字最終發展成字母文字。同樣使用過象形文字的中國人,卻神奇地避開了。
文字的發明,絕對是劃時代的!
蘇美爾人甚至擁有精美的個人印章,他們的生活以神廟為中心,以物易物,尚無貨币,但已知金、銀、寶石之貴重。他們平靜地生活着,根本不知道什麼國家、民族的未來,也忘了過去的野蠻曆史。
據載,這時埃及出了個好國王,佩比二世,他統治古埃及長達九十年,一派和平安祥。
不過野心勃勃的家夥更多得多,擴張、掠奪、修建巨大的墓室和金字塔(最大的,光石料就用去了488.3萬噸),其勞命傷财程度,遠勝于一場規模龐大、曠日持久的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