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作者:第一條消息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2010 年 1 月 27 日,蘋果釋出第一代 iPad。在當時,這款産品僅僅隻有 12 款專門為其設計的軟體。

轉眼十四年已經過去,iPad 已經擁有了十分龐大的軟硬體生态系統,有着無數使用者利用 iPad 揮灑創意。

在前不久的「放飛吧」釋出會上,蘋果帶來了全新的 iPad 系列。特别是 iPad Pro,憑借着蘋果高超的硬體設計和堆疊能力,拿下了「有史以來最最薄的蘋果産品」這一桂冠。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科技媒體 Fast Company 最近采訪到了蘋果公司的兩位重量級高管 —— 蘋果進階副總裁 John Ternus 和蘋果硬體工程進階副總裁 Greg Joswiak。

在這次的深入對話中,他們分享了對 iPad 産品線的未來願景,也讓我們看到了 iPad 背後的技術和創新故事。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常常有人将 iPad 和其他平闆進行對比,但實際上,其他競争對手很難打得過 iPad。這一點也可以從平闆市場占有率展現,毫無疑問,iPad 常年霸榜第一。 Joswiak 打趣道:「我在猶豫要不要稱它為『平闆電腦』,因為平闆電腦很爛,但 iPad 并非如此。」

iPad 極其輕薄的機身十分适合捧在手上,讓人們能脫離傳統筆電形态的束縛,可以在更多樣的場合使用它。而它的大尺寸螢幕和高性能的配置又和手機明顯劃清了界限,可以顯示更加複雜的應用,在生産力方面提供更多可能。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蘋果對 iPad 的願景始于一個簡單的概念 ——「一片不可思議的玻璃」,讓你可以直接與内容互動。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 2014 年,早在 iPad Air 2 釋出的時候,蘋果全球營銷進階副總裁 Philip Schiller 就曾這樣說過,并且這也成為了 iPad 設計哲學的核心。

在新款 iPad Pro 的設計中,蘋果公司的工程師們将這一願景推向了新的高度。John Ternus 在采訪中提到,新款 iPad Pro 的設計目标是:「推動我們能夠做到的輕薄程度的極限,同時不做絲毫妥協。」這意味着在不犧牲性能、電池壽命或耐用性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裝置的體積和重量。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在處理器方面,蘋果為 i Pad Pro 帶來了新的 M4 晶片。M4 晶片是驅動雙層串聯 OLED 技術的關鍵,M4 晶片不僅滿足了新螢幕性能需求,還保持了 iPad Pro 的纖薄設計。

另外,最近幾年我們可以注意到,蘋果的 M 系列晶片已經從單純追求性能的增長,轉變為更加注重能耗比的平衡發展。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我們早已習慣于通過一系列晶片參數來衡量性能,各種紙面資料讓人看的眼花缭亂。但實際上,現在對于大多數人來說,iPad 上的性能已經不再是桎梏了。即使是多年前的型号,其響應速度和處理能力依然能夠滿足使用者的需求,這意味着新的處理器本身并不能成為大多數人更新的巨大動力。

這也是為什麼蘋果不再隻關注更高的性能,而是注重起了更低的功耗。M4 晶片僅需一半耗電量,就能達到與 M2 晶片同等的性能。相比華碩靈耀 14 OLED 中搭載的酷睿 Ultra 7 155H ,M4 更是僅需四分之一的耗電量就能達到同等性能。在平闆上,很少有人需要持續高性能釋放的場景,顯然長續航帶來使用體驗會更好一些。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不過,iPad 的使用者體驗不僅僅取決于裝置本身,還依賴于其配件,尤其是 Apple Pencil 和妙控鍵盤。但随着 iPad 衆多系列的不斷更新,這些配件的适配性常常會讓人感到疑惑。

以選購 Apple Pencil 為例,之前使用者隻需要辨識 iPad 是否帶 Home 鍵。如果帶 Home 鍵,就需要選擇 Apple Pencil 一代;反之,如果是全面屏的 iPad,那麼選擇 Apple Pencil 二代即可。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但 iPad 10 的推出徹底打亂了節奏。iPad 10 是一款全面屏 iPad,卻不能适配 Apple Pencil 二代。它的邊框甚至可以磁吸,卻又不支援無線充電。這一系列操作催生出了「USB-C 轉 Apple Pencil 轉換器」和「Apple Pencil (USB-C)」這樣的奇怪産品。

蘋果自己也明白這一問題,Joswiak 承認這些産品組合變得有點混亂,并表示這是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他還提到還提到,蘋果正在「簡化 Pencil 系列産品線」。要想完全實作這一目标,或許還需要逐漸淘汰 Apple Pencil 第一代和第二代。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2015 年 9 月 9 日, Apple 釋出了 12.9 寸的 iPad Pro,這是 Pro 這三個字母第一次出現在 iPad 後面。也正是從此時開始,iPad 就開始不斷的被一個問題所困擾:「iPad Pro 到底是不是生産力工具?」

并且,還有很多人疑慮 iPad 是否會取代 Mac,畢竟 iPad Pro 曾經打出了「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這樣的廣告語。早些時候,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的發文稱,蘋果可能會在明年釋出首款帶有觸摸屏的 Mac,這更加劇了 iPad 和 Mac 的「競争關系」。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Joswiak 表示:「事實上,大多數 Mac 使用者都擁有 iPad,并且會同時使用這兩款裝置。同樣,許多 iPad 使用者也擁有 Mac 電腦,甚至有些人還有 Windows 電腦。人們會根據當時的情況選擇最合适的工具。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具。」

而 Ternus 則對 iPad Pro 的「專業性」提出了異議,他認為「專業」并非是由 Mac 衡量的,而應該由使用者自己定義。

Ternus 說道:「這存在着一種有趣的誤解,或許是 Mac 使用者用自己的标準來衡量什麼是專業的。看看 Procreate 團隊利用 Apple Pencil Pro 所取得的成就吧。世界上沒有比 Procreate 更專業的繪圖應用了,他們就是藝術家的命脈。」

蘋果高管接受采訪:除了 iPad,其他平闆都不行

數位圈總會陷入一種誤區,就是「對于工具本身的讨論熱情」遠大于「使用工具的熱情」。像 iPad 這樣的産品,則更是如此。

我們需要清楚,任何一樣工具都有着「對應的使用場景」。iPad 并不是一個「萬金油」,它并不能什麼都做。但是它能做的,就一定是最好的。

蘋果已經給出了「Wonderful Tools」,我們也是時候去創造「Wonderful Things」了。

#歡迎關注愛範兒官方微信公衆号:愛範兒(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範兒|原文連結· ·新浪微網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