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财報中的本地生活:用三年摘帽“掉血大戶”

作者:硬梗娛樂

在2024年5月14日晚間,阿裡巴巴公布了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這一季财報資料顯示,阿裡巴巴對核心業務的投入規劃已初有成效,集團整體重回健康增長軌道。

其中引人關注的,不隻是“使用者為先”效果初現、電商闆塊提振顯著,本地生活這個曾經每年虧損數百億的“掉血大戶”,今年也踏上了經營新台階。

阿裡财報中的本地生活:用三年摘帽“掉血大戶”

阿裡巴巴 FY24 财報,本地生活版塊資料

• 一邊是收入增長超預期,本地生活集團在2024财年的全年收入有所增長,達到598.02億元,同比增長19%。

• 同時,本地生活版塊業務的虧損也收窄到了曆史低位,FY24年财報顯示虧損已收窄至98.12億元,比起上一财報年(131.48億元)同比下降超25%。

在本地生活業務闆塊中,負責到家業務的餓了麼訂單量強勁增長、機關經濟效益繼續改善;負責“到目的地+大出行場景”業務的高德地圖,交易使用者和購買頻次也顯著提升,兩者結合成為本地生活業務闆塊的“雙馬達”。

回望2021年開啟的闆塊變革,在走過三個财年後,阿裡本地生活已經一改組織氣象,在下一個三年之際來到 next level。

在大步調整中跨越周期

縱觀三年的财報資料,不難發現本地生活的經營改善路徑。

阿裡财報中的本地生活:用三年摘帽“掉血大戶”

阿裡巴巴集團,本地生活FY22-FY24近三年資料整理

首先是收入增長。本地生活的收入從 FY22Q1 的 109.99 億元增長至 FY24Q4 的 151.6 億元,增長持續且表現穩定。可以看到尤其是 FY23Q1 之後,收入穩步增長,背後是随着疫情後本地生活需求的快速反彈,餓了麼也通過推出更多個性化服務和優惠活動,持續滿足使用者需求、穩固使用者基礎。

其次是闆塊虧損。可以看到,這些年來本地生活闆塊的 EBITA 在不斷改善。FY22Q1 到 FY24Q4 期間,餓了麼不斷通過提升技術能力、優化營運效率,帶動本地生活虧損率從最低-60%,大幅收窄至-13%。

另一個核心名額是UE。可以看到自 FY22Q3 開始,機關經濟效益持續改善,并在進入 FY23 财年之後保持為正、延續至今。徹底告别“做一單、虧一單”的時代,給整體虧損的扭轉堵上了漏洞。

這三年穩定的經營提效,累積的結果就是:2022财報年時,本地生活年收入400多億就得虧損200多億;到了2024财報年,本地生活已經做到收入600億隻虧損不到100億。

目前,本地生活的訂單和收入雙增長、餓了麼UE 依然連續為正。這個趨勢隻要能繼續保持,對餓了麼在未來2到3年内能實作盈利“上岸”的目标,整體上也可以有一個相對樂觀的預期。

“右腳”站穩,“左腳”逆襲

經營狀态的提升背後,是阿裡本地生活,特别是餓了麼在這三年内頗具節奏感的戰略調整。

用其内部“黑話”來說,即是先邁好“右腳”做好效率提升,再邁出“左腳”實作規模增長,再到左右腳交替前進。

俞永福提出的本地生活業務改革邏輯,可以概括為“雙輪驅動、四橫四縱”。他強調,本地生活業務的核心在于“即時商流”和“即時物流”的雙輪驅動,通過高效的商流和物流體系,提升整體效率和使用者體驗。

所謂“四橫”,指的是四大核心業務資産:elm超級APP、即時商流超算平台、即時物流超級網絡和即時物流超算平台。這些資産在使用者下單、商品流轉、配送網絡和物流管理方面提供了強力支撐。“四縱”則是指作業能力建設,包括指揮作戰效率體系、測試效率體系、評價激勵效率體系和學習沉澱效率體系。在此中,通過提升排程、測試、評價和學習的效率,確定組織流程的順暢和高效運轉。

這一革新路線,快速扭轉了餓了麼在早期市場争奪和業務快速擴張階段中的粗放發展慣性。盤清現有資源、找準平台定位,快速提升對内資源的組織整合以及平台資産的調配速度——餓了麼過去三年的革新政策,不僅大幅提高了經營效率,也讓這個基礎上的經營增長可以更加堅實和長久,為業務長期發展和使用者體驗持續提升打好地樁。

如今走過三年的餓了麼,經營氣象已煥然一新。而在下一個三年,餓了麼的發展路線也已經明朗化。

在FY25百人團會議的開年講話中,餓了麼新任董事長吳澤明(範禹)在會上表示,新管理班子與阿裡控股集團對餓了麼的未來發展已達成幾項重要共識:

1-使用者的消費習慣在不同品類中正向即時到家趨勢加速發展;

2-餓了麼很大程度上承接了這些使用者趨勢;

3-蜂鳥即時物流将成為這一趨勢的基礎設施;

此外,吳澤明也表示,餓了麼的業務規模、使用者、動銷商戶、活躍值、騎手等資産,以及每年營收和毛利總額,都具備很大的擴充性。換而言之,公司資産和平台價值的拓展,尚有足夠再進一步的空間。

阿裡财報中的本地生活:用三年摘帽“掉血大戶”

餓了麼春節地鐵廣告,圖源:網絡

其實具體到業務動向上,近一年以來,也不難發現餓了麼确實“邁左腳”動靜頻頻。

不管是最近半年加大使用者端補貼,持續推出免單福利、更新五折天等營銷活動,還是在一二線城市擴大線下廣告推廣、為餓了麼打開更廣泛的流量,餓了麼的話題性和熱搜體質未有間斷。

與此同時,水面之下,餓了麼也不斷加碼着對技術和AI的投入,通過技術手段繼續提升系統效率。

例如在今年3月,餓了麼零售商家SAAS平台“翺象”推出“AI經營助手”。這一經營工具,可為中小零售商家提供包括周報推送、名額異動歸因、行業商家對比、市場趨勢選品等在内的全方位智能經營服務。商家憑此可快速定位經營問題,進一步提升經營能力。

再例如這個季度内,餓了麼的物流超算平台也在繼續更新,通過這個智慧中控大腦,餓了麼可以幫助騎手減少配送路途不确定性、提升騎手訂單的合單率與順路率,實作為騎手降低配送難度的同時,進一步提升騎手小時收入。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餓了麼已申請超800件物流技術發明專利。可以預見,在未來這些技術投入将使餓了麼在提升配送效率的同時,可以不斷優化營運成本,在激烈的市場競争中保持優勢。

下一個三年待揭曉

從财報資料趨勢不難看出,目前餓了麼和本地生活集團取得的進展,僅僅是一個開端。未來三年,餓了麼有望在全新的經營台階上,給市場帶來新的故事。

本地生活市場潛力巨大,餓了麼的即時電商業務,也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物流和服務基礎設施,使用者需求正在加速釋放。包括疫情期間的線上買菜、線上就醫買藥的需求,并未因疫情結束而回落,反而成為消費新常态。

到2026年,大陸将有超過50%的網民使用即時零售服務,中國即時零售整體市場規模将達1萬億元。憑借提前的業務布局和生态建設,餓了麼将成為這個賽道最核心的中流砥柱,各類創新業務也有望成為賽道黑馬。

在FY25開年管理會議上,餓了麼現任CEO韓鎏也在講話中指出:在未來三年,餓了麼的戰略賽道定位為“1+2”,即首先做一個健康增長、更懂消費者的到家餐飲平台;其次,要發展符合餓了麼特色的即時零售、面向市場價值延展的即時物流網絡兩條新的增長曲線。

從外賣開始,讓逐漸形成的本地生活物流網絡,繼續變成可被調用到更多場景和業務中的公司資産,繼續發揮其更大的價值。這一市場延伸和生态延展空間,足夠可觀。

全新的三年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三年後,本地生活市場将如何變局,阿裡本地生活是否已來到千億年收入體量,餓了麼會否已上岸、甚至上市?這一系列謎題正待逐一揭開,隻有時間知道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