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雷軍&林納斯,同齡同工不同命

作者:四叔學做自媒體

本來周末,想歇一下,但朋友圈、文章評論區看到了很多“捍衛雷軍”的粉絲,說小米有核心技術,雷神,雷有核心技術,研發實力強雲雲。

我用我的Redmi9A回複了幾次,不暢快,k20pro壞了,虎子的NOTE11 5G不給用,可靈感如泉湧,那就索性寫個關于雷軍的段子吧。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N線小城,一對知識分子誕下了一個男童,那是1969年。

父母是教師,在那個時候就是絕對的地方頂級階層了,小男孩喜歡拆卸收音機、電視機等,父親就很鼓勵他。

這種愛好沒有家長的支援你是做不到的,因為買那些東西都很貴,特别是在那個年代。

但父親當時花了錢給他買那些東西,小時候培養的對無線電的興趣,使他在40歲再創業的時候選擇了智能手機這一領域。

他就是雷軍。

雷軍的出身怎麼樣?跟《父母愛情》裡的當然不能比,但在那時候普通人家連一頓白面都吃不上的年代,我不說了。

我看《父母愛情》一直有很大的錯覺,總感覺名字取錯了,用現在的網文寫法,應該是《司令無可救藥的愛上了冷豔富家女》,是不是順眼多了?

那不是愛情,那是權利和金錢澆灌下的欲望之花。

類似的感覺還有《平凡的世界》,一直高居大學讀書前列,我也看過,但我一直納悶的是,少平一家三兄弟,其中一個愛上的是縣長的女兒。

一個縣隻有一個縣長,你跟我說這是平凡的世界?

都是吃大餅、畫大餅過來的年輕人

雷軍從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好好學習,認真刻苦,信奉隻要肯吃苦,鐵棒能成針。

雷軍隻用了兩年就修夠了畢業需要的學分,同時畢業設計還拿到了A+的高水準。雷軍在很多公開場合,發言說自己比較内向,不善言談,也不喜歡搞人際關系。

理工男都這樣,沒事兒别逼逼,有事也别逼逼,直接動手。

其實,雷軍有自己的一套人際關系哲學,有一項功課就是打“拖拉機”這項宿舍活動,玩撲克牌能很好的促進和舍友之間的人際關系,也為後續雷軍帶領金山百人團隊,建立了底層的上司力基礎。

玩撲克為底層的上司力建基礎。

哈哈哈,世界就是個草台班子。

雷軍在大學期間就開始程式設計,賺外快,而且不少。後來大學畢業北漂,在一個計算機展會上,雷軍遇到軟體行業的真正的“大神”,求伯君。

雷軍&林納斯,同齡同工不同命

什麼感覺呢?

學術點,就跟計算機界的同學遇到了樓天城樓教主;

商業點兒,就跟現在的網際網路人士見了喬布斯、馬斯克;

區塊鍊點兒,就跟炒币的預見了中本村。

社會點兒,就跟《天道裡》王廟村創業三傑遇到了丁哥。

求伯君給雷軍這個北漂理工男畫了個大餅~來吧少年,跟我一起做一個中國版的office。

那會兒Windows橫行天下,office獨步武林,跟今天也沒什麼差別。國内的研發人員,也都在摩拳擦掌,發誓要獨立自主,做出屬于自己的作業系統,辦公軟體。

雷軍聽的自然是熱血澎湃,年輕人嘛,都是這麼過來的。

剛開始都覺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成了金山的第六名員工。之後的之後,很多故事就耳熟能詳了。

28歲當上了 金山總經理;

中關村勞模;

最耀眼的軟體新星,WPS被office入華打的丢盔卸甲,員工四散,工資都難以為繼;

後整裝再走長征路,圍繞着WPS、金山毒霸、網遊,三條業務主線開展,繼續死磕;

但沒什麼大的起色,金山從1999年開始籌備上市,到2007年成功上市,整整經曆了8年。

期間聯想、新浪、搜狐、網易、攜程、百度都相繼上市,但這還不是最讓雷軍郁悶的,最讓雷軍郁悶的應該是即使2007年金山上市了,股價也就一點兒。

現在港股的金山軟體322億,金山雲63億,哪怕是A股的金山辦公也才1343億。

同工不同命

應該說,雷軍是一個研發老兵,也是一個出色的研發人員。

哪怕是到今天,WPS依然是國産軟體中,為數不多的還行的自主軟體。

不要跟我亂吵,說什麼qq、淘寶、拼多多、原神,我們說的不是一回事兒。

2007年,雷軍38了,金山上市了但他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在金山軟體工作16年,扛着上市8年,每天幾乎工作16個小時。勞模不是蓋的。

現在深圳的碼農們早九晚九也是常态,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是要打的士才能回家的,盡管深圳的公共汽車很多晚上10:30才是最後一班。

金山上市第二周,雷軍以身體健康出了狀況為由,辭去了金山CEO的職位。

在中國,做研發苦,很苦,隻有做過的才知道。

也就是雷軍,28歲當上了總經理,不然他根本沒機會安生當碼農搞研發到38歲,38歲現在在大廠當個總監都不安生。

小道消息,雷軍是因為實習生修電腦,把他寫的代碼給清空了,才讓雷軍死了心,不繼續死磕代碼了。

全球應用最廣,可以說最偉大的開源作業系統Linux, 的作者林納斯·本納第克特·托瓦茲,也是出身于1969年,跟雷軍同歲。

雷軍&林納斯,同齡同工不同命

在《時代》周刊根據讀者投票評選出的二十世紀100位最重要人物中,林納斯居然排到了第15位,而從20世紀的最後幾年就開始霸占全球首富稱号的蓋茨不過才是第17位。

賺錢真沒什麼意思,對人類做出貢獻的才是牛逼克拉斯。

Linux最早由林納斯在1991年開始編寫,也是在這哥們上大學(赫爾辛基大學)時搞的,當時,他年僅21歲。

在自由軟體之父理查德·斯托曼某些精神的感召下,林納斯很快把Linux加入到了自由軟體基金(FSF)的GNU計劃中,并通過GPL的通用性授權,允許使用者銷售、拷貝并且改動程式,但你必須将同樣的自由傳遞下去,而且必須免費公開你修改後的代碼。

人跟人是有差别的,同齡的大學生,雷軍在賣軟體做生意,林納斯在傻乎乎的寫作業系統,并且要免費開放給全世界。

那麼林納斯在開發出Linux之後,還幹什麼了?

2005年之前,Linux 核心開發一直使用的是 BitKeeper 這套商業版本控制系統。當 BitKeeper 停止提供免費服務後,因為所有其他的版本控制系統都滿足不了他的需求,Linus Torvalds 一個人開發出了一個新的工具——Git 。

這個Git,看起來是不是有點熟悉?

2018年6月,微軟宣布收購GitHub,耗資75億美元,現在GitHub基本是全球開發者的樂園了。不誇張的說,擁有GitHub,相當于擁有了全世界的智慧大腦。

現在所謂的AI,最牛的人工智能,都少不了github的戲份。

而GitHub是基于Git的代碼托管平台,故名github。

脫下格子衫,穿上西服做商人

以上這些東西是不是看的暈頭轉向?很無聊?這人你很可能都沒聽說過。

但他對世界的影響,确實很大。百年之後,人們會翻出字典,找到這樣一個人,就像我們中學時,在走廊裡看到的牆上挂着的達爾文、愛因斯坦像一樣。

林納斯雖然不能跟他們相比,但在計算機的世界裡,更接近人類可以了解的世界裡,他的作用不比上述幾位科學怪叔叔小。

雷軍在2007年金山上市後,長出一口氣,身為管理層,經營着一家中國公司,給員工們畫了那麼多年餅,總算給吃上了,盡管差強人意。

接下來的雷軍,就是順勢而為了。

過往的人生,并不是國内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雷軍曾懷抱夢想,但夢想終究是夢想,一旦跟商業扯上關系,就既不純粹,也不理想了。

孔乙己不願意脫下長衫,雷軍願意脫下格子衫,穿上西服,去做一個商人。

常有人說讀書人、理工男,沒情商,有智商,不頂用。

這是謬論,這個“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

在林納斯眼裡,和在馬雲、王健林甚至後來的順勢而為的雷軍眼裡,都是不一樣的。

關鍵的是你得看你是要的哪種用?

雷軍順勢而為之後,創立了小米手機,算是一個相對意義上的成功,但還沒有達到他心中的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現在又創立了小米汽車,為的還是要實作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但無論是小米手機,還是小米汽車,實際上都還似有似無的透露着一些理工男、中關村勞模的影子。

人很難跳脫自己的出身影響。

跟雷軍同歲的林納斯現在幹什麼呢?

雷軍&林納斯,同齡同工不同命

在最近幾年的一些開發者會議上,林納斯坦言現在做的項目管理的工作,他有一小撮頂級開發者共同協作,當有新的任務時,他知道應該把任務配置設定給誰。

除了總體的溝通協調工作,Linus 本人還負責 merge 代碼,Linux 核心每三個月(70 天左右)釋出 1 個版本,即便在不同國家出差,Linus 也要克服時差按時釋出。

他說:“我閱讀郵件,回複郵件,我早就不再程式設計了。我的代碼大部分都是在郵件内寫的。有人發給我一個更新檔,或者更普遍的情況下發給我一個需求,或者是關于下一個需求的讨論,然後我就做出回應,發送一些僞代碼(pseudocode)。有些時候,我編好更新檔就直接發出去,甚至都不會去編譯和測試,因為我就是在郵件裡寫的。這就是我的工作,我早就不再是程式員了。”

“我讀的郵件要比我寫的多得多,因為我的工作真的就是說不。當其他程式員做錯了的時候,我就要說不,他們就會更認真。當然了,為了能說不,我必須熟知一切,否則就無法完成這項工作,是以我的時間基本都花在了看郵件上,以此了解大家都在做什麼……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工作。”

昨天一篇文章又一次十萬加後,我發了個狀态:

雷軍&林納斯,同齡同工不同命

室友虎子看後,鄙夷的眼神看了我一下,用鼻子哼出了幾個字:就你,憑什麼跟雷軍比?

哎,活到老辱到老的打壓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