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作者:詩詞對聯愛好者

看圖猜成語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益智小遊戲,它讓我們動腦思考的同時,還可以學到很多的成語知識,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有趣的看圖猜成語哦!

看圖猜成語16 期答案:(一言九鼎,一知半解,一鳴驚人,一諾千金,七手八腳,九牛一毛)

本期六道看圖猜成語

題目一

圖中有十個小人,有九個頭上有光圈有一個沒有

形容經曆了極大的危險而幸存,或者比喻情況非常危急。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題目二

圖中左邊一個才子,右邊有幾個漏鬥

形容人的文才非常高。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題目三

圖中有光,還有帶顔色的小方塊

形容色彩鮮豔,種類繁多。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題目四

圖中左邊有幾朵花,右邊有一個門門上有個八

形容事物繁多,變化多端。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題目五

圖中一左一右各有一個心

形容彼此的思想感情完全一緻。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題目六

圖中左邊一個秋字,右邊一個色字

比喻雙方各占一半,不分高低。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大家猜出了幾個呢? 知道答案的記得評論留言,不知道也沒關系,關注下期文章将會揭曉本期答案。

看圖猜成語,開動大腦,增長知識!(17)

上期成語背後的故事

1. 一言九鼎:

這個成語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戰國時期,秦國想要攻打趙國,趙國的平原君派使者去楚國求援。楚王猶豫不決,平原君的門客虞卿便用“一言九鼎”的話說服了楚王,最終楚國出兵幫助趙國。這裡的“一言九鼎”比喻說話極有分量,能夠決定重大事務。

含義:形容說話極有分量,能夠起決定性的作用。

2. 一知半解:

這個成語沒有明确的典故來源,但在宋代朱熹的《朱子語類》中有“讀書不求甚解,一知半解,便謂已得”之說,意指讀書不求深入了解,隻是略知一二。

含義:形容對事物的了解不全面,隻有片面的認識。

3. 一鳴驚人:

出自《韓非子·喻老》。相傳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公子,平時不顯山露水,但有一次在宴會上彈琴,一曲終了,震驚四座。後來他用此政策幫助齊國打敗了強大的敵人。

含義:比喻平時默默無聞,突然做出驚人的成績或表現。

4. 一諾千金:

出自《史記·季布栾布列傳》。季布是西漢時期的人物,以信守承諾著稱。當時有句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意思是說,得到季布的一個承諾比得到千兩黃金還要珍貴。

含義:形容說話算數,信用極高。

5. 七手八腳:

這個成語沒有具體的典故,它是通過民間口語逐漸形成的。通常用來形容人多手雜,做事忙亂的樣子。

含義:形容人多手雜,動作忙亂。

6. 九牛一毛:

出自《莊子·秋水》。莊子在與惠施的辯論中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随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嘻,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于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于硎。雖然,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含義:比喻事物數量極大,但與整體相比顯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