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聽音辨認識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作者:古今雜談
曾國藩聽音辨認識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在江湖上混,識人辨物可是一門大學問,這門手藝從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流行,那時候的相學就已經是門獨立學科了。

曾國藩聽音辨認識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後來,這門古老技藝還與時俱進,跟現代人才學、心理學啥的勾搭上了,簡直就是社交圈的神助攻。

你知道嗎?“聽音辨人”這招在宋朝那會兒可是相當時髦,有種說法是,身材壯如牛,聲音卻像蚊子哼哼的人,這壽命啊,可能就不太樂觀。

古人這腦洞,靠譜嗎?咱們得找點執行個體來說道說道。

更有趣的是,宋朝的時候,“聽音識人”火了,說起來你可能不信,那會兒流傳着“大個子小嗓門,壽命短”的說法。這到底是封建迷信,還是真有科學依據呢?

曾國藩聽音辨認識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咱們得搬出個重量級人物——晚清的大腕兒曾國藩,他可是《冰鑒》的作者,閱人無數。曾國藩老先生就說了,古人這話還真有道理,聲音裡頭藏着性格秘密,還能透露身體好壞呢!

來,講個故事,話說曾國藩當兩江總督那陣子,太平軍剛被擺平,人才短缺得跟沙漠裡找水一樣。曾總督急了,發了公告,隻要你有學問,速來報效朝廷,管你啥出身。

這不,來了個牛高馬大的候補知縣,三十出頭,躲躲到湘軍進城才露面,想讨份差事。

按理說,這官兒早該站出來護主子,結果躲貓貓,曾國藩一看,心想:慫包一個,得治治!結果,這人一開口,曾大人火氣全消,直接讓他回家享福去了。

曾國藩聽音辨認識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幕僚們納悶了,這可是進士啊,兩江多缺人才,咋就不給安排呢?曾大人卻說,這人聲音細,和身闆不配,怕是活不久。幕僚們半信半疑,結果,真讓曾大人言中了!大家就問,咋一聽聲音就知道了?

曾國藩一分析,三招教你聽人:

第一招,聽氣息。大個兒肺活量大,聲音該響亮,要是弱弱不勻,身體可能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

第二招,聽餘音。健康人說話,餘音清晰,這人一說,餘音像煙,散得快,話尾巴還模糊。

第三招,聽頻率。健康人說話節奏穩,這人快慢不定,強弱無律。

“說話傷氣”,聲弱,身體可能在求救。曾國藩雖不是中醫,但覺得身體得調理,不然好日子不長。

曾國藩聽音辨認識人:身材高大,聲音微弱的人,壽命不長?

瞧,這“聽音識人”不單是古董玩意兒,裡面學問大着呢!曾國藩這事兒告訴我們,聲音不單是耳朵的事,背後是健康和性格的折射,聽人說話,咱們得用心去感受,這世界才更有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