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作者:老車聊生活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現在又出現了一種新型保姆,你們有沒有聽說過?既不用住家裡,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比較便宜,關鍵是這種形式的保姆還深受老年業主的喜歡。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人過了60歲以後,身體就感覺大不如從前了,許多體力活都幹不了了,我自己就深有體會,以前呢還不相信。

以前的保姆大多是住家型保姆,大多是孩子們在外工作,不能陪伴老人而專門請個住家保姆。但是這種住家保姆很多父母不願意接受。其原因大概有三點: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第一點是一天24小時,一個陌生人在家裡晃來晃去的,總感覺有點别扭,感覺不太友善。

第二點是老年人大多怕花錢,是以就給孩子說,自己能幹點家務活,全當是鍛煉身體了,不願意讓給他請家庭保姆,而實際上是自己硬撐着呢。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第三點是如果家裡光剩一個老頭在的情況下,一個住家保姆容易整出一些幺蛾子。有許多保姆照顧老頭時間長了,就變成女主人了,這樣的情況社會上還真不少,讓老人和孩子之間還容易産生沖突。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我院的李大爺就是這樣的情況,他老伴兒走了以後,她女兒給她請了一個阿姨照顧他,可後來這個阿姨要和這個李大爺結婚,把房子的名字改成阿姨的名字,因為這事和女兒大吵大鬧,弄得女兒都不敢給他請保姆了,隻好自己親自回來照顧他。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現在好了,這種新型的保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以上這些問題。這種模式不但價格便宜,而且在一個社群街坊鄰居都認識,感覺呢還比較可靠。

這種新型保姆就是搭建一個社群平台,老人有活就請人來做,工錢有明細表,類似計程車一樣,有人點單,有人接單幹活。這種“新型保姆”也可以叫“自願助養人”。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它有四個好處:1、由社群組織,使老人有安全感。2、同屬中老年人階層,有共同語言。3、時間短,隻為單一事項服務,不存在依附性。4、報酬少,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這種形式利人利己利社會,是以,是一件好事應該大力倡導。

年輕一點的老人照顧年老的老人,帶點收費又帶點志願者的味道,而且還是街坊鄰居,這樣的養老方式老人容易接受,關建是它有一個組織管控,有理有節有章可循。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提倡有償護幫,由社群組織轄區居民互幫互助,協商議價。這樣既讓更多的人有事做,同時老年人的需求也得到了解決。其實這樣的模式七十年代就有,這叫鄰裡互相幫助。

社群呢,可以招一些五六十歲剛退休的、身體比較好、做事麻利、能做飯洗衣幹家務的人,在社群平台上登記,這樣呢,還能幫助一些沒有工作可找的中老年人找到工作。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像老年人去醫院看病,需要一個陪伴的,可以在平台上發單,然後有人看到願意接單的,可以就近接單。

再比如老人去超市購物啊,買一些米啊,油啊,比較沉的自己拿不動的,也可以在平台上找人幫忙陪伴。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如果需要家裡打掃衛生,拆洗被褥啊,像這些都可以在社群平台上打出來。社群平台就像年輕人,在網上點外賣點計程車一樣友善實惠。

咱們的老年服務也可以做成這樣的平台,這個模式既給沒有工作的人找到了工作,又友善了沒有子女照顧的老年人,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新型保姆已出現,不住家也不是鐘點工,收費還挺便宜

這種方式同在一個社群,業主和服務者還感到比較親切,街坊鄰居的都互相認識,比較容易接受,也不會有什麼糾紛。

咱們國家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了,這種模式既給孩子們減輕了負擔,又能為國家解決問題。

螢幕前的你們,覺得這個模式怎麼樣啊?你們如果老了,接受不接受這種養老方法啊?請把你的想法打在評論區,咱們讨論讨論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