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在買特别國債

誰在買特别國債

晚點LatePost

2024-05-17 22:34釋出于北京晚點LatePost官方賬号

誰在買特别國債

5 月 17 日,中國财政部發行了 400 億元 30 年期超長期特别國債(一期),票面利率 2.57%,每年 5 月 20 日和 11 月 20 日付息(遇節假日順延),一直到 2054 年 5 月 20 日還本付息。按計劃,财政部今年要發行 1 萬億元超長期特别國債。

财政部官網顯示 2024 年超長期特别國債(二期)将于 5 月 24 日招标,是 20 年期固定利率附息債,總額 400 億元。6 月 14 日,财政部還将首發 50 年期超長期特别國債。

特别國債相對于一般國債而言的最大 “特别” 之處在于其雖仍屬于政府債務,但不計入财政赤字。中國财政赤字率目标多年來都是 3%。據複旦金融研究中心,取 3% 參考自歐盟 1993 年的加入門檻之一:赤字率低于 3%。

跟平常人們在銀行櫃台或者手機應用裡點幾下就能買的儲蓄國債不同,這次發行的特别國債屬于記賬式國債,先在一級市場通過記賬式國債承銷團發行給機構投資者發行,然後在中央結算公司以電子記賬方式記錄債權,個人投資者要在債券上市後,向二級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購買,比如券商和銀行。

據《南方都市報》了解,今年前幾期特别國債預計大機率被機構包攬,報道援引一位農行從業人員的話說,現在農行的特别國債隻對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開放。一位國有大行上海分行從業人員告訴我們,現在他們暫時沒有接到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銷售通知。

不算這次的特别國債,中國曆史上發行過三輪特别國債,分别是 1998 年、2007 年和 2020 年,分别為了補充商業銀行資本金、購買外彙注資中投公司、抗擊疫情。前兩輪認購這些特别國債基本都是機構。2020 年抗議特别國債因為用途特殊性和緊迫性,由金融機構、企業和居民聯合認購。

1997 年那次是定向發行給 “工農中建” 四大行。當時具體做法是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四大行大約 2400 億元存款準備金變成超額存款準備金,再加上原來的 300 億元超額準備金,共 2700 億元準備金按央行要求存于專戶。時年 8 月,四大行向财政部認購 2700 億元特别國債,再由财政部用這筆錢向四大行等額注資。國債最終持有人實際是央行。

2007 年發行了 1.55 萬億元特别國債,其中 1.35 萬億元由财政部向農行定向發行,0.2 萬億元向社會公衆發行。比較複雜的是定向部分,具體做法是财政部到籌集人民币資金後,向央行購買等值外彙,同時央行利用賣彙獲得的人民币,向農行購買等值的特别國債。最後國債的最終持有人包括央行(定向)、金融機構和個人(公開發行部分)。

央行這麼做是為了符合《中國人民銀行法》的相關規定,财政部有關負責人也在 2007 年解釋過:

采取這種操作方式的原因是,由商業性金融機構從财政部購買特别國債,并将特别國債出售給人民銀行,可以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實施财政發行特别國債購買外彙的措施,使交易行為遵循市場規律。

發行這批特别國債換得的外彙被注入中投公司。2023 年中投資産管理規模一度以 1.35 萬億美元超過挪威政府養老基金,成為全球最大主權财富基金。(龔方毅)

檢視原圖 67K

  • 誰在買特别國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