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作者:小玲談天下

曾幾何時,電視機是每一個中國家庭的中心,電視劇也曾引領着文化風尚。然而,如今中國電視業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場萎縮、觀衆流失。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電視業依然火爆,3億人口每年能賣出超過4000萬台電視機,足見中美電視業發展的巨大差異。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這其中,中國電視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它又将走向何方?本文将從産業發展、内容創新、商業模式等方面深入剖析中國電視業衰退的原因,并對其未來發展前景進行展望,以期為中國電視業轉型提供一些借鑒與啟發。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中國電視業的困頓

中國電視業發展已有幾十年的曆史,在網際網路時代迎來了重大挑戰。幾年前,“割韭菜”還是中國電視業的代名詞,收視率決定着廣告業績。然而,随着視訊網站、流媒體平台等新型載體的加入,電視業的壟斷地位不再。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頭重腳輕的電視業,漸漸失去了年輕觀衆。根據調查,在中國超過3億的網民中,有5成左右選擇網絡視訊替代電視。傳統的廣告模式也難以為繼,2018年中國電視廣告花費同比下滑15%。

面對網際網路的沖擊,中國電視業似乎有點“老人的感覺,行動遲緩,轉型不力。過于看重傳統節目與收視,忽視内容創新,又沒有形成有效的商業模式,隻能眼睜睜看着使用者流失。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美國電視業的火熱:"老當益壯"

相比之下,美國電視業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它就像個“老當益壯”的營養壯漢,在網際網路的沖擊中也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美國擁有強大的電視産業鍊,從内容制作到交易再到節目引流,環環相扣。同時,完善的商業模式使其能從廣告、認證、交易等多方面牟利。這為電視業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支援。

此外,美國電視業也在積極擁抱新技術與新模式。各大電視台緊密圍繞使用者需求,推出了流媒體服務、點播服務等創新産品,以擷取更廣闊的閱聽人群體。他們使用大資料等手段進行精确營銷,而非過于依賴簡單的收視率。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可以說,美國電視業在市場化運作和業務模式上遠超中國,這使其能夠在數字化浪潮中保持強大的生命力。這對中國電視業轉型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中國電視業困境的原因剖析

那麼中國電視業究竟怎麼了?造成其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内容創新不足。中國電視節目同質化嚴重,一旦某類題材火起來,各台就紛紛模仿,缺乏新的突破。相比之下,美劇以其豐富多變的内容見長。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第二,商業模式單一。中國電視台過于依賴廣告收入,而忽視了内容價值。反觀美國通過内容交易、授權等多種方式創收。

第三,數字化轉型滞後。中國電視台數字化建設起步較晚,網際網路思維也較為缺失。美國電視業則更早實作了數字化更新。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第四,使用者體驗不佳。中國電視廣告時長過長,使用者體驗差。美國則通過提供按需視訊等服務提升使用者體驗。

第五,監管過于嚴格。中國電視内容審查比較嚴格,制約了創新進取的動力。可以說,如果不盡快轉型,中國電視業将面臨更大的危機。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中國電視業創新轉型的建議

面對危機,中國電視業亟待創新轉型。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推陳出新,加大内容創新力度,讓觀衆看到新花樣。可以借鑒美國電視劇的創作手法,設定懸念,制造話題。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和新技術,打造精細化的數字化産品和服務。如視訊點播、直播電商等。轉變商業模式,發展會員制、網絡訂閱等創收方式,而不僅僅依賴廣告。

引入社交和互動元素,加強與觀衆的連接配接,實作“營銷的社交化”。加強對版權的開發利用,通過版權營運實作産業鍊延伸。廣納英才,改善創作環境,給予内容創作者更大的自由空間。推進監管制度改革,為電視業創新發展留出更大空間。

太慘淡了!中國電視把自己玩廢了,美國3億人口一年賣4000多萬台

轉型之路并不容易,但隻要積極應對,中國電視業仍充滿希望。相信通過持續創新,中國電視業定能重煥生機,再次占領文化高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