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對華加征新關稅後,中國被曝繼續大幅抛售美債,并削減美元外彙

作者:孫緒聞

#MCN首發激勵計劃#

就在本月14号,拜登政府宣布對大陸制造的光伏電池、電動車、半導體晶片、醫療裝置等多種商品加征高額關稅。這一次,拜登政府依舊是搬出了惡名昭彰的“301條款”作為武器,通過大幅度提高中國商品關稅作為打擊手段,對大陸的“新三樣”實施精準打擊。針對美國近期持續對中國的貿易歧視舉措,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也沒有保持沉默,繼續在拜登政府最介意的領域展開反擊。

據多家美媒援引美國财政部15号釋出的最新國際資本流動報告内容顯示,今年3月份,美國國債前三大海外債主手中持有量發生了變化。排名第一的日本和排名第三的英國選擇了增持,而中國則是延續了之前的減持勢頭,3月份減持了76億美元國債,目前整體規模已降至7674億美元。不僅如此,就在拜登政府發起新一輪關稅戰之前,大陸外彙管理局在其公布的最新資料中清楚地顯示,截止到今年4月,大陸外彙存底規模相較于3月份下降了448億美元,目前總量為3萬2008億美元。

美對華加征新關稅後,中國被曝繼續大幅抛售美債,并削減美元外彙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的黃金儲備還在增加,而這也是大陸連續18個月增加黃金儲備。一邊是減持美債、縮小外彙規模,另一邊是積極增持黃金。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展示出大陸在建構“金融堡壘”時的決心,以及華盛頓時刻緊盯大陸在金融層面操作時散發出來的焦慮情緒。從表面上看,拜登政府此次發起的關稅戰,意圖對大陸的“新三樣”進行“一擊必殺”,但由于美國制造業“脫實向虛”已久,且國内的新能源産業失去了與中國展開正面較量的能力和雄心,這使得拜登政府籌備三年了的“關稅大棒”,呈現出雷聲大雨點小的尴尬狀态。

雖然大洋彼岸的攻勢不如預期中的強勢,但這并不會影響到中國重新配置全球資産的速度。過去一段時間,美國财政部在拍賣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時,都遭遇到了需求低迷的窘境。而披露出來的通脹資料由于高于預期,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美債抛售潮。

美對華加征新關稅後,中國被曝繼續大幅抛售美債,并削減美元外彙

雖說日本和英國,作為美國海外第一和第三大持有國,但由于二者都已經處于被美國高度捆綁,且很難繼續通過“薅羊毛”來反哺美國,是以美國不得不尋求中國的支援,為當下的美債危機解套。在美國看來,擁有龐大外匯存底的中國,無疑是最理想的“接盤俠”。

但這一次美國徹底打錯了算盤,遠到俄烏沖突爆發之後,美西方公然違背自己制定的遊戲規則,沒收了俄羅斯央行的美元資産并試圖占為己有。近到拜登政府違背“不遏制中國發展”的政治承諾,如今的美國在中國面前可謂毫無信用,作為“全球貨币”的美元也難言安全。出于對自身利益的維護,也是出于對未來大國博弈的風險考量,減少美元外匯存底以及美國國債勢在必行,為随時可能到來的攤牌時刻做準備。

美對華加征新關稅後,中國被曝繼續大幅抛售美債,并削減美元外彙

誠然,這個過程中會因為中國為避免抛售而引發新的金融動蕩變得較為緩慢,但總體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更不會因為美國政客的示好或者強硬便半途而廢,美國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應有的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