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時代周報

2024-05-17 08:33釋出于廣東時代周報官方賬号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楊玲玲

近日,在諾基亞3210功能機釋出25周年之際,HMD推出全新複刻手機——諾基亞3210 4G,售價379元。

這個曾經叱咤手機界的品牌,在引發一波回憶殺後,再次歸于平靜。縱觀全球手機發展史,諾基亞、摩托羅拉等老牌手機已經與我們漸行漸遠。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圖源:諾基亞手機官方微網誌

在最新的全球智能手機排行榜中,蘋果、三星和衆多國産手機品牌呈現三足鼎立之勢。華為、小米、OPPO、vivo、榮耀等國産廠商成為全球Top 5榜單裡的熟面孔。但在十多年前,卻是另一番天地。

回望國産手機發展曆程,從2G、3G時代的跟跑,到4G、5G時代的并跑和領跑,曆經多輪洗牌,能夠保持長青的廠商僅是少數,波導、金立、天語、尼采、樂視、錘子等掉隊的手機品牌比比皆是。這些隕落的手機品牌,它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又留給行業怎樣的啟示?

波導、

金立

等傳統大佬

摔下王座

邬迪(化名)在手機行業摸爬滾打了20餘年,據他回憶,在世紀之交,“波導手機,手機中的戰鬥機”的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讓波導手機一躍成為國産手機一哥。

2000年,波導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融資6.4億元。從2000年到2005年,波導手機連續6年獲得國産手機品牌銷量冠軍。

盛極而衰,2006年,以營銷見長,缺乏技術積累的波導手機開始走下坡路。到2007年,波導股份年虧損已達到5.93億元,波導手機的國内市場佔有率掉至不足1%。

如今,波導股份的手機主機闆及整機業務低迷,業務模式轉變為簡單的委托加工,曾經的國産一哥逐漸淪為代工廠。2023年年報顯示,波導股份營業收入4.17億元,同比下滑21.90%,較鼎盛時期(2003年)108.41億元的年營收已經相去甚遠。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圖源:圖蟲創意

波導股份在功能機時代活得滋潤,全然沒有察覺風向已經改變。這也是當時大部分手機廠商命運的縮影,包括金立。

創立于2002年的金立,身處功能機的黃金時代,請來劉德華、馮小剛代言,一句“金品質、立天下”的廣告詞風靡大街小巷。到2008年,其銷售量僅次于三星和諾基亞,已經成為國内手機行業巨頭。

然而,随着功能機進入衰退期,智能機方興未艾。“中華酷聯”靠着營運商管道迅速崛起,OPPO、vivo忍痛砍掉價值數億的庫存,全面轉型智能機,小米更是通過“發燒”、高成本效益的網際網路模式,僅用兩年時間就成功跻身中國手機前三行列。

環顧四周,當金立幡然醒悟時,已經錯過最佳發展時機。在一次采訪中,金立創始人、董事長劉立榮直言:“從2013年到2015年,金立平均起來每個月虧損不低于1個億,到2016年和2017年每個月虧損不低于2個億。”

被問起虧損原因時,劉立榮将責任歸咎于營銷費和投資費過高。問題堆積着艱難行進到如今,金立手機仍未完全消失,隻是早已不在主流手機之列。

天語、尼采等

山寨機

大起大落

波導、金立作為手機市場昔日霸主,承載着無數人的青春回憶,也激起了人們的創業熱忱。

2002年,天語手機董事長榮秀麗放棄深耕了7年的手機代理業務,轉而開始做自己的手機品牌,并拿出全部家當成立天宇朗通公司。

天語瞄準中低端客群異軍突起。資料顯示,2007年,天語手機出貨量為1700萬部,成為國産手機年度銷量冠軍;2008年,其銷量進一步猛增至2100萬部,占據超過6%的市場佔有率,銷售額一度突破80億元。榮秀麗也以42億元的資産登上了當年的胡潤IT富豪榜。

天語閃電般地崛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它沒有深厚的品牌背景和技術積累,甚至沒打造出一個爆款。行業人士将天語的成功歸功于榮秀麗的“野蠻創新”:管道上采取獨特的“買斷”模式,把手機賣斷給代理商,由代理商自主定價。

依靠這種利益捆綁,天語在不打廣告,不請代言的情況下脫穎而出,将産品從農村鋪到城市,成為很多人的首部手機。

然而,後續的政策失誤也讓它的命運發生急速逆轉。在3G時代來臨之際,天語選擇了微軟系統,導緻使用者體驗不佳。随後轉向安卓系統,但未能深耕。

多次踏錯節奏的天語錯失先機,随着小米、魅族等新興品牌崛起,天語逐漸被邊緣化。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圖源:圖蟲創意

在手機市場,天語的快起快落絕非孤例。2010年底,做煤炭生意的盧洪波和做手機電視購物的蔣德才一拍即合,分頭入股成立尼彩科技公司,建立“尼彩”手機品牌。

有着“手機價格屠夫”之稱的尼彩,上市之初就打出“每部手機隻賺10塊”的口号,與其他手機品牌不同,尼采專注仿造業界知名手機品牌,2011年更是憑借最低售價399元、外形幾乎與蘋果iPhone 4一模一樣的尼彩i8殺出一條血路。

據尼彩公司投放的廣告宣稱,其産品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内,銷量已近百萬台,并在全國開設1000餘家尼彩工廠店。靠着廣告轟炸、明星代言等政策,尼彩一夜之間家喻戶曉。

但迅速攀升的工廠店數量和手機銷量,也讓尼彩的管理、物流、售後等環節遭遇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昙花一現後快速走向死亡。

樂視、錘子等新興品牌昙花一現

智能手機的戰場上,嗅覺不夠敏感會被淘汰,但即使技術、模式獨樹一幟,資金跟不上、産能不給力,也難逃脫失敗結局。

2014年5月,擅長演講的羅永浩對外釋出錘子科技的第一款手機,在業界掀起不小聲浪。然而,從第一款手機釋出開始,錘子就已經危機潛存。

T1釋出時,錘子遭遇量産難題。T2釋出,錘子再次遇到傳遞危機。彼時,代工廠松日做到一半,被供應商圍剿,錘子隻好尋找第二家代工廠中天信。不料,T2釋出會前一周,中天信破産,老闆劉超強失聯,拖欠員工3個月工資未發。最終,錘子花了300萬将被拖欠勞工的工資發出之後,才被允許從工廠裡搶救出6000台T2手機。

傳遞困難,意味着回款有限,資金不足又反過來遏制生産。這些問題的累積,最終在2016年爆發,錘子科技在當年的淨虧損達到4.28億元,兩度面臨發不出工資的窘境。

最終在2019年,羅永浩無奈将錘子手機出售,2021年,收購團隊放棄傳承源自錘子科技的産品,錘子手機正式告别手機江湖。

與錘子手機一樣,樂視手機也從一開始就遇到了産能危機。2012年底,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梁軍的幫助下組建手機研發團隊,魅族原副總裁馬麟,曾主管手機業務的前聯想高管馮幸等均被其招緻麾下。

樂視手機早期發展迅猛,第一年銷量就突破了1000萬部。賈躍亭在公開信中表示,樂視手機推出一年多做到其他廠商用幾年才達到的銷量,前端發力狂奔,樂視的背景服務卻無法提供充分支撐,近幾個月以來,供應鍊壓力驟增。

根據賈躍亭的規劃,樂視移動為拿下市場佔有率,采用比零利潤更激進的政策,使用者每買一款手機樂視都要虧損一兩百元,使得銷售現金流無法彌補成本,對上遊供應商出現欠款問題。

2016年,樂視命運迎來轉折。供應商收不到錢,斷貨止血,樂視手機債務危機浮出水面。時至今日,樂視手機依然存活,隻是已很難在行業裡激起水花。

圖源:樂視商城網站

後記:

從初露鋒芒到笑傲江湖,如今,國産手機已經占到國内市場佔有率的近八成。信通院資料顯示,2023年國産品牌手機國内市場出貨量累計2.31億部,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79.9%。

廠商們群雄逐鹿,每一次技術的更新都會帶來一次大洗牌,2G到3G,波導、夏新等巨頭隕落;3G到4G,酷派、金立等品牌掉隊;4G到5G,樂視、錘子等攪局者出局。在這期間,還有朵唯、天語、尼采、大可樂、小辣椒等一大批網紅品牌被淘汰出局。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圖源:圖蟲創意

如今,在5G邁向6G的關鍵節點,AI成為攪動行業的重要變量。市場格局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手機廠商再次走到洗牌路口,誰能多掌握核心技術,誰就更有可能搶先一步打破僵局,掌握未來5年甚至10年的話語權。

中國智能手機的競速,遠未到終局。

檢視原圖 249K

  •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 國産手機失意者聯盟:從盛極一時到無人問津,究竟做錯了什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