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晚點LatePost

2024-05-15 23:07釋出于北京晚點LatePost官方賬号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24 小時一直思考一個問題,我不信問題解決不了。”

文丨賀乾明

編輯丨程曼祺

2023 年 8 月,宇樹科技釋出用半年時間做出的人形機器人 H1,沒有很精緻的外形,雙手就像哆啦 A 夢那樣是兩個圓疙瘩,套着一件黑衣服就亮相了,不能後空翻,但走路很穩,人用力踹上去不會倒,結合 9 萬美元的價格,H1 吸引了大量目光。

時任 OpenAI 研究科學家、特斯拉前 AI 總監安德烈·卡帕蒂(Andrej Karpathy)在社交媒體上說,他想買一兩個,或者一些;還建議不要再踹機器人了。

宇樹科技創始人兼 CEO 王興興顯然沒聽進去。今年 5 月 13 日,宇樹釋出新款人形機器人 G1,同步放出的示範視訊中,王興興不僅踹了它,還戴上拳擊手套發動正面攻擊。在他看來,這是檢驗一款人形機器人運動能力和穩定性的最直覺辦法,很多公司都不敢這麼做。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上圖是宇樹在 2023 年 8 月釋出的人形機器人 H1,下圖是今年 5 月釋出的 G1。圖檔來自宇樹科技。

與第一代産品相比,8 個月後登場的新機器人能力提升明顯:身體和雙腿能旋轉近 360°,還可以 “緩慢” 地完成鯉魚打挺,手部也從圓疙瘩變成了有三根指頭的靈巧手,能舞棍、開可樂、砸核桃。

這一次,宇樹把人形機器人的入門價降到 9.9 萬元人民币,便宜了超 80%,再一次成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熱門話題。

過去一年,借着大語言模型浪潮,一批機器人公司釋出人形機器人。但沒什麼公司能把人形機器人當做商品賣出去。

宇樹科技是個例外。那個 “簡陋” 的人形機器人 H1 被賣給了全球各地的大學、研究機構和 AI 公司。一位知情人士說,OpenAI 也買了。

1990 年出生的王興興不是履曆亮眼的學霸型創業者。他的競争對手中不乏出身清北、哈工大或曾在海外名校深造的天才少年。

王興興大學畢業于浙江理工大學,考研時雖然總分夠,因英語太差,落榜浙江大學,被調劑到上海大學。

“高中三年,所有考試加起來,英語隻及格了三次。” 他說。

這并不影響一些投資人認為他是天才。2013 年-2015 年讀研時,沒什麼資源和預算,他一個人從頭設計硬體、控制算法,搭配工業電機做出機器狗 XDog,拿到上海機器人設計大賽二等獎——這時距離 MIT 開源機器狗算法還有 3 年時間。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王興興碩士期間研發的 XDog。視訊截圖來自王興興 B 站賬号。

XDog 引起關注後,王興興拿到 200 萬元天使投資,2016 年創辦宇樹科技,自己擔任 CEO、CTO。之後 8 年,他帶着公司從頭設計機器狗中用到的大多數零部件,如電機、3D 雷射雷達等,把機器狗賣到了世界各地,帶到了春晚、亞運會的舞台,累計拿到十多億元融資,成為四足機器人行業的頭部公司。

王興興稱,2023 年宇樹做出第一款人形機器人時,他們隻投入 3 名全職員工,其他都是從四足機器人團隊蹭來的人。因為過去多年開發機器狗給他們提供了大量可以複用的硬體和軟體。

他用足夠專注和從小培養的動手經驗解釋現在的成果。今年隻有 30 多歲王興興會說自己 “有 20 多年機械設計經驗”。

“很多時候就是靈感湧現。” 他說,隻要足夠專注,就能自然地想到解決辦法。“你 24 小時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我不信問題解決不了。”

王興興還記得幼稚園第一次畫畫,畫的蝴蝶讓父母驚訝,國小時看遍國内引進的前沿航空航天、生物化學等科技題材的紀錄片,用自己零花錢動手做電動玩具,他說那是自己喜歡機器人的起點,也是現在開發低成本、高性能機器人的基礎。

以下是《晚點》和王興興的對話:

“開發第一版人形機器人,我們隻用了 3 個全職員工”

《晚點》:你曾說不看好人形機器人,為什麼現在參與其中?

王興興:人形機器人現在這麼火,一是馬斯克在做,二是 AI。

馬斯克 2021 年要做,有人問我們做不做。說實在的,當時沒什麼感覺。人形機器人已經火了很多年,馬斯克做之前,這個方向已經到低谷期。我也沒聽說有人要買(人形機器人),圈子裡都是悲觀态度。

讓我決定做的原因是,我越來越相信 AI 了。2010 年時,AI 還是低谷,我就非常喜歡神經網絡,自己還玩過一點。後來我參加活動也說 AI 前景很大,但實際上我自己當時不夠相信。很多人現在還是不夠信。

這兩年技術進步真的非常快,可能有些人沒有注意到,ChatGPT 之前就有一些用 AI 控制機器人的嘗試,效果還不錯。

《晚點》:你們去年 2 月立項做人形機器人,8 月就釋出了第一個原型産品,隻用六個月就做出來了?

王興興:其實我們全職做這個事情的隻有三個人,涉及到的人也就不到十個人。我們對人形機器人的投入是比較少的。東西都是現成的,公司以前積累的硬體、軟體算法直接拿過來用就行了。

《晚點》:你們做機器狗的經驗可以直接用到人形機器人上?

王興興:其實沒有太大的難點,可能就是關節電機的扭力要求更高一點。四條腿變成兩條腿,每條腿的負載會更大一點。控制算法很多能直接從四足機器人拿過來用。

《晚點》:是以你們的第一個人形機器人其實是狗直接站起來。

王興興:差不多。人不也是從四足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嘛。

《晚點》:四足直接改到兩足,不會容易摔跤嗎?

王興興:穩定性肯定比四足差,但走走路肯定是可以的。當然後續還有完善,我們還有更新進步。(注:今年 3 月,宇樹釋出了 H1 後空翻的視訊)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晚點》:你們做得很快,但去年釋出的第一款人形機器人沒有外殼,隻套了一個衣服,看起來很簡陋。

王興興:當時是為了趕世界機器人大會。

我覺得我們的方案非常有區分度、有優勢。比如:第一,我們這個是很耐摔的,有些公司的那個殼随便一摔就壞了,因為它是塑膠殼,我們衣服裡面有防沖擊的海綿内襯,你想換随時可以。而且成本非常低,一件衣服才多少錢,做個殼多少錢。

《晚點》:它也沒有靈巧手(仿真的機械手)。

王興興:因為當時國内很多同行可能是買第三方的靈巧手,我們自己在做靈巧手,當時還沒有做好,就先不釋出了。

《晚點》:一種觀點是,狗直接站起來變成人,雖然做得快,但可能上限有限,因為人的很多運動方式和狗不一樣,人可以膝蓋扳過來敲二郎腿,狗就不行。而運動方式受限又會限制你能擷取的資料和軟體疊代速度。你怎麼看這種評價?

王興興:這個問題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國内幾乎所有人形機器人公司的機械結構和控制算法都是從四足機器人那邊移植、借鑒過來的。

另外我們的 H1 去年 8 月就拍過跷二郎腿的照片,最新的 G1 更是能做到人做不到的很多動作。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晚點》:你們剛剛釋出了新人形機器人 G1,确實動作看起來靈活多了,它也是狗站起來變成人的方式上做了優化嗎?還是用了新的技術路線?

王興興:沒有什麼狗和人的問題,如果硬要說的話,還是那句話,所有的人都是從四足哺乳動物進化而來的。

《晚點》:G1 高性能版有了靈巧手,是你們自研的嗎?為什麼隻有 3 根指頭?

王興興:是我們自己研發的,因為 3 個手指足夠做絕大部分事了。另外波士頓動力最新的人形機器人也是 3 個手指的,這也從側面說明,3 個手指基本夠用。

《晚點》:之前開發第一款人形機器人時,你說你們公司的原則是 “不賺錢就不做”,當時那款看起來簡陋的人形機器人售價都要 9 萬美元。現在這個動作更靈活的 G1 的低性能版隻賣 9.9 萬元人民币,這還能賺錢嗎?

王興興:H1 是我們正式開發的第一款人形機器人,當時工業設計的思路是從簡,是以沒有特别好看靓麗。

我們公司的商業邏輯是商業行為肯定要有合理的商業利潤。成本一直是我們做所有東西的 KPI,核心就是要賺錢。

《晚點》:接下來怎麼繼續降成本?

王興興:我對降成本還是比較有感覺的,因為我從小都是花自己的零花錢(做各種事情)。2010 年我做雙足機器人,機械什麼東西加起來成本就兩百塊錢,是以不要跟我們比降成本,我們可以繼續降低很多。

《晚點》:這是你的過往成功史。如果總結一下,降本大概都有哪些方法?

王興興:對整個生産鍊路、生産工藝,包括整個設計,要足夠了解。

《晚點》:難道不是靠大規模量産?

王興興:設計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其次才是大規模量産,單獨靠大規模量産是個彎路。

很多人覺得我有量了就能降成本,這純粹是幻覺。

《晚點》:機器狗和人,其實作階段也沒辦法能大規模量産,可能沒那麼多需求。

王興興:對。我們目前狗的數量已經很多了,但是真正要降成本,最大的點還是靠設計,這是最根本的一條路徑。比如材料用更便宜一點的,優化結構能降低一些生産成本,模具成本也會降低。

《晚點》:許多公司的降本邏輯是垂直整合,所有東西自己搞。

王興興:産業整合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2015 年做 XDog 的時候,電機是買的,裡面的電機驅動器是我自己設計的,是以成本非常低。公司成立後,我們做的第一款機器人,裡面電機就是我們自己做的,2017 年那款機器人裡面的锂電池包也是我自己開發的,後面有一些無線通信、視覺模組,包括目前的 3D 雷射雷達,我們每年都會進一步,能自研的全自研。我們也有自己的工廠。

《晚點》:你們的人形機器人是什麼時候量産售賣的?

王興興:去年下半年就已經發貨了。

《晚點》:客戶都是誰?

王興興:客戶挺雜的,各種公司、科研機構,包括 AI 公司都有,各種各樣的都有。

《晚點》:你覺得人形機器人最終是什麼樣?

王興興:我覺得未必是人形。為什麼現在做人形?我們隻是迎合社會共識。大家現在覺得智能機器人、通用機器人就應該長得跟人一樣,這是最有社會影響力的,因為人就長這樣。

其實它是什麼形态對我來說無所謂,最重要的還是智能,無論是圖像端的、執行方面的,人能做的事情它都能做,甚至人不能做的事它也能做。

我一直覺得智能不是很稀缺,它很寬泛,因為人全都有,有些動物的智能水準也挺高,比如能使用工具的動物很多。

《晚點》:人之後并沒有出現新的智能物種。

王興興:因為人誕生沒多久,才百萬年,智能人類其實時間非常短。

《晚點》:你覺得隻要時間夠長還會出現第二、第三個智能物種?

王興興:對。機率非常大,而且我覺得人也是湊巧。我很早以前讀書一直有一個想法,很多動物不能說話,很大的原因是實體限制,它的大腦足夠用,但是它的聲帶導緻它們沒法互動,是以它的文化沒法建立。

《晚點》:現在距離實作你設想中的通用機器人還有多遠?

王興興:目前全球都還是比較慢的。我覺得 AI 技術夠用,但機器人領域跟 AI 研究差了至少十年,因為硬體門檻高、人才基數少,整個節奏就會慢很多。

目前大家在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把 AI 技術拿過來給機器人用。但我覺得目前 AI 跟機器人結合的技術臨界點還沒到,可能整個技術方案還沒跑通。

《晚點》:什麼時候會到?

王興興:我覺得快的話可能三年到五年以内。

現在大家已經看到通用 AI 的苗頭了,有更多人想把機器人跟 AI 結合,加入這個行業的人更多了。

“今年 30 多歲,有 20 多年機械設計經驗”

《晚點》:很多機器人公司創始人都是清華、哈工大畢業的,或者是海外留學回來,你的背景更 “草根” 一些。為什麼你們現在的進度還算領先?

王興興:我偏科很嚴重,英語從小挂科挂到大,高中三年英語隻及格了三次。但是我從小技術玩得比較多,幾歲就開始玩畫畫,動手制作各種東西,玩機械,2009 年,我大一,就做過一個小人形機器人。

可能我的學校看着不是特别好,但是我經驗确實比别人多很多。我随便說說都有二十幾年的機械設計經曆。

《晚點》:你才 30 多歲,就有 20 多年機械設計經驗?

王興興:對。我的這種經驗非常多,我喜歡的技術種類也多,各種技術都玩,是以全局把控也會好一些。

《晚點》:這是你能與一些背景看起來更優秀的創始人競争的原因嗎?

王興興:對。雖然我總體成績不太好,但至少在我喜歡的領域,我從小基本上也是尖端的。

大學以前我可能還有點自卑,覺得我比那些學校比較好的人是不是差很多,後面都不當回事了。

《晚點》:發生了什麼事讓你不再自卑了?

王興興:我原本在小城市生活,很多東西都是自學的,沒有老師教我,最多找幾本書看看。我從小是被教育體系打壓的人,學習上沒有任何成就感。

後面我大一就做了小機器人出來,也不覺得自己做得特别牛逼,也就做着玩玩。

實際上現在回過頭看,那個時候已經做得很好了。加上 2015 年做了 XDog 機器人,我基本可以直接跟 MIT 那些碩士、博士他們一起玩了。

《晚點》:為什麼你認為你的 XDog 和 MIT 的碩士、博士做得也差不多?

王興興:至少我在當時那個方向比他們做得好。他們投了很多人,花了很多時間、錢,最後做得并不很完善。

當時我的 XDog 做出來很便宜,研發成本隻要一兩萬,全項的運動都能做,而且很靈活。

《晚點》:你用哪幾個名額去比較你的東西和他們的東西?

王興興:不好這麼比,他們的狗比我的大很多,但是我的運動靈活以及穩定性都更好。

《晚點》:你是通過看他們釋出的視訊來比較的?

王興興:對。後來 MIT 搞了一個開源方案,國内很多機器人基本都用這個方案。

那個開源方案用的電機跟我的 XDog 用的電機一模一樣。2016 年的時候,一個 MIT 的博士還找我要過碩士論文。

全球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機器人就是我開創的方向,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海外賣得很不錯。我們的産品也是最早做市場化的,并且産品成本效益是最高的。

《晚點》:你說 XDog 研發成本隻有 1-2 萬,怎麼做出來的?

王興興:研究所學生一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做。我導師原本是想做那種液壓的機器人,但條件不夠,做不了。我一直想把機器人做得好一點,就把機器人的硬體重新做了一遍,把工業級的電機拿過來,做一個很小的驅動器,把它跟其他零部件整合在一起就做成了 XDog,整體機械結構和算法都是我自己開發的。

《晚點》:你是怎麼想到把這些東西結合到一起的?

王興興:我突然間就想到這個方案,覺得這個方案不錯,值得做。我甚至想過這個方案值得商業化,要辍學創業什麼的。本來我 2015 年下半年要畢業,但這個東西隻做了一半,我覺得做了一半是沒有價值的,主動延畢,還參加了上海的比賽,拿了二等獎。

《晚點》:想出來這個方案,對你來說很自然?

王興興:很多時候就是靈感湧現,你在想一件事情,突然覺得那個東西不錯,可以把他們互相結合一下,或者有什麼創新點。

《晚點》:你後來有去總結你的研發方法嗎?

王興興:方法我覺得也很簡單。你每天 24 小時一直想就行了,現在比較忙。讀書那會很簡單,你睡覺時間多想想,突然就會有靈感了。

《晚點》:是以你有沒有一些可以讓同僚和團隊複制的方法呢?

王興興:我覺得主要是你足夠專注。你 24 小時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不信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晚點》:前沿科技的早期階段,投資人更喜歡投技術背景特别好的創始人,宇樹做的機器狗、機器人都屬于這類方向。你拿到第一筆投資時很難嗎?

王興興:2015 年 XDog 已經做出來了,我參加比賽認識幾個投資人,想拉點投資創業,但是他們沒有投我。

我覺得無論是我個人能力、社會資源和财力都沒到,我自己出來創業不是把自己玩死了嗎?是以先去大疆幹了三個月。當時想得也比較明白,去大公司長長見識也是挺好的一件事情。

2016 年 6 月份,我的 XDog 在國内外的媒體上和機器人圈都火了一把,有人願意買我的機器人,有人願意投資,我就自己出來創業了。

《晚點》:你沒有特意去找投資人,是投資人找的你?

王興興:我自己也主動聯系過幾家,但效果都不太好,最後拿了北京一個個人的錢,他主動找的我。他給的條款很寬泛,打錢的時候都沒簽協定。

《晚點》:多少錢?

王興興:兩百萬人民币。

“機器狗是個小衆市場,要把能賺的錢都賺了”

《晚點》:從你們創業到現在,大多數時間機器狗使用者是誰都不是很明确。你們如何确定每一代産品應該怎麼疊代?

王興興:有一些是客戶回報。總體方向其實還是硬體性能更好一點,軟體性能更好一點,然後成本能降得更低,可靠性更高,總體是這些方向。

《晚點》:成本低是個明确的需求,硬體和軟體好是指什麼?

王興興:比如說硬體的穩定性,外觀更好看一點,包括整個結構更好一些,其實很多是看不到的。很多人連東西好壞都沒辦法區分,我覺得我這方面能力還算不錯。

《晚點》:你會怎麼定義好看?有人覺得宇樹早期機器狗的頭有點像蟑螂。

王興興:好看就是工業設計相關的,有點個人審美或者科技審美在裡面。但有時候為了量産,要做折中,你也不可能像做汽車一樣。不過有的汽車頭比這還要奇怪。

《晚點》:運動性能好,除了穩定性,還有什麼名額?

王興興:運動能力比如說能适應各種複雜地形,走樓梯的速度能越來越快,奔跑的速度能越來越快,續航能力更強;防水、防塵等防護等級更高;然後使用更加友好,客戶用的時候不要太麻煩。都是比較直接的一些名額。

《晚點》:研發過程中踩過什麼坑嗎,是怎麼摸索出這些東西的?

王興興:其實還是有點坑的,比如說我們 2019 年以前的那幾款産品,我不夠重視,稍微有點稀裡糊塗的感覺。比如負載能力不太夠。有些産品我覺得做得有點大了,如果做得小一點會更好。

我現在覺得做産品就是一件很理性的事情,無論是外觀各種名額,所有東西都要理性分析一遍,而且要證明在這個市場,你的産品相對于别的産品有競争力。如果你覺得有點感性那肯定是沒考慮到位。

《晚點》:你們從 2016 年就開始賣機器狗,使用者不明确,定價能很理性嗎?

王興興:定價小幾十萬人民币。但是那個時候是沒有底的,後面我們的定價比較理性一點。

《晚點》:沒有底是什麼意思?

王興興:就是價格調整過好幾次。因為那個産品本身也不是給消費者用的,是以我們一開始定的價是跟消費者一起磨出來的。

所有産品定價都很玄,很考驗人性。很多情況下并不是你便宜就好,很多情況是反人性的,因為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價格高就好。

有時候你賣得便宜反而吃虧,會影響你的品牌格調,這也是為什麼奢侈品能賣那麼高價格的原因。

《晚點》:那你們想做奢侈品?

王興興:沒有,我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這是個小衆行業,我希望把這個行業能賺的錢全賺了。

《晚點》:買你們産品的人主要都用來幹嘛?

王興興:狗這塊主要是三部分市場,一是純消費者,買來玩的,或者做一點簡單的教育程式設計。還有一種是教育科研類的,各種高校或者公司買來做一些科研研究,發表論文,或者做一些教學。還有一種就是行業應用,比如說電網巡檢,一些發電廠、化工廠的巡檢。

《晚點》:你說的這些場景,每個都有公司專門去做,為什麼你們同時都做?

王興興:我覺得三塊都挺重要的。很多人的一個誤區是,這個行業我隻要吃一部分就行了。

《晚點》:這個邏輯是不是隻适合小衆行業?比如汽車品牌一般會錨定一個定位,不會一上來就低中高端都做,蘋果也隻做高端,以高毛利保持高研發投入。

王興興:大家一直覺得蘋果沒有太低端的産品,但是我發現蘋果有個思路挺好的,它用一兩年前的産品當做低端産品賣,是以我覺得蘋果也是有這個邏輯在裡面。

《晚點》:到最近這幾年,做機器狗的公司越來越多。你們會調整公司的政策嗎?

王興興:現在我們定的方向很簡單,我們主要的對手還是自己,就是我們每天、每月、每年比自己過去做得更好,同行基本就追不上。

另外,過去幾年也證明了,同行進來對我們公司也沒有太大的影響。

《晚點》:怎麼證明的?

王興興:比如出貨量、社會影響力。2020 年小米釋出機器狗的時候,我還跟很多人說過,他們進來反而是個好事,會把整個賽道鎖死。

很多想搞這個行業的人就會想,小米都做了,那我創業的成功率是不是很低?投資人想投這個行業時也會反思,小米都做了,我投資是不是失敗率很高?

《晚點》:小米對你們就沒有壓力嗎?

王興興:我覺得反而是好事。我們可以互相借資源、借力。

《晚點》:2021 年初登上春晚,對你們機器狗的銷量有什麼影響?

王興興:肯定有一些影響,但沒有比較直覺的資料可以證明。後來我們價格給更低了,最便宜的隻要九千多,銷量有提升。

宇樹科技為機器人登上春晚做排練。圖檔來自宇樹科技。

“當你做的事符合主旋律,好的資源會向你傾斜”

《晚點》:你之前采訪時說,創業必須要找到一個适合自己并且有能力做成的點。找到自己喜歡又擅長的東西,對大部分人來說并不容易,你是怎麼做到的?

王興興:這是我幾歲就知道的。

《晚點》:怎麼知道的?

王興興:我覺得應該是一個正向疊代的過程。舉個例子,上幼稚園的時候,我畫第一幅畫就把我爸媽給震驚了,他們還把街坊鄰居叫過來看。

我畫的是一隻蝴蝶,我沒學過畫畫,當時我隻做了一件事情,我隻是把細節畫好了。畫畫不是照着畫嗎?他畫什麼我就畫好了。

《晚點》:幼稚園的事你都記得?

王興興:我玩過的東西,基本上二十年以前我在幹嘛我都知道。後面上國小的時候,我會動手制作一些東西,随便畫畫。我啥都沒學過,就可以做到全校最好,而且比較容易就做好了。

當時國家引進了很多紀錄片,我最大的愛好就是放學以後看電視裡的紀錄片,差不多十歲以前把航空、航天、生物什麼都看了一遍。

是以我非常清楚自己擅長什麼。我的語言能力,不知道天生的還是後面思維導緻的。我英語很差,我國文也不太好。

《晚點》:你之前考研沒考上浙大也是因為英語,英語不好對你創業有什麼影響嗎?

王興興:我覺得有好處也有壞處。因為我語言或者其他東西比較差,是以不得不把别的東西搞得更好一點,來産生自我價值、自我成就感。壞處的話,就是英語差,可能你看一些文獻、看一些東西比别人要吃力很多,這肯定要吃虧。

《晚點》:你後來有想什麼辦法把英語學好嗎?

王興興:我想了很多。我中學時政治很好,因為我發現政治是有邏輯的,你隻要按照邏輯去做就可以做得很好,我不需要背。

我考研的時候惡補了一年英語,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上了,最終英語達到了至今最好的水準,四級過了,但是六級沒過。

《晚點》:現在和解了嗎?

王興興:差不多吧。反正我現在也不上英語課了,最多出國時跟老外交流會比較尴尬。

《晚點》:你創業之前沒什麼工作經驗,在大疆工作也就三個月。你怎麼學習管理一家公司,以及把東西做成産品賣出去?

王興興:我本人從小對人性比較敏感,是以我對人還是比較了解一點。再加上我本身是浙江甯波的,從小對做點生意這件事情,還是有一些認知。

《晚點》:給你啟發最大的是什麼?

王興興:我覺得做生意還是很理性的一件事情,無論産品、銷售政策還是定價。各方面都按理性的标準執行就好了。

《晚點》:你以前一直說要向大疆學習,你最想學大疆的什麼?

王興興:其實我要學的東西挺多的。大疆隻是其中一家公司,我對一些搞得比較好的公司都挺關注。我在反複思考一件事情,為什麼那幾家公司可以做得那麼好,那麼大。

《晚點》:對你最有用的啟發是什麼?

王興興:比如說像雷總(雷軍)一直說的順勢而為,這也是我很早想到過的一件事情。當你做的事情符合時代的主旋律,一些好的資源都會向你傾斜。

《晚點》:現在的勢是什麼?

王興興:人形機器人。

題圖來源:宇樹科技

檢視原圖 116K

  •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 對話宇樹科技王興興,造出9.9萬元人形機器人的90後偏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