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作者:新加坡眼

新加坡和中國是全球唯二的華人主體國家。華人占新加坡人口的75%,大多數華人屬于福建民系和客家民系。

按正常邏輯,中新兩國的中文水準應該大差不差,大概就如英語在英國和美國一樣?

新加坡和中國互免簽證後,到新旅遊的中國遊客暴增。在馬來西亞的幾天時間,遇到的華人就跟和普通的中國人溝通一樣,沒什麼交流障礙。

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同時走過一遍後,對兩地華人的中文水準有了更直覺的認識。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我無論在英國留學期間,還是到新加坡旅遊,接觸的新加坡華人的中文水準都很差,基本上隻會非常普通的日常對話。

跟新加坡華人說中文,就像是和中國國小生說中文的感覺,用詞需要非常簡單易懂,不能用中文成語、俗語,否則他們就聽不懂了(哈哈!),再深入交流一些學術、時政類的資訊,可能他們就要借助英語詞彙去表達了。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新加坡市容

回溯曆史,當年馬來西亞因新加坡華人占比太多,把新加坡踢走,但諷刺的是馬來西亞才是中國以外全球唯一保留完整中文教學體系的國家。

而自1970年代後,新加坡關閉了所有的傳統中文學校,國小到大學都将英文作為教學語言,意圖是讓國民先掌握英語,再掌握本族母語,但實際是把中文當成外語來學,每周隻有幾節華文課,其餘科目都用英語教學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新加坡聖淘沙景區

而馬來西亞仍允許中文學校開辦,中文教育涵蓋從國小到高中階段,華人可以選擇去中文學校,用中文學數學、實體化學、曆史地理等科目,并還能夠掌握本國的官方語言馬來語、外加英語。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新加坡街景

更令人敬佩的是,馬來西亞中文中學 (華人獨立中學) 不受大馬國家資金扶持,需當地華人社團自己籌資營運,包括中文教材、學校設施、中文教師等等都是華人自籌,是以即便學費比普通的國民中學 (馬來語授課)要高,但絲毫不影響大部分華人家長将孩子送去華文中學。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新加坡的食閣

反觀新加坡,華人除了在日常家庭裡用簡單的華語溝通,剩下基本就是從小将中文當成“外語”去學習。

雖然新加坡每年都在推廣“講華語運動”,并在學校強制要求華人兒童必學中文,但新加坡年輕人的中文程度下滑得十分明顯。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李顯龍

我接觸到的新加坡華人 (不含新移民) 大部分隻會簡單的表達,不會寫漢字,不會打漢語,除口頭上會中文以外,其餘社會生活都是用英語完成。

而馬來西亞華人就不會存在這種情況,大部分接受了中文教育的馬來西亞華人,中文水準和中國普通人完全沒有差別,大馬華人甚至還掌握額外的粵語、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等能力。

當然,新加坡這種做法也有幾個原因:

1️⃣ 低調發育:國家小、資源少,起初一窮二白,對周邊依賴大,但周邊被異族異教包圍,本身就是因華人太多而被踢出來的,1960-90年代馬來西亞與印尼的排華影響新加坡的生存。要是再突出“華性”就不好混了。

2️⃣ 民族特性讓位種族和諧,華人主體國要想生存,赢得少數族裔信任很重要。

3️⃣ 實用主義:當年急需發展經濟,擺脫對鄰國依賴,英文的重要性更強。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魚尾獅

這也是為什麼小紅書等中國的社交平台上,海外華人基本隻有馬來西亞華人常出現,而新加坡華人存在感就很少,因為新加坡華人的思維基本以英語為主,思考方式多以英語展開,很少關心中文網際網路世界。

我也在小紅書發起了投票,大部分覺得新加坡華人的中文水準是“一般”“很差”的級别。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本篇筆記在小紅書發出後,吸引了大量的馬來西亞本地華人評論,以及新加坡少部分華人(大部分是中國過去的新移民)。

小紅書讀者精選評論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華人占人口75%的新加坡,中文為什麼這麼差?

CY丨編輯

HQ丨編審

托馬斯國小長丨來源

托馬斯國小長丨圖源

1.凡本網站注明文章類型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網站注明文章類型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并不代表本公衆号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