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創榜young】從外來中藥獨特的國際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作者:成功就業
【大創榜young】從外來中藥獨特的國際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神農全球行——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行動”

本公益項目建立在将近20年的外來中藥研究積澱基礎上,由北京中醫藥大學團隊發起,依托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醫藥傳承創新傳播平台,針對诋毀中醫藥文化的觀點和聲音,利用中醫藥在國際社會良好信譽和豐富案例,特别是運用中醫藥文化和科技研究成果,用如鐵的事實說明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播。

由于中醫藥教育與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不足,中醫藥文化不自信現象突出,很多人不了解、不了解中醫藥,甚至有團體抹黑和诋毀中醫藥,試圖将中國的這塊瑰寶推向消亡的深淵。在這樣的背景下,本項目基于外來中藥豐富的科研成果與獨特的國際視角,順應政策支援與中醫藥在大健康産業的獨特優勢,實施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以中醫藥各種特色療法和産品為載體,通過創新應用中醫藥理論與技術發表文章,開展産品推介會、項目研讨會、交流會等活動,促進中醫藥文化在醫藥健康領域的科學研究、産品研發等。再通過中醫藥産品的開發與銷售、中醫藥科技的交流與共享、中醫藥文化傳播的國際反響等客觀真實的回報和案例對抗民族虛無主義與诋毀中醫藥的聲音,提升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厚積薄發,以賽促創

項目負責人葉丹妮是北京中醫藥大學2022級中藥學專業的碩士研究所學生,她的家鄉在中醫養生文化氛圍濃厚的廣東地區,她從小就跟着身為民間中醫的舅公接觸到中醫藥,對中醫藥文化倍感親切和熱愛,逐漸樹立了為中醫藥事業作出貢獻的長遠志向。在研究所學生階段,葉丹妮進入她的項目導師王林元教授和張建軍教授的課題組進行深造,同時承擔起了外來中藥專項研究的任務。此時,課題組外來中藥的研究已經長達17年。課題組的學生們在導師的指導下,2006年開始研究“諾麗”;2016年在哥本哈根聯合學術交流會上講述阿薩伊的中藥藥性;2018年在英國皇家植物園舉辦的第六屆GP-TCM會議中以外來中藥為切入點講述中藥的四氣五味、歸經、現代研究等,将中醫藥文化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進行充分展示,進行中醫藥文化的國際傳播。到現在為止,外來中藥的研究涉及全球50多個國家,400多味國際草藥,申報相關課題13項;獲得各級各類獎勵26次;累計發表相關論文67篇。在研究開發過程中,導師與學生經常需要與外國專家深入探讨外來中藥的中藥藥性等相關内容,是以課題組逐漸發現了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性,并且終于發現了外來中藥是一個能夠連接配接世界文化與中醫藥文化的良好載體和橋梁,具有獨特的傳播優勢。

葉丹妮在開展外來中藥的深入研究和踐行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的過程中越發受到觸動,同時也發現了傳播中存在着很多問題。結合自身專業與熱愛,她決定接下課題組中醫藥文化傳播曆史的接力棒,将創新創業大賽作為契機,以賽促創,将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這件事單獨立項,重點去做。

【大創榜young】從外來中藥獨特的國際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志同道合,共擔使命

【大創榜young】從外來中藥獨特的國際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團隊的力量更能迸發出勃勃生機。葉丹妮開始尋找不同專業背景下熱愛中醫藥、願意共同承擔中醫藥文化傳播使命的隊員,最終組建成了“神農全球行”團隊,開始建構和完善項目。葉丹妮和隊員們在導師的幫助下開始邀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外國專家來華交流,組織籌辦外國專家會議,策劃中醫藥文化傳播活動,借助外來中藥的研究開發,向外國專家們介紹中醫藥文化,再通過這些專家學者把中醫藥文化傳播到國際上。

2023年4月17日,葉丹妮帶領隊員們策劃舉辦了一場向瑞典烏普薩拉大學Hesham教授介紹中醫藥文化的交流活動。隊員們給他講述了中醫的起源、神農的故事、天文曆法等,在座談會上深入介紹了中醫藥文化中的藥性理論、辨證論治、整體觀念等中醫基礎理論精華。Hesham教授頻頻贊賞,對中醫藥的興趣越發濃厚,并表示要結合天然藥物的研究講述中醫藥文化,組織瑞典學者來華訪學交流。

2023年5月22日,項目組邀請到劍橋大學樊台平教授到北京中醫藥大學進行交流分享。樊台平教授在報告中将中醫藥文化與現代科學藥理研究相結合,其團隊基于“君-使藥對”以及“中藥良關系”衍生的核心生物活性分子政策開發了創新藥物發現的關鍵技術,充分展現了中醫藥文化的巨大潛力。葉丹妮和隊員們在與樊台平教授的交流中更加堅定了傳播中醫藥文化的責任信念,樊台平教授也表示願意擔任項目的外國專家顧問。

目前,團隊已經與全球30個國家的專家學者進行了交流合作,深度參與了很多如APEC會議、中國——印尼交流會議等國際交流活動,積累了豐富的國際交流經驗。團隊自主籌辦了13場外國專家會議,以外來中藥為紐帶合作世界各地的專家開展中醫藥文化傳播行動。

中醫藥文化進企業

葉丹妮在外來中藥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中醫藥文化在外來中藥産品和複方保健産品的研究開發中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許多企業通過與課題組的合作收獲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是以也進一步達成了針對中醫藥文化傳播應用和産品開發的合作意向。例如團隊與安利公司共同開發的銀杏葉肉苁蓉片先後在中國、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上市,累計銷售額高達30億美金;與新時代公司共同開發的“南美人參”瑪咖産品銷售額達15億元,累計為雲南地區藏民創收1.8億餘元;與大溪地集團合作開發諾麗飲料,五年累計銷售收入超13億元。這些運用中醫藥文化賦能産品研發的成果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葉丹妮由此決定繼續帶領隊員們與企業展開深度合作,讓中醫藥文化走進企業,借助企業的力量助力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和項目的長期發展。

雙創大賽,嶄露頭角

【大創榜young】從外來中藥獨特的國際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葉丹妮和隊員們以賽促創,通過北京中醫藥大學第六屆“杏林杯”和第二屆“京彩大創”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對項目進行了細緻的打磨。一張會議桌,幾台電腦,葉丹妮和隊員們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最終“神農全球行”項目在“杏林杯”中獲得紅旅組銅獎。在“京彩大創”的決賽路演後,大賽評委給出評價,表示目前還沒見過這樣的項目,立題很新很有意思。“如果項目失敗,你認為會有哪些方面的原因?”“你們的市場定位是什麼?”“你們項目商業投資的點是什麼?”……評委們深入淺出的問題都是對項目懇切的指導,讓團隊對項目的定位和存在的問題更加清晰。

從獨特的視角增強文化自信

【大創榜young】從外來中藥獨特的國際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團隊在與國際專家學者合作過程中利用“中藥化”的關鍵技術,将中醫藥傳統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有機結合,用現代語言研究诠釋中藥藥性,在中醫藥研究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準。葉丹妮目前正在帶領團隊在全球範圍内挖掘儲備優勢品種,編寫出版《外來中藥》專著,讓代表性的外來中藥成為文化傳播的“先行者”。團隊聘請了30位外國專家擔任顧問進行指導,逐漸建構國際化的交流平台和聯絡管道,為文化傳播奠定基礎。近期,團隊成員在實驗室種植非洲的南非葉進行研究,探讨了南非葉的中藥藥性,并在核心期刊發表了論文,在2023年APEC會議上用這段經曆發表了英文演講。外來中藥國際親和力強、人用曆史長,用外國人的語言和案例展現出中醫藥文化的底蘊,這種做法使外來中藥成為一面鏡子,以獨特的視角增強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創業感悟

肩負使命,砥砺前行。

團隊始終踐行中醫藥文化傳播的使命,希望通過這些強有力的支撐,給國人以實實在在的感觸,感受到中醫藥是科學的、療效是确切的、文化價值是巨大的,中醫藥文化需要創造性地傳承下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