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作者:元曆史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撰文 | 雁 秋

編輯 | 李信馬

題圖 | IC Photo

“你的下一台電腦,何必是電腦。”2010年1月27日,喬布斯在初代iPad釋出會上這樣形容一件劃時代的産品。

如今,iPad又被賦予新的願景:AI iPad。這算是蘋果在AI浪潮下的一些努力,隻是目前看,大衆反響甚至還不如“半涼”的Vision Pro。

蘋果眼前的處境确實不太明朗。月初,蘋果披露了最新的财報業績,營收利潤雙雙下滑,iPhone、iPad等業務的銷量再跌,大中華區的營收同比下降8%,就連巴菲特都宣布了減持。

然而蘋果卻很有自信,不僅對現有股東提高股息、慷慨回贈,還“祭”出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1100億美元股票回購。蘋果首席财務官Luca Maestri在财報中給出了原因:因為“非常高”的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蘋果的自信感來自哪裡?葫蘆裡究竟裝着什麼“藥”?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蘋果釋出會直播

01、新iPad補齊AI短闆?

曆經18個月的「空窗期」,新iPad系列終于歸來。

這次蘋果帶來了史上最薄、最輕,且螢幕也非常硬核的平闆,尤其加持M4晶片,妥妥一個聚焦專業創作的生産力工具。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Apple

整體上挑不出什麼毛病,但是,也沒什麼驚喜。如果說有什麼出人意料的,就是在不到40分鐘的釋出會上,蘋果多次提到“AI”。

靠iPhone吃了十幾年紅利後,蘋果關于智能手機的想象力早已耗盡。更可惜的是,在目前大熱的AI浪潮下,蘋果的速度也稍顯遲滞:沒趕上AI手機,也沒趕上AI PC——還好,有“AI iPad”值得沖一下。

這次蘋果一共釋出了幾款産品:

  • 新款iPad Pro、 iPad Air 6,搭載首發全新M4
  • Apple Pencil,六年來首次大更新
  • 妙控鍵盤,讓iPad更像筆記本

比較令人驚訝的,蘋果從M2直接跳到了M4——這是一枚連MacBook都尚未搭載的晶片,其CPU比M2快50%,GPU比M2強4倍。

這還是一款專門用于人工智能軟體的晶片。M4晶片的神經網絡引擎擁有16核的設計,每秒能夠進行38萬億次計算,相比A11的速度提升了60倍。

也就是說,一些之前隻能桌上型電腦或者筆記本才能勝任的AI任務,如今在這款平闆上也能輕松完成。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Apple

蘋果的意思很明确,要讓這款iPad Pro實作堪比MacBook的生産力,還要和時下火熱的AI PC做對比。

隻不過,iPad Pro真的解救蘋果疲軟的業績嗎?雖說這款産品展現出蘋果“All in AI”的态度,不過令人較為失望的是,所謂的AI功能,與其他廠商“萬物皆可 AI”的形象相去甚遠。

以搭載M2晶片的iPad Air為例,蘋果表示有了AI的加成,實時文本、照片主體提取等功能速度更快,在Pixelmator裡,可以更高效的一鍵修圖;搭載M4晶片的iPad Pro是重點,可以完成每秒38萬億次的計算,在Final Cut Pro中,隻需輕輕一按,就可以把主體從4K視訊中分離出來。

新款iPad Pro搭載M4晶片,可以說是蘋果公司在AI戰略上的一個重要布局。不過從網友的反應來看,并不是每個人都看好它。即使入局AI,也頂多是泛起一點漣漪。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微網誌

為了在人工智能競賽中不被淘汰,蘋果也在做出積極努力。

近期有消息稱,蘋果高管決定為Siri進行“大腦移植”,新的Siri将具備更強的對話性和通用性,其底層技術将采用一個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使Siri能夠進行流暢的聊天,進而擺脫傳統的一問一答模式。

此外,蘋果還在探讨與谷歌、Cohere和OpenAI等幾家公司的合作,考慮授權使用這些公司開發的互補人工智能模型。

有分析師認為,2024年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可能成為下一季度市場情緒的重要轉折點,庫克所提及的AI無疑将是重頭戲。如何将AI技術融入其下一代iOS系統,以及如何将第三方AI以創新的形式引入iPhone、Mac和Vision Pro等核心硬體産品,将對蘋果的未來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02、高開低走的Vision Pro

在蘋果看來,與AI一樣可以帶來的生産力變革的,還有空間計算。他們設計了一個為人津津樂道的産品,Vision Pro。

2023年6月6日,蘋果在WWDC釋出Vision Pro。釋出之初,預售僅開啟5分鐘,蘋果官網伺服器便被擠爆。由于備貨不足,僅開售18分鐘,蘋果便宣布首批Vision Pro庫存告罄。

然而,從勢不可擋到無人問津,Vision Pro隻用了三個月。

對于産品體驗,消費者可以說是是怨聲載道。美國貼吧Reddit論壇上的許多消費者就稱,Vision Pro在日常中十分不實用,他們無法在公共場合佩戴該頭顯。還有一些人則指出,使用Vision Pro會導緻頭疼、黑眼圈和毛細血管破裂。也有使用者表示,Vision Pro根本沒有相配套的應用程式,讓該技術看起來像是一座孤島。

據相關消息,Vision Pro在美國蘋果零售店中的示範體驗需求後續逐漸下降,預約客戶也經常爽約,一些門店的銷量從每日幾台,變成了每周幾台,Vision Pro的命運之路顯然有些坎坷。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Apple Vision Pro

時隔一年後,複盤Vision Pro的出師不利,可歸咎于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

首先,是定價政策。Vision最大的标簽,是貴。蘋果一共提供了三個記憶體版本:256G、512G和1TB。對應售價分别為3499美元(約25311元)、3699美元(約26758元)和3899美元(約28206元)。注意,這還隻是裸機價格,如果想要獲得更好的體驗,需要“出血”的地方還有不少。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小紅書

其次,市場定位具有局限性。Vision Pro本就是小衆裝置,主要針對企業市場,而非iPhone那樣面向廣泛的消費者群體。企業使用者在采納新興技術時往往更為謹慎,決策周期較長,這直接影響了産品的市場滲透。

此外,技術問題同樣不容忽視。Vision Pro無疑極具創新性,但從解決使用者痛點,提升娛樂、工作效率的層面來說,它并未展現出革命性的優勢。其中,續航不足和沉重是Vision Pro最大的短闆,如果沒有電池、半導體、散熱等領域的革命性創新,這兩個短闆不可能被補足。

從2D走向3D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生态問題、體驗問題,都是一座座大山。Vision Pro雖遇冷,但蘋果也在積極找尋應對政策。

有消息稱,Vision标準版(Vision Pro的大衆版)将于今年10月定型。該産品原定于2025年秋季(約9月)釋出,現在蘋果可能将之提前至2025年6月釋出。關于Vision标準版的更多配置資訊還沒有出現,但從綜合資訊來看,新品預計會在Pro版的基礎上進行減配,進而降低售價——這或許也是蘋果的無奈與妥協。

前有Vision Pro,後有AI iPad,蘋果需要新爆款

圖源:Apple

機會還是有的,相比賽道上的其他廠商,蘋果目前已經擁有了硬體和軟體生态這兩重優勢,其中後者更是關鍵。

Vision OS作為蘋果XR生态的核心,自誕生以來就具備強大的相容性和創新能力,能夠無縫相容iPhone和iPad系列的數十萬款應用,同時還内嵌了iOS和空間計算架構、空間音頻引擎等一系列先進技術。

事實上,從去年Vision Pro釋出後,整個XR市場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風潮,XR更是成為除了AI外最大的亮點。借助Vision Pro的東風,更多的人來關注AR、VR,這也将進一步推動XR産品破圈。

正因如此,艾瑞咨詢方面認為,2024年AR/VR終端全球出貨量或将突破810萬台,而蘋果的疊代産品可能會在2027年引爆市場。IDC方面則更為樂觀,認為AR/VR頭顯2024年的全球出貨量或飙升44.2%、達到970萬台,并在2028年底有望達到2470萬台。

結語:

當下,每一場硬體盛宴的背後,都聚焦于AI領域的布局,對于蘋果來講更是如此。

單就目前看,AI iPad和Vision雖為蘋果提供了思路,但其技術成熟度和場景應用并不能讓消費者痛快買賬,這兩個業務短時間内難以貢獻更多業績。

iPhone作為營收大頭,無疑是蘋果決心“All in AI”的關鍵一環,這也是為何蘋果會選擇在Siri上加成AI,如果成功,或許會提升iPhone的市場競争力。

所有人都在等待6月份的開發者大會,屆時或許會是蘋果新的轉折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