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作者:錦衣夜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假如把時間往前推移2-3年,蘋果公司推出的Carplay可謂火爆全球,一台車能夠支援Carplay,比用了寶馬發動機還得意。很多車主更是為了Carplay才買了車,不是虛榮,是真好用。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然而一轉眼,Carplay在汽車市場好像一下就不見了,猶如舊鞋子一樣不知所蹤。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莫非是被減配了?

與身邊的内行人徹夜冥想,總算找到問題關鍵——有3大硬傷,決定了Carplay必敗無疑,特别是最後一點。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第一個硬傷在于,Carplay并不是為汽車而設計

這聽起來或許很難了解。因為Carplay不就是把蘋果手機系統投射到汽車螢幕上,以幫助車主更安全、高效的執行駕駛操作。怎麼不是為汽車設計的?

然而,正因為如此,才決定了Carplay是一項手機功能,不是汽車功能。

了解Carplay誕生史就知道,蘋果公司推出這項功能的深層邏輯是,如果每家汽車都用Carplay,那天下的車主都離不開我家手機了。

在這種局面下,蘋果手機銷量就會突飛猛進。

若把時光倒流至2016年,Carplaye體驗倒也很有魅力。

畢竟,那時一些汽車盡管有大屏,但功能簡陋、卡頓,導航走錯路是家常便飯。就這種情況,很多人甯願用手機支架。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這個時候,Carplay簡直就是神仙法寶,從天而降,一台百無聊賴的汽車,迅速切換至簡潔流暢的IOS系統,帶來優質的導航、音樂、電話等功能。

然而同樣的道理,Carplay不過是充當了手機支架的功能,再往外掏,就沒啥東西了。歸根結底,它跟原生車機,完全是不同的概念。

舉個例子吧,這就好比微信的功能豐富,甚至不失便捷,但它始終無法與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相媲美。

畢竟,車機是為汽車而設計的。它深度融合了汽車的軟硬體,在功能上五髒俱全。

就拿現在的車機來說,不光能實作對電池、能耗、空調、門窗的遠近程管理。激進一點的,還能實施刹車、換擋等操作,甚至對底盤懸挂進行精準控制與調節。

而現在,Carplay依舊隻能吹吹導航,那很對不起,我都無圖智駕了,閉眼開。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第二個硬傷在于,第三方車企不願意用

說白了就是,蘋果不做虧本的生意,甚至于賺的少了,它都不幹。

這已經是行業共識。像充電頭、資料線這些周邊産品,必須經過MFI(made for ios)授權,還好抛光布不能塞進晶片,不然還得漲。

就這種情況,CarPlay怎可能是免費午餐?

首先,車企必須購買MFI認證晶片,配備指定USB 接口/資料線,MFI晶片成本,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其次,這隻是原料采購成本,後續肯定要對軟硬體進行繁瑣的适配與調教,又是一筆價值不菲的研發支出。

與之相對,若是抛棄CarPlay,自己研發車機,不僅可以規避眼前的授權費,沒準還能在将來大賺一筆。

什麼意思呢?看看小米的财報就懂了。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别看搖一搖、什麼付費解鎖人人喊打,無奈是真的賺啊!

就拿小米來說,2023年網際網路營收達到301億元。毛利率74.2%更是誇張,汽車的毛利才有多點,不虧錢都謝天謝地了。

當然你或許會說,小米靠的是手機、電腦等裝置。換到汽車上,這個規模又能有多大?

做個簡單的類比,2023年小米的月活人數是1.56億,而大陸汽車保有量則是3.36億輛 。

不妨設想,未來幾年,3-4億輛汽車,每個都裝上大屏與車機。真的就跟小米或者任天堂一樣,就算虧本賣主機,光靠軟體利潤都能發财。

正是基于這種考慮,蘋果最大的擁簇着奔馳,今年就忽然抛棄Carplay,甯願從頭開始自研MB.OS。别看前期巨大的投入很肉疼,一旦熬出頭了就能躺賺,真的爽。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第三個硬傷在于,蘋果自己也要造車

當然,有關蘋果造車的說法,實在撲朔迷離,有必要進行簡單梳理。

2014年,蘋果确立名為“泰坦”的汽車項目。

2016年,蘋果推出Carplay系統。

今年2月,紐約時報報道蘋果放棄造車。

今年5月,财聯社發文,蘋果又對造車“蠢蠢欲動”。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總結來說就是,蘋果每年有投入10億美元造車,但至今在造車路線上,仍是反複橫跳。然而,這到底會給Carplay帶來哪些硬傷呢?

首先,蘋果真的造車,第三方車企使用Carplay,必然陷入擔憂。

就是說蘋果的手機、電腦甚至手表,所有系統,都是走閉環生态。如果蘋果自己造車,Carplay系統還給不給你用,隻能說可能性很低。

這就造成,今天友好的合作夥伴,沒準隻是在Carplay演變為CarOS之路上,充當了小白鼠。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其次,蘋果如果不造車,車企使用Craplay,也會陷入擔憂。

畢竟,每年砸10億美元,不可能就這麼打水漂。而且“不造車”也很玩味,讓人情不自禁想到華為。

這不是硬拉關系。根據财聯社這則消息,蘋果正是打算“抄華為作業”。

基于華為模式,Carplay必然發展成原生車機,不再依賴手機映射。

更加關鍵的是,一家沒有“靈魂”的車企不可或缺。如此蘋果才能取得話語權,将自身軟體與汽車硬體深度融合,以達成絕佳的車輛體驗。

再直白一些,蘋果需要的合作夥伴,其實是一家美國的賽力斯。

如此,一家車企怕被“奪舍”,肯定抛棄Carplay,另起爐竈。

為啥火爆全球的Carplay好像一下就不見了?内行人道破,明白了

總的來說就是,Carplay設計初衷就違背了汽車,過度依賴手機

在車機缺席的年代,Carplay憑借簡潔流暢的手機功能風靡一時

但是Carplay基礎素質太差了,面對不斷完善車機,已經沒有優勢

好比一隻烈犬不管多兇猛,威力再也無法與一隻成年的獅子抗衡。

從趨勢來看,Carplay必然要發展成原生車機,

這就看蘋果怎麼“抄華為作業”,找尋屬于自己的賽力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