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作者:沐泠泱

《亮劍》中楚雲飛追殺叛徒錢伯鈞這個場景,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既展示出他作為一個軍人的骨氣,又證明了他快槍手的身份。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而這一片段中其實有一個細節,那就是楚雲飛借槍之時,現場他明明可以跟很多人借槍,但卻唯獨走到魏和尚身旁,借了他背後的那把槍。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對于這一幕,或許有人會以為楚雲飛此舉是出于偶然,但其實他在心裡早已有了打算,因為魏和尚這把槍大有來頭,并非是一般的槍械。

“楚雲飛是懂槍之人”

在《亮劍》中楚雲飛在得知自己的老部下錢伯鈞和張富貴,兩人有了叛國投敵之心後,當即怒不可斥。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因為在楚雲飛看來,軍人最重要的就是骨氣,可如今國難當頭,兩人竟然相當賣國賊,他自然是氣憤至極。

而錢伯鈞也料到楚雲飛來者不善,于是早早在根據地進行了部署,等到兩人撕破臉皮正式交戰時,楚雲飛因兵力不足立刻就陷入了下風。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但好在李雲龍早有預料,趕忙派出騎兵連進行支援,這才救楚雲飛于危難之中。

緊接着,當楚雲飛得知錢伯鈞逃跑的消息後,當即就要親自去斃了對方,他先是騎上了魏和尚的馬,然後便朝對方說道:“這位兄弟,把你的槍借我用用。”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而此處有一個細節,那就是楚雲飛在走向魏和尚身邊這匹馬的過程中,他明明可以和很多人借槍,而且還能使用自己的配槍,但卻偏偏借了魏和尚那把槍。

但其實楚雲飛此舉并非無意,而是早有預謀,要知道他可是黃埔軍校第五期高材生,對槍支的屬性和性能肯定再熟悉不過。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其次楚雲飛在送李雲龍勃朗甯手槍時,也充分展示了他對槍械的了解,将勃朗甯的一切資訊如數家珍,一字不差的說了出來。

而楚雲飛之是以選擇借魏和尚那把槍,不借自己警衛兵戰士的槍支,以及自己身上佩戴的勃朗甯手槍,是因為他知道此槍非常适合追擊戰。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首先就是楚雲飛為何不使用自己配槍勃朗甯的緣由,這是因為勃朗甯适合近距離作戰,射程範圍很小。

如果在騎馬追錢伯鈞時開槍的話,命中的幾率會大大縮小,很容易讓對方逃走。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而不借自己警衛兵戰士槍支的緣由,是因為他們手中的槍都是英國司登沖鋒槍,而這種槍隻适合打突擊戰和巷戰。

因為它的射程較近,并且射速很快,貼臉的情況下可以先發制人,但不利于追擊。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雖然這種槍械當時深受戰士的喜歡,但卻有一個弊端,那就是精度小,走火的幾率很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命給丢了。

是以對于懂槍之人的楚雲飛來說,自然不會犯這種低級的錯誤,于是便選擇了魏和尚手中的槍械,而這支槍正是日制的四四式步騎槍。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此型号的槍支可以說專門為騎兵而打造的,不僅重量較輕,而且準心度很高,命中敵人的幾率很大。

是以我們可以斷定楚雲飛是懂槍之人,選擇跟魏和尚借這把槍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眼就標明了這把适合追擊的槍支。

“此槍性能非常卓越”

除此之外,魏和尚手中那把日制四四式步騎槍,在性能上也非常出色,這一點我們從劇中他前往師部送信的片段中就不難看出。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亮劍》中魏和尚跟段鵬從鬼子手裡逃出來後,還沒等魏和尚稍作休息,李雲龍就給他派了一個指令,那邊是去師部送信。

聽聞此言,魏和尚二話不說就騎上馬離開了指揮部,而他在途經一處山坡時,偶遇了日軍一支小隊。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見此情形,魏和尚便拿出那把日制四四式步騎槍,先是一槍打死了鬼子隊長,然後又殺死了三個鬼子。

從這一幕我們就不難看出,此槍的性能有多好,在中遠距離内可以精準的命中敵人,并且是虛無彈發。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最重要的是,魏和尚在滅掉四個鬼子時,他還是處于暴露開槍的處境,而這個細節無疑展現出了四四式步騎槍的便攜性和超遠的射程。

“四四式步騎槍大有來頭”

不僅如此,此槍還大有來頭,它并不是一般的騎兵攜帶式槍支,因為日制四四式步騎槍是日軍貴族專門佩戴的騎兵槍械。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日軍在組建騎兵連上早早就進行了策劃,第一批騎兵部隊出現在日本的幕府時期,雖然當時的騎兵數量非常少,但他們卻都是貴族。

而這些貴族除了在馬的種類上非常挑剔外,還非常看重手上的武器,必須要求是最精良的武器。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一開始日本政府對此并沒有放在心上,給日軍騎兵們佩戴的槍支都是短槍管三八式步槍,這種步槍就是我們口中的“三八大蓋”。

雖然這種步槍名為短槍管式步槍,但實際的長度卻和狙擊槍無疑,拿起來非常的笨重,适合潛伏時作戰。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其次就是短槍管三八式步槍的重量很重,單手持槍持久了,會導緻胳膊酸痛抽筋的情況,大大減少了戰鬥力,并不是适合馬上作戰。

正是因為短槍管三八式步槍的種種原因,導緻貴族騎兵心生怨氣,不斷的向上級提出該槍的劣勢。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眼看貴族騎兵不滿聲越來越大,日軍在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為騎兵專門設計一塊,既短小又輕便且射程又遠的騎兵槍械,于是四四式步騎槍便出現了。

而日軍的貴族騎兵在使用四四式步騎槍後,都普遍的誇其性能優越,于是這支槍就成為了日軍騎兵的标配武器。

“及時補損”

不僅如此,楚雲飛朝魏和尚借這把四四式步騎槍的目的,除了以上兩點外,還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及時補損。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因為楚雲飛很了解李雲龍的脾氣,知道自己一個營的裝備一旦落入對方之手,要想再要過來可謂是難上加難。

是以楚雲飛便想着拿李雲龍一把精良的武器,雖然該槍和那一個營裝備想必的話肯定吃虧,但起碼能有一點心理安慰。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該說不說的是,楚雲飛和錢伯鈞對峙時也異常聰明,他在追到錢伯鈞後,先勸走了對方一位小,然後再和對方交戰。

而這一幕并不是楚雲飛不想濫殺無辜,而是他知道雙拳難敵四手,如果真的以一敵二的話,就算楚雲飛是一個快槍手,也無法全身而退。

怪不得楚雲飛追殺叛徒時,唯獨隻跟魏和尚借槍,原來此槍大有來頭

總而言之,楚雲飛朝魏和尚借日制四四式步騎槍的目的,并非出于偶然,而是考慮到了很多緣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