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作者:青白江商務

來源:成都青白江

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一條鋼鐵“巨龍”載着“四川造”的汽車、電腦、茶葉、花木,穿越成都平原,翻山越嶺,通達世界——在當下,這是青白江稀松平常的日常。但在11年前,這是一個内陸區域不敢奢望的畫面。

時代塑造城市。在成都,或許沒有哪一個地方能比青白江更适合诠釋這句話的内涵。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成都國際鐵路港

它輝煌豪邁過。作為西南地區最年長的老工業基地,青白江依靠攀成鋼、川化兩大龍頭企業曾問鼎“成都一哥”,在1990年就成為成都市首個财政突破億元大關的區(市)縣。

它也黯然傷神過。在新舊動能交替階段,兩大龍頭企業相繼關停,直接導緻2015年青白江全區工業企業總利潤-22.3億元。青白江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短暫“掉隊”。

輝煌也好,黯然也罷,都将化作養分,滋養一個區域的未來。

當下的青白江,早已撕掉身上的舊标簽,帶着“中歐班列”這張新名片,奔湧向前,成為成都通往世界不可或缺的存在。這條快意馳騁的鋼鐵“巨龍”,也讓青白江重返發展快車道,連續5年獲評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區。

近日,四川日報全媒體調研組走進成都市青白江區,解碼這座老工業基地如何邁向“新”生,走出一條高品質的發展之路。

成都國際鐵路港對外展示大廳内,一張巨大的數字地圖上,以青白江為坐标點,一條條黃白相間形似鐵軌的線路,向東南西北多個方向延伸,将成都與世界相連——這張地圖,隐藏着青白江再度崛起的密碼。

“左膀右臂”痛失後,如何才能快速長出新“骨骼”?青白江選擇緊跟時代走。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沿線城市迎來發展新機遇。作為南絲綢之路的起點,成都是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中心城市。彼時的成都,GDP以一年至少一個千億台階的速度向上攀升,“萬億”目标近在咫尺。成都渴望連結世界資源,成為全球供應鍊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以此謀求更大發展、更大突破。

“無論是在哪個時代,通道都是最為核心的發展要素。不沿邊不沿海的成都,想要建國際門戶樞紐,最快速的方式是從陸空入手。而在貿易運輸,尤其是大宗貿易運輸中,鐵路是最主要的工具。”在西南财經大學西财智庫主任、首席研究科學家湯繼強看來,這是成都積極争取中歐班列在青白江開通、并以此為核心引擎成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根本動因。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4月30日,全國首列“中老泰馬”全鐵快速貨運列車 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始發。白桂斌/攝

2013年4月26日,被寫入青白江發展曆史的一天。首趟蓉歐快鐵(成都中歐班列前身)從成都出發,曆時22天抵達9826公裡外的波蘭羅茲。成都、青白江,由此翻開新篇章。

在成都市青白江區委書記王林看來,中歐班列在青白江開行是時代的垂青。從地理位置上看,這裡是出川要塞,鐵路過境時間比建區時間還長。攀成鋼和川化布局青白江時,為友善原料和産品運輸,7條專用鐵路直通廠區。2008年,成都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落地青白江,“這是中歐班列能夠在青白江馳騁的基礎。”

不負時代垂青。11年來,成都中歐班列實作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從強到精”。

回到那張數字地圖。成都中歐班列實作了北中南三線并行:北線從成都國際鐵路港出發,經二連浩特或滿洲裡出境,抵達歐洲的俄羅斯、白俄羅斯;中線經霍爾果斯或阿拉山口出境,抵達歐洲的波蘭、德國、荷蘭等國家;南線經霍爾果斯出境,通過鐵海聯運方式,跨裡海、黑海,抵達歐洲的格魯吉亞等國家,最終輻射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波蘭、德國等東、中歐國家和地區。

“截至今年4月1日,中歐班列(成渝)累計開行超1.5萬列,已成為全國開行量最多、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區域合作最廣泛、運輸最穩定的中歐班列。”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龐建華說。

通達世界,青白江不隻有中歐班列。

截至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建立起以成都為主樞紐,西進歐洲、北上蒙俄、東聯日韓、南拓東盟的成都國際班列線路網絡和全球陸海貨運配送體系,形成中歐(亞)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老(越)班列等多向度班列協同的運作格局,聯通境外112個城市。

與越織越密的線路相比對的,是越來越高的通行效率。而效率,源自制度創新:全國首創“中歐班列集拼集運模式”被國務院納入自貿區第五批複制推廣經驗;全國首創“中歐班列運費分段結算估價管理改革”作為全省唯一入選全國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全國首創“中歐班列寬軌段集并運輸模式”被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總公司印發全國推廣;“多式聯運‘一單制’”相關成果作為四川省經濟領域唯一案例納入中組部案例……青白江人用改革的魄力,奠定了它在全國鐵路樞紐版圖中的獨特地位。

山海不為遠。一來一往的國際班列,不僅讓成都從全國鐵路網絡“末端”一躍成為“起點”,徹底改變了成都這座内陸城市發展外向型經濟必須依賴港口的曆史,使其從内陸腹心挺進開放前沿,也讓青白江這片充滿時代烙印的區域,成為四川、成都連結世界的橋頭堡。

一趟中歐班列,為何能改寫一個區域的命運?調研組試圖從TCL故事入手,揭開謎底。

作為中國彩電行業的領頭羊,TCL在2004年就已在成都設廠,但僅将其作為内銷生産基地。歐洲是TCL最大的海外市場之一,每年的訂單量超過400萬台。在成都中歐班列開行前,TCL出口歐洲的貨物,基本依靠海運方式抵達歐洲。

“海運的最大優勢是價格便宜、運力大,但時間久,基本上在40天以上。”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合智坦言,電器産品價格波動很快,有些産品還在路上就已經跌價了,是以TCL一直謀求更快的物流速度。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初登國際舞台的成都中歐班列,進入了TCL集團高層視線。“相比海運,中歐班列時效更快,以成都到波蘭羅茲為例,海運需要45天至50天,通過中歐班列僅需10至15天;相比空運,中歐班列運輸成本更少,可節約五分之四。”龐建華說,對很多既考慮運輸時間,又要兼顧運輸成本的商品而言,中歐班列給出了最優方案,成為了越多越多企業的出海選擇。

2016年3月,成都中歐班列“TCL專列”搭載着41個整櫃貨物,第一次駛出成都國際鐵路港。這一次試水大獲成功。自此,雙方進入了合作“蜜月期”。陳合智介紹,中歐班列TCL專列首發以來,TCL成都青白江工廠出口量和出口額實作了平均每年30%的增速,每周就有3—4趟TCL專列發往歐洲。

而為讓産品抵達市場的速度再快一點,TCL将産線直接擺進貨運線旁。2021年,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落地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成為保稅區首家保稅加工貿易企業,主要生産彩電機芯,并對TCL成都高新區工廠生産的彩電液晶模組和廣東供應商生産的彩電散件進行初步組裝,然後通過成都中歐班列運往TCL波蘭工廠進行最終組裝、銷售。陳合智說,2016年至今,TCL波蘭工廠的彩電銷量翻了兩番。2023年,TCL光電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産值同比增長30%以上。

四通八達的成都國際班列為TCL出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去年10月19日,“越桂蓉歐快線”班列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首發,“中歐班列+中越班列”實作雙向貫通,成為繼“瀾湄蓉歐快線”後,成都國際班列推出的又一“東南亞經成都至歐洲”全程鐵路直達快線。未來,TCL越南工廠生産的零部件,可以通過“越桂蓉歐快線”這條亞蓉歐物流通道運到成都青白江,與當地生産的關鍵零部件進行初步組裝後,再運到波蘭工廠進行最後總裝。

TCL的故事,诠釋了中歐班列的無限可能,它能為青白江帶來繁榮貿易:11年以來,該區外貿結構從純生産型轉變為貿易型為主、生産型穩步增長模式,進出口品類涉及平行進口汽車、奶粉、紅酒等30餘種。去年,青白江外貿進出口額實作419.7億元,同比增長37.5%。

它更能為其産業、尤其是是制造業夯基壘土。在青白江,調研組看到了許多企業新面孔:中國新茶飲上市品牌茶百道來了、世界最大的單體食用菌工廠來了、覆寫當下元宇宙所有熱門場景的操盤企業來了、國内物流領域的龍頭企業都來了……他們選擇青白江的理由不完全相同,但“成都中歐班列”是一個共同理由。

在看到了通道與産業的高度關聯性後,青白江自然不會錯失這巨大的時代機遇。

2017年9月,成都國際鐵路港南側,歐洲産業城開建。利用中歐班列核心通道資源,歐洲産業城被定位為承接“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産業轉移、打造臨港産業聚集高地的重大平台。6年多來,歐洲産業城圍繞進出口加工貿易方向産業,成功聚集總投資600億元的重大産業項目60餘個,形成了以中國巨石為鍊主的新型材料類,以浙江天馬、華鼎國聯為鍊主的綠色低碳類,以成都康佳為鍊主的智能電器類産業叢集。

兜兜轉轉,青白江的轉型發展之路,始終不曾與制造業分離。如今,青白江還提出,錨定“制造強區”目标,依托成都國際鐵路港樞紐功能,加快打造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争力的出口導向型先進制造業基地。

立足目标,青白江提出“三步走”發展規劃:到2025年,成功建立1個國家級2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叢集;到2027年,制造業占GDP比重明顯提高,基本建構起先進制造業體系的“四梁八柱”;到2030年,制造業高品質發展格局全面形成,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幹的現代化産業體系成型成勢。

青白江前行的每一步,都與企業攜手同行。

曾創造過輝煌的攀成鋼和川化雖經曆關停,但并未倒下。攀成鋼原有廠區,線上下建立起集鋼材倉儲、物流和加工一體化的産業園區;線上上打造鋼材等商品交易平台,打造大宗商品物流生态圈。川化則與四川能源投資集團和華鼎基金合作成立華鼎國聯,進入汽車動力電池領域,投身新能源産業。

青白江制造企業叢集中的另一位“元老”成員,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也正疾馳在“新能源”這條賽道上。“今年1—4月新能源商用車銷售1000餘台,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倍,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美賢說,預計今年新能源商用車産值将增長3倍以上。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生産線

在新能源重卡汽車領域,中國重汽集團成都王牌商用車有限公司已形成“王牌”産品。“我們的純電新能源汽車在安全性、裡程時長上具有較大的綜合優勢,目前在國内重卡市場處于領先地位。”王美賢信心十足地說,新能源汽車将是企業未來最大的增長點。

轉型路上,這座老工業基地,不斷打破固有的城市印象,以嶄新姿态加速疾馳。

在疾馳中,成為創新突破的引領者。圍繞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領域,青白江打造了文瀾智谷、340科創園、歐洲産業城三個中試示範基地,建成51個創新中心和實驗室、7個中試平台,在地孵化項目超60個。其中,340科創園就位于攀成鋼的原廠區,這裡聚焦高端钛合金無縫管材、高端钛合金絲材、3D列印球形钛粉等新材料的中試轉化,已建成球形钛粉制備、特種絲材制備、精密管材制備等4條科研中試線,去年實作銷售額超千萬元。

在疾馳中,成為新質生産力的實踐者。千年城廂古城将曆史遺存與前沿科技相融合,聯手北京當紅齊天國際文化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西南首個元宇宙數字文旅産業園。項目以科技賦能文旅,沉浸式、場景化展現天府文化、新絲路文化、三星堆文化等獨特文化資源,融合區塊鍊、5G、VR、AR、人工智能、物聯網、大資料等前沿數字技術,建構涵蓋元宇宙主題樂園、沉浸式街區、煥真科技秀、元宇宙體驗會展中心、數字産權綜合服務中心、元宇宙内容生産制作及産業孵化等數十個子項目的産業生态圈。目前,項目一期已部分呈現,預計年内正式對外開放。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元宇宙數字文旅産業園 吳楓/攝

在疾馳中,成為新場景新生活的締造者。鳳凰湖畔,流水潺潺,綠草茵茵,市民遊客在這裡露營、沖浪;長流河岸,蘆竹、鼠尾草點綴其間,頗有野趣,居民在綠道上散步休憩;亞蓉歐國家(商品)館裡,來自數十個國家的進口商品琳琅滿目,一站式滿足“買全球賣全球”消費需求;城廂古城“修舊如故、活化更新”,城廂會客館借“飛檐黛瓦”之形,讓賓客一睹天府神韻,繡川書院、武廟、城廂中學大門、鄧公樓、三清觀舊址等文化遺産煥發時代新韻……

重磅!青白江駛上“中歐班列”快車道的密碼……

鳳凰湖景區 白桂斌/攝

古有陣陣駝鈴,今朝汽笛轟鳴。如今的青白江,就像一列列始發的成都中歐班列,跨越山海,笃行向前,一座現代化國際化的成都北部中心正強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