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問怎麼選,因為根本沒得選

作者:袁大島
别問怎麼選,因為根本沒得選

路走多了,總能遇到不少奇葩事。

之前有一次下班太晚了,趕上肚子又餓,随便找了家自助便當準備對付一口,進門前我還問了服務員,我說現在菜還多麼,因為我想着是如果菜不多了,我就換一家吃。

服務員說還很多,多得很,放心吃,我就把錢交了,拿着自助餐盤準備好好大吃一頓。

結果進去之後才發現,菜其實不多了,而且還是屬于“剩的不多”,

都是剩菜,也沒有補充的,我環顧四周,發現還有幾個跟我一樣的深夜下班族正在默默低頭吃飯,

我想着算了,本身自己很餓了,而且這麼晚了也不想費勁,是以就拿了點看着還可以的菜,端着盤子找地方坐着開吃。

吃了沒多久,我意識到邊上有人,擡頭一看,好像是這家店的老闆娘。

我并不是從對方的感覺上判斷的,因為從感覺來看,對方扮相高雅,穿着貴麗,笑盈盈看着我的樣子,

一看就是在滾滾紅塵之中,傲然而立的強者。

“吃的還好嗎?”

我說還好,又往嘴裡巴拉兩口飯,不想多說了。

“我們家的菜色怎麼樣,有沒有特别喜歡的?”

我擡頭看了看,不愧是強者姿态,之前看我沒搭理他,還能保持得體的笑容,

于是我準備尊重這個對手,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告訴他,我不知道他家的有沒有自己特别喜歡的菜色,因為本身可以選擇的菜就那幾樣。

你問我怎麼選,我是真的沒得選。

别問怎麼選,因為根本沒得選

後來這家店我又去了一次,誠實的說,我是為了老闆娘而去的,

更誠實的說,我是為了老闆娘那番話而去的。

因為我也想知道,他家的菜色之中有沒有我特别喜歡的。

這次去的時候,我特意選擇飯點,一般自助便當店,飯點時供應的菜色往往最豐富,而且補充及時。

交完錢,拿上餐盤,到了菜品區一看,菜的種類确實比之前多了不少,而且菜的情況來看,都是剛出鍋沒多久的新菜。

第一眼滿懷期待,看了兩眼發現,

其實就那麼回事。

真正可吃的其實并不多,因為我發現,大多數的菜都給人一種沒什麼食欲的感覺。

要麼就是炒的顔色不太對,要麼就是食材很明顯不夠新鮮,總而言之,我總能找到不接受的理由。

當時心想,是不是自己太挑剔了?

回頭看了看店裡其他客人的選擇,我發現似乎大家都很明白,

敷衍了事的菜不要拿,缺乏誠意的菜别去看,

就那幾樣能吃的,趕緊吃飯走人就行了。

于是,我也選擇随波逐流,有時候我覺得,在這種情況下随波逐流絕非壞事,畢竟大家共同認可的經驗不能說一定對自己有意義,

但是從立場的角度來說,大多數食客的想法,跟店家的想法必然是有所不同的,

我是食客,站在食客的角度想問題,總比站在店家的角度想問題更合适。

是以在拿了那幾種菜之後,我便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吃,

這次我吃的很慢,邊吃邊看着來來往往的食客,我發現大家的選擇其實都差不多,盛的菜基本還是那幾樣,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店家提供了大概三四十種菜,但真正受到多數人普遍認可的,其實就三四種。

雖然這屬于典型的身邊統計學,但我依然覺得,與其相信某些招牌式的花裡胡哨,

不如清醒一點,

眼見為“食”。

别問怎麼選,因為根本沒得選

飯後出門,遇到在門口蹲着發呆的店員,于是走過去閑聊兩句。

“你挺會吃的嘛。”

店員笑着說,然後指了指裡面,似乎意思是說,

這裡有這裡的規矩,而我知道了這裡的規矩,

作為知道的獎勵,被賦予“很會吃”之美名。

我點了點頭,反問道,原來你們員工其實很清楚這裡面的門道嘛,

他笑着沒直接回應,隻是自顧自的說,我們也跟你們一樣在那邊吃飯。

成年人心照不宣的話題,就此落下帷幕,我慢悠悠的離開,回頭看去,

他依然朝着遠處不知名的方向發呆,

餐館裡的規則,我們都懂,我是食客,他是打工者,大家都在這裡,以基于生存需要的方式活着,

上一次的老闆娘呢?我本想問問店員,

隻是話到嘴邊,便覺得此話太過多餘,

如此高手,怎會随意出沒呢?

我不知道他在哪裡,

我想,給老闆打工的店員,

更也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