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年,62歲男子吃他汀,不久後竟癱瘓了,原因是他存在1個服藥誤區

作者:三秦醫者

内容資料來源

1. 張華, 李強, 王星. 遺傳因素對他汀類藥物療效影響的研究進展[J]. 中華醫學遺傳學雜志, 2018, 35(2): 150-154.

2. 趙明, 張傑, 劉心. 他汀類藥物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 臨床心血管病雜志, 2019, 35(8): 768-772.

3. 韓美, 李誠固, 張仁傑. 高脂飲食與他汀類藥物療效關系的研究進展[J]. 現代預防醫學, 2020, 47(12): 2214-2217, 2222.

68歲的河北李大爺過上了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退休後的日子雖簡單,卻充滿了家庭的溫馨和樂趣。但沒想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健康危機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

在2018年李大爺被診斷出有心腦血管疾病,醫生給他開了他汀類藥物,以控制他的膽固醇,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機率。在醫生和家人的建議下,李大爺開始了他藥罐子一般的生活。

他汀類藥物是通過抑制肝髒中HMG-CoA還原酶的活性來發揮作用的,這是人體内合成膽固醇的關鍵酶。通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準,進而幫助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20年,62歲男子吃他汀,不久後竟癱瘓了,原因是他存在1個服藥誤區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展與血管内皮功能障礙、動脈硬化形成以及發炎過程有關,通過降低LDL-C,他汀類藥物能夠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動脈斑塊的形成和發展,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

然而,在實際臨床應用中,我們會發現,盡管他汀類藥物有着明确的降脂機制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效益,部分患者的反應卻并不理想,這主要受到三方面複雜因素的共同作用。

首先,患者的遺傳背景對他汀類藥物的反應有重要影響。不同個體由于基因差異,其肝髒中的藥物代謝酶活性高低不一,這直接影響了藥物在體内的濃度和效果。例如,某些患者可能因為代謝酶基因的多态性,導緻他汀類藥物在體内的代謝速率較快或較慢,進而影響藥物的降脂效果。

其次,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模式也是影響他汀類藥物療效的重要因素。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習慣,缺乏體育鍛煉,以及吸煙和飲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均可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并降低他汀類藥物的療效。

另外,藥物間的互相作用亦不可忽視。部分患者在使用他汀類藥物的同時,可能還需服用其他藥物治療合并症狀或疾病,這時藥物間的互相作用可能會影響他汀類藥物在體内的濃度,進而影響療效。

20年,62歲男子吃他汀,不久後竟癱瘓了,原因是他存在1個服藥誤區

不同于其他的患者,李大爺的表現可以說是優等生了,對于醫生的囑咐,他總是嚴格遵從,每天按時按量地服藥,期望能早日康複。

但生活總是不如人意,在2019年,也就是他開始服藥一年後的某一天,李大爺突然感到雙腿無力,甚至難以站立。

這對于一個一直以來都很重視身體健康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家人急忙将他送往醫院,但醫院的診斷結果讓人震驚——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導緻的肌病,這是一種罕見的副作用,但一旦發生就可能對患者造成嚴重的影響。

李大爺和他的家人都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在他們的認知裡,所有的藥物都是安全,都是治病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後果?但現實是殘酷的,這一切已經成為了不争的事實。

20年,62歲男子吃他汀,不久後竟癱瘓了,原因是他存在1個服藥誤區

自那以後,李大爺的生活徹底被這場疾病綁架。每天,他都在與痛苦和無助的情緒做鬥争,盡管家人給予了他全部的愛和支援,但他還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獨和絕望。原本簡單快樂的退休生活變得支離破碎,充滿了痛苦和不确定性。

為了治療這突如其來的疾病,李大爺開始嘗試各種治療方法,包括實體治療、藥物治療等等。家中的積蓄也在這場戰鬥中一點點減少。

每當夜深人靜,李大爺總是會思考,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了,才會有這樣的下場?如果早點知道這種藥物可能會有這樣的副作用,他是不是就不會這麼輕易地選擇了?

發生在李大爺身上的故事讓很多正在服用他汀的患者不免感覺到神經緊繃,這藥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此時醫生道破事情真相,原來一切都因為他犯了這一個服藥誤區。

20年,62歲男子吃他汀,不久後竟癱瘓了,原因是他存在1個服藥誤區

他汀類藥物,作為降低膽固醇的一類藥物,廣泛應用于臨床上治療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它們通過抑制肝髒内的HMG-CoA還原酶,減少膽固醇的生産,進而達到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準的效果。然而,患者自行增減他汀藥物的劑量可能導緻嚴重的副作用,其中包括發生癱瘓和肌病。

首先,他汀類藥物的使用需遵循醫生的嚴格指導,原因在于其劑量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健康狀況、膽固醇水準以及其他并發症情況精确調整。自行調整劑量,無論是增加還是減少,都可能導緻藥物療效不穩定,不能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另一方面還可能引發不良反應。

講到癱瘓和肌病的風險,這主要與他汀類藥物的藥理作用有關。庫氏肌病是一種嚴重的副作用,它涉及到肌肉大量破損,導緻肌紅蛋大量釋入血液中,進而可能導緻腎髒損傷甚至腎衰竭。肌肉疼痛和弱點是庫氏肌病的早期症狀,而嚴重病例可能發展為肌肉萎縮甚至癱瘓。

如果患者随意增加他汀劑量,可能會劇烈加大肌病的風險。這是因為高劑量的他汀類藥物更可能對肌肉細胞造成直接傷害,幹擾細胞膜的正常功能,導緻細胞内鈣離子流動失衡,進一步加劇肌肉損傷。此外,也可能因為藥物代謝負擔加重,影響肝髒功能,進一步增加患者的健康風險。

20年,62歲男子吃他汀,不久後竟癱瘓了,原因是他存在1個服藥誤區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在未經醫囑的情況下自行減少藥物劑量,雖然短期内可能減小了發生副作用的風險,但是也會導緻膽固醇管理不當,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健康造成長期影響。

綜上所述,患者應當嚴格遵守醫生的處方使用他汀類藥物,不應随意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醫生在開處方時會綜合考慮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包括潛在的腎髒和肝髒問題、其他正在使用的藥物,以及患者對治療的個體響應。

一旦出現不适或副作用,患者應及時與醫生溝通,而非私自調整藥量。此外,定期的血液檢查可以幫助監測藥物治療的效果和潛在的副作用,以便及時進行調整和幹預,確定療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