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悅讀北外灘 | 河濱大樓的“西影”情緣

作者:上海虹口
悅讀北外灘 | 河濱大樓的“西影”情緣

《西影》與《西影小說》是由同一家雜志社出版的兩份雜志。這家雜志社名為西影出版社,1948年創辦于上海,最初設在福州路622-624号,不久遷至北蘇州路400号河濱大樓117室。

《西影》雜志創刊于1948年11月7日,主要介紹西方電影特别是美國影片,有電影指南、演員消息、銀海轶事及影評等,每期封面及内頁皆有好萊塢著名影星的彩色精美照片。第二期于12月8日出版,這時出版社已遷至河濱大樓辦公。

悅讀北外灘 | 河濱大樓的“西影”情緣

▲《西影》雜志創刊号(樊東偉提供)

悅讀北外灘 | 河濱大樓的“西影”情緣

▲《西影》雜志第二期(樊東偉提供)

《西影》雜志堅持雅俗共賞的藝術宗旨,曾刊登《中國影星眼中的西影明星》《好萊塢三十年懷舊錄》《西影明星如何度聖誕》《好萊塢影星的罷工潮》等視角獨特、脍炙人口的文章,也曾請當紅明星為雜志助力,如發表對影星白光的訪談錄《白光眼中的西影明星》,邀請黃宗英撰寫《談好萊塢電影》,邀請沙莉撰寫《從西洋影片中得到的一點》。正如第三期編後記中所言:“藝術的表現是‘美’,我們所求于藝術的是‘欣賞’,電影本身是供欣賞的藝術品,是以我們認為作為電影的副産品的西影雜志,也應該是一種以欣賞為前提的藝術品。”但生不逢時,處于1948年底1949年初的大時代洪流中,這家迎合影迷讀者需求的小小雜志社,實在步履維艱,難以為繼,在1949年4月20日出版第七期之後,《西影》雜志便無奈停刊了。

悅讀北外灘 | 河濱大樓的“西影”情緣

▲《西影》第四期刊載黃宗英撰寫的《談好萊塢電影》

《西影》雜志自第四期起,辟了一個叫作“西影小說”的欄目,譯述著名影片劇情,先後發表了環球國際公司的《不夜城》與華納影片公司的《情天驚魂》兩部電影小說,深受讀者歡迎。不少讀者來信反映,每月讀一篇意猶未盡,提議能否出版單行本,單行本讀起來更加過瘾。為滿足讀者的熱切期望,西影出版社決定發行《西影小說》半月刊,計劃每月1日與16日出版。創刊号于1949年4月1日如期出版。編者在“卷前小語”中說:“《西影小說》終于出版了!我們在如釋重負之餘,感到興奮和愉快。”該刊把即将在上海上映的西方影片編譯為劇情小說的形式,目的是讓讀者進入電影院之前就對劇情有大緻了解,先睹為快。《西影小說》創刊号發表電影小說六篇,包括榮獲當年第2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哈姆雷特》(又名《王子複仇記》),以及《羅賓漢》《情窦初開》《逃獄雪冤》《朝雲暮雨》《芳魂鐘聲》,文中還配有演職員表和多幅劇照,算得上是劇透了。時勢所限,這份《西影小說》雜志僅此一期,真正是昙花一現,成了絕唱。

悅讀北外灘 | 河濱大樓的“西影”情緣

▲《西影小說》第一期

《西影》與《西影小說》兩份雜志以電影文化傳播為宗旨,先後在河濱大樓醞釀、編輯、出版,可以說是上海解放前夕的一段電影文化情緣。小小的雜志,留下了見證社會鼎革和文化變遷的深深印迹。

END

文章來源:愛上北外灘系列之《河濱大樓》,熊月之主編,有删改。

作者:彭曉亮

講述人:小熙

來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