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個“進一步”!關于證監會最新表态,解讀來了

作者:中國證券報

證監會主席吳清5月15日在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上緻辭時表示,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進一步推動行業機構提升專業服務水準,進一步依法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維權救濟管道。

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認為,證監會主席吳清在上述活動提出五個“進一步”,充分展現了把投資者保護貫穿到資本市場運作的各環節、資本市場活動的各領域、資本市場發展的全過程和資本市場監管的全方位的要求。

新“國九條”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适應性、競争力、普惠性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投資者保護任重道遠。未來,監管部門進一步夯實制度基礎、提高上市公司品質、增強投保合力,将有效有力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夯實制度基礎

近年來,投資者行權維權機制建設取得重要突破,投資者民事救濟和糾紛解決管道更趨通暢,投資者保護體系愈加完善。證監會提出“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預期下,投資者民事救濟和糾紛解決管道将更趨通暢。

一方面,進一步夯實投資者保護的制度基礎。“新證券法、刑法修正案(十一)、期貨和衍生品法相繼出台實施後,相關司法解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規範性檔案以及自律規則為具體指引的投資者保護法律法規體系不斷完善。在基礎法律法規架構下,證監會不斷完善基礎制度,着力健全覆寫發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各環節的投保制度體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

劉俊海說,以正在加速落地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為例,3月釋出的《關于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品質的意見(試行)》提出,通過優化發行承銷制度,從嚴監管超高定價超募,提升中小投資者獲得感;強化利益配置設定普惠性,要求企業上市前制定上市後分紅政策等回報中小投資者措施。再如,4月釋出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提出,将進一步優化基金證券交易傭金制度,降低基金投資者交易成本,有利于引導證券基金經營機構進一步端正經營理念,專注提升投資者長期收益,提供更加優質的交易、研究和投資服務,促進形成更好的行業發展生态,充分展現投資者保護。這些舉措均将大幅提升證券違法違規成本,切實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糾紛化解和救濟管道,加大特别代表人訴訟适用力度等。

證監會4月釋出的《關于嚴格執行退市制度的意見》,明确要拓寬多元退出管道,推動健全行政、刑事和民事賠償立體化追責體系,對于重大違法退市公司,綜合運用支援訴訟、示範判決、專業調解、代表人訴訟、先行賠付等方式維護投資者權益。

“往前看,也要健全退市過程中的投資者賠償救濟機制,對重大違法退市負有責任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高管等要依法賠償投資者損失。”上海久誠律師事務所律師許峰說。

提高投資者獲得感

提振投資者信心,也要讓廣大投資者有回報、有獲得感,對此,證監會主席吳清開出“良方”,包括“進一步推動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進一步推動行業機構提升專業服務水準”“進一步依法嚴打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等。

提升上市公司品質。“證監會提出‘适應新質生産力發展的需要,優化發行上市、并購重組、股權激勵等制度安排’等舉措将支援企業做優做強、促進企業高品質發展。”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說。

積極回報投資者。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劉晨表示,證監會提出“進一步推動行業機構提升專業服務水準”等舉措,将切實提高财富管理能力,将讓投資者通過資本市場更好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推進基金降費等,将切實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

重拳打擊損害投資者利益違法行為。權威資料顯示,近五年來,證監會共辦理證券期貨違法案件2370起,作出行政處罰決定1940件,罰沒款金額約為231億元,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及通報線索591起,“零容忍”的執法震懾得到進一步強化。

“我們關注到,監管部門近期集中查辦一批社會影響惡劣、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大造假案件,嚴肅查處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違規占用擔保案件,加強債券、期貨、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執法,堅決清除‘害群之馬’,加快促進‘優勝劣汰’,資本市場生态不斷淨化。”上海漢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宋一欣表示。

增強投保合力

投資者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更需多方主體協調配合,也更需立法、司法、執法打出淨化市場生态、嚴厲打擊證券違法違規行為的“組合拳”,合力推動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

“投資者保護是辦理證券案件的重中之重。”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廳廳長張曉津表示,檢察機關始終把追贓挽損貫徹辦案全過程,堅持“應追盡追”,加強與證監、公安、法院等相關部門協作,做好涉案财物查封、扣押、當機工作監督。督促引導涉案人員主動退贓退賠。依法支援證券糾紛特别代表人訴訟,多途徑保護投資者權益。

司法方面,為促進市場穩定健康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最高法近期表示,将抓緊制定關于内幕交易和操縱市場民事賠償的司法解釋。

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一庭庭長丁宇翔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是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三年來的第一大案由,北京金融法院始終嚴格保障投資者訴權,探索創新證券糾紛解決機制,有力保障投資者保護機構依法履行投資者保護職責。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将繼續深化完善“雙軌雙平台”機制,深化證券糾紛的訴源治理工作,進一步提升證券審判的精細化水準,助力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

中國證券報記者還了解到,按照證監會關于舉辦2024年“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活動部署,多地證監局迅速行動,加強投資者保護教育宣傳;多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積極行動,開展“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專項投教活動……投資者保護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逐漸成為市場各方的行動自覺。

審讀:張勤峰

編輯:李若愚 焦源源

校對:張 晶

簽發:孫 宏

五個“進一步”!關于證監會最新表态,解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