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作者:金融時報

5月13日,中國銀行釋出公告稱,經金融監管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中國銀行發行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務工具的批複》和《中國人民銀行準予行政許可決定書》核準,中國銀行将于5月16日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2024年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非資本債券(第一期)。基本發行規模為人民币300億元。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此前,工商銀行也于5月11日釋出公告,宣布于5月15日發行該行2024年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第一期),基本發行規模同樣為300億元。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2021年10月,人民銀行、原銀保監會和财政部聯合釋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比率提出明确要求:外部總損失吸收能力風險權重比率和杠杆比率自2025年1月1日起分别不得低于16%和6%,自2028年1月1日起分别不得低于18%和6.75%。

目前,國内共有5家銀行入選金融穩定委員會最新公布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分别為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

業内專家表示,工農中建交五大行作為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在執行TLAC要求過程中,若單純依靠利潤内生補充資本,則可能限制資産投放和增速,是以要更加注重創新設計、發行總損失吸收能力工具,有效達到監管要求,維護經濟金融穩定。

TLAC非資本債券便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創新型債券品種,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為滿足總損失吸收能力要求而發行的、具有吸收損失功能、不屬于商業銀行資本的金融債券。

“TLAC非資本債券的發行,是為了在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遭遇風險時,提升其抵禦風險的能力。”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今年以來, 五大行陸續釋出了TLAC非資本債券發行計劃。

根據五大行披露的相關資訊,工農中建交5家銀行TLAC非資本債券拟發行規模分别不超過600億元、500億元、1500億元、500億元、1300億元,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TLAC非資本債券作為額外儲備、用于在出現風險時吸收風險的債務工具,有助于提高大型銀行信用穩健性。”曾剛表示,同時,也能夠降低大型銀行的道德風險,進而維護經濟金融穩定。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合計不超過4400億元!五大行在這一領域發力→

來源:金融時報用戶端

記者:左希

編輯:段嘉希

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