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作者:Gtechnews

(全球TMT2024年5月15日訊)今日要點: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阿裡為在香港主要上市做準備;騰訊第一季度淨利超500億元;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亞馬遜AWS換帥;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

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在2024春季火山引擎Force原動力大會上,位元組豆包大模型正式開啟對外服務。豆包大模型包含豆包通用模型Pro、豆包通用模型liti、豆包·角色扮演模型、豆包·語音合成模型、豆包·聲音複刻模型、豆包·語音識别模型、豆包·文生圖模型、豆包·Function Call模型。豆包大模型目前日均處理1200億Tokens文本,生成3000萬張圖檔。豆包主力模型在企業市場的定價為0.0008元/千Tokens,0.8厘就能處理1500多個漢字,比行業便宜99.3%。

阿裡為在香港主要上市做準備

阿裡巴巴集團釋出截至3月31日的2024财年第四财季及全年财報。第四财季營收2218.74億元,同比增長7%。其中,淘天集團季度營收932.16億元,雲智能集團營收255.95億元,國際數字商業集團營收274.48億元,菜鳥集團營收245.57億元,本地生活集團營收146.28億元,大文娛集團營收49.45億元。季度淨利潤9.19億元,同比下滑96%;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44.18億元,同比下滑11%。全年營收為9411.68億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713.32億元,同比增長9%;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1574.79億元,同比增長11%。阿裡巴巴表示,一直在為在香港主要上市做準備,目前預計于2024年8月底完成轉換。

騰訊第一季度淨利超500億元

騰訊控股釋出2024年第一季度财報。季度營收為1595億元,同比增長6%。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為419億元,同比增長62%。非國際财務報告準則下,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為503億元,同比增長54%。第一季度網絡廣告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26%;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523億元,同比增長7%。增值服務收入786億元,同比下滑0.9%。其中,國際市場遊戲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3%;本土遊戲收入345億元,同比下滑2%;社交網絡收入305億元,同比下滑2%。一季度騰訊研發開支156.78億元。騰訊也繼續加強股東回報,一季度累計回購達148億港元,創曆史新高。

華為nova12 Ultra星耀版官宣

華為終端官宣,5月17日10:08,華為nova12 Ultra星耀版即将開售,目前尚未揭曉配置和價格資訊。此前,華為注冊了星耀手機的商标,但是一直沒有等到星耀手機,反而先等來了nova12 Ultra星耀版。有爆料稱,華為nova12 Ultra星耀版是換芯版本,價格略微上漲。

拼多多旗下Temu将把業務重心轉向美國以外

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由中國公司創辦的網購平台Temu成為美國下載下傳量最大的應用。深受美國消費者歡迎的低價商品應用Temu将把業務重心轉向美國以外地區。中國電商巨頭拼多多(PDD Holdings)旗下的Temu希望控制風險、尋求其他增長來源。TikTok與美國政府的糾紛是促成這一轉變的原因之一。随着增長放緩和對TikTok的審查日益增多,母公司設在中國的低價商品應用Temu正尋求減少對美國購物者的依賴。

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

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谷歌召開I/O 2024開發者大會,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連續釋出、更新了十多款産品,包括AI助手Astra、文生圖模型Imagen3、對标Sora的文生視訊模型Veo,以及備受矚目的旗艦大模型Gemini。其中,Gemini 1.5 Pro更新到200萬tokens,并全面支援Workspace;Gemini的新語音對話功能Live更是直接對标OpenA的GPT-4o。視訊生成模型Veo将成為Sora新的勁敵,能夠根據文本、圖像建立超過60秒的高品質1080P視訊。谷歌還宣布下一代人工智能晶片Trillium将于今年晚些時候面市。

Rumble起訴谷歌數字廣告行為

視訊共享平台Rumble表示已起訴谷歌,認為這家科技巨頭在其數字廣告産品中采取了反競争行為,并要求賠償超過10億美元。該訴訟稱,谷歌壟斷了廣告堆棧,“通過收購鍊上下遊的公司,同時代表廣告買家和賣家,還營運連接配接這些各方的交易所。”Rumble指責谷歌通過與Meta達成協定來維持其壟斷地位。谷歌否認了Rumble的說法。谷歌的廣告業務約占其收入的四分之三。

亞馬遜AWS換帥

亞馬遜AWS(Amazon Web Services)宣布,首席執行官Adam Selipsky将于6月3日卸任,AWS主管銷售、營銷和全球服務的進階副總裁Matt Garman将接替職位。Garman在2006年加入AWS,當時是AWS EC2的軟體開發項目經理,後來先後任職AWS計算服務副總裁以及AWS銷售、營銷和全球服務副總裁。

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Open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離職。他在社交媒體X上發文稱,近十年後決定離開OpenAI,并表示很期待接下來的計劃。雅庫布·帕喬基(Jakub Pachocki)将成為OpenAI的新任首席科學家。雅庫布·帕喬基此前曾擔任OpenAI研究總監,并上司GPT-4和OpenAI Five的開發。

xAI或與甲骨文達成100億美元伺服器租用協定

有内部人士透露,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一直在與甲骨文高管談判,打算在未來幾年内斥資100億美元從甲骨文租用雲伺服器。這個交易規模堪比OpenAI和Anthropic伺服器交易訂單。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将使xAI成為甲骨文最大的客戶之一。

歐盟調查馬斯克旗下的X

歐盟對X展開調查,以評估馬斯克麾下這家社交網絡是否有資格成為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重要門戶,這是歐盟根據其全面的數字競争法展開的針對美國企業的最新調查。根據歐盟的《數字市場法》,一些被歐盟視為“看門人”的全球最大科技公司必須遵守旨在促進數字廣告、線上搜尋和應用程式生态系統競争的衆多規則。

Meta将關閉Workplace應用

Meta表示,随着公司将重點轉向建構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術上,該公司将停止其面向工作場所的應用程式Workplace。Workplace将從2026年6月開始對客戶停用,但Meta将繼續将其用作其内部留言闆,使用者可以繼續通路該産品,直到2025年8月。企業通信應用Workplace于2016年首次面向企業推出,其新功能包括多公司群組和共享空間,允許來自不同組織的員工一起工作。

英特爾與阿波羅全球就愛爾蘭晶片工廠融資談判

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Intel)已與阿波羅全球(Apollo Global)展開排他性談判,為其在愛爾蘭的一家價值110億美元的晶片制造廠提供融資。目前,大型企業越來越多地轉向私募資本集團而非銀行,來為它們的擴張項目提供資金。英特爾一直在洽談融資事宜,以大規模擴建半導體制造工廠。該公司正将供應鍊從亞洲轉移到西歐和北美,并對其晶片制造生産設施進行現代化改造,以适應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鴻海一季度淨利潤220億元新台币

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鴻海一季度财報顯示,營收1.32萬億元新台币,同比下降9%;一季度淨利潤220億元新台币,同比增長72%。鴻海将在中國增加自動化産線,于印度增加消費電子産品産能,擴大在越南的計算機産品産能,并在美洲增加電動車相關産能。此外,鴻海轉投資日本夏普旗下大坂堺工廠大尺寸面闆虧損連連。5月14日,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以夏普最大股東代表身份表示,堺工廠将轉型為人工智能AI資料中心,共同推動夏普實作輕資産化的目标。

索尼财年總營收超13萬億日元

索尼集團(Sony Group)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業績。财年銷售額和營收130208億日元,上年為109744億日元。财年營業利潤12088億日元,上年為13024億日元。财年歸屬集團股東的淨利潤9706億日元,上年為10053億日元。按業務劃分,遊戲及網絡服務業務銷售額42677億日元,音樂業務銷售額16190億日元,影視業務銷售額14931億日元,娛樂科技和服務業務銷售額24537億日元,影像與傳感解決方案業務銷售額16027億日元。金融服務營收17700億日元。

科大訊飛在新加坡設立區域總部

科大訊飛已在新加坡建立雲平台全球站(Open Platform Global Station),并與新傳媒和新加坡教育部合作。其中包括學生學習平台(Student Learning Space)項目,該項目已在62所中國小進行了試點。

百度推出第六代Robotaxi

百度宣布,其Robotaxi業務蘿蔔快跑推出第六代車型,為百度Apollo與江鈴新能源合作的車型頤馳06。該車出廠價20.46萬元,首批傳遞量達1000輛。百度Robotaxi業務蘿蔔快跑會在2024年底在武漢實作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進入盈利期。百度方面稱,蘿蔔快跑第六代車型相比上一代整車成本降低60%,營運成本相比上代降低30%,服務成本降低80%。

位元組跳動釋出豆包大模型開啟以厘計價;谷歌宣布全面進入Gemini時代;OpenAI首席科學家離職

德國企業開始逐漸嘗試AI技術

由于人口老齡化趨勢可能拖累生産率增長,德國企業開始逐漸嘗試AI技術,但在對AI的應用和投資上仍落後于中國等國家。德國企業開始逐漸嘗試利用AI來提高生産率,但一些企業警告說,AI技術紅利可能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作。AI技術預計将可減少重複性工作,讓員工騰出手去幹價值更高的新任務,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