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作者:邑人電影院

羅維,作為香港電影圈内的“超級撿漏王”,從撿漏鄭佩佩開始,到撿漏李小龍,再到撿漏成龍,最後還撿漏李連傑,在這幾位大牌事業的發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篇寫完了羅維撿漏鄭佩佩、李小龍的經過。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接下來接續來聊聊羅維是如何撿漏成龍、李連傑的,還有他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話說,在羅維作為導演,李小龍作為主演,兩個人合作了《唐山大兄》《精武門》,一舉奠定了李小龍身為功夫巨星的天王地位。

羅維也成了香港最賣座的導演。

但是,在《精武門》之後,兩個人積攢的沖突爆發了,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詳細說來,是李小龍原本與嘉禾簽的就是兩部電影的合同,也就是《唐山大兄》與《精武門》,兩部電影大火,讓瀕臨倒閉的嘉禾起死回生,一躍成為足以與邵氏相抗衡的電影公司。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嘉禾的老大鄒文懷是既高興又忐忑。高興是挖到了寶藏,李小龍火了。忐忑是合約已結束,害怕李小龍被邵氏挖角。

為了趁熱打鐵,鄒文懷就想繼續撮合李小龍與羅維合作,繼續拍攝第三部電影,名叫《黃面虎》,講的是陳真師父霍元甲的故事。從時機看,《精武門》捧紅了陳真,在《精武門》之後推出《黃面虎》,打霍元甲牌,是非常符合觀衆心理和市場規律的。

那個時候,李小龍已經成立了協和電影,按照鄒文懷的想法,《黃面虎》可以作為協和的第一部影片,嘉禾隻做投資,不幹預創作。

這部電影計劃仍由羅維執導,李小龍主演。但是羅立之間的沖突已經很深了。當羅維把拟定的劇本拿給李小龍過目時,一向做事痛快的李小龍卻拖延了很久都沒有給出回應。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因為這個時候,李小龍已經寫了《猛龍過江》的劇本,他更想要的是自己完全主導的一部電影,對拍攝《黃面虎》的積極性并不高。

羅維與鄒文懷遲遲未得到李小龍的回應。李小龍給鄒文懷的解釋是處理私事無暇修改劇本,但實際上,李小龍卻按照自己的意願對《黃面虎》的劇本進行了大幅度的修改,隻不過由于修改完的劇本還不是很令他自己滿意,才遲遲不願交給羅維。

為了趁熱打鐵盡快讓《黃面虎》開機,羅維強忍怒氣主動打電話給李小龍詢問劇本事宜,李小龍卻依舊不肯給出明确的答複,《黃面虎》拍攝計劃一拖再拖。羅維沒有辦法,隻好請老闆鄒文懷出面敦促李小龍。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結果,鄒文懷一出面,李小龍一見到他,不聊《黃面虎》,而是談起了自己想要拍攝《猛龍過江》的設想,而且很快就把劇本交到了鄒文懷手裡。一邊是有着廣闊市場前景的“黃面虎”,一邊是如日中天的李小龍,鄒文懷如何取舍?

這個時候,鄒文懷又表現了壯士斷腕的氣魄,他毅然決定擱置羅維的《黃面虎》,積極協助李小龍與協和公司全力投拍《猛龍過江》!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得到這個消息後的羅維大呼上當,作為一個不服輸之人,當時身為大佬的羅維決定把《黃面虎》改名為《冷面虎》,将劇情重新設定後請來在香港影壇有着“大刀王羽”之稱的資深武打明星王羽來主演。

羅維覺得自己對李小龍有着知遇之恩,但這個李小龍太忘恩負義,必須要給他一點顔色看看!

李小龍方面在得知羅維起用王羽拍攝《冷面虎》的消息後,覺得很丢面子,于是跑到鄒文懷處大發雷霆。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羅維也不是善主,第二天又打電話給李小龍想要好好刺激他一下,兩人在電話裡爆發了激烈的争執,終于徹底鬧翻。而且,兩個人、兩個劇組的沖突在于多方面,就演員挑選而言,《黃面虎》時期女主就定下了由“嘉禾玉女”苗可秀來主演,她是羅維的幹女兒,一切看起來順理成章。但是,李小龍也決意使用苗可秀,結果在他的邀請之下,《冷面虎》已經開拍了,可是苗可秀還是毅然決然地抛棄了幹爹,投入了李小龍的懷抱。

順便,李小龍還從《冷面虎》劇組中挖走了副導演植耀昌。

你說,這口氣,羅維能忍得了嗎?

面對媒體時,李小龍指責羅維出爾反爾,讓他不知如何所從。羅維卻聲稱是李小龍在蓄意破壞《黃面虎》的拍攝計劃,他才不得不與王羽重新拍攝全新的《冷面虎》。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誰赢誰輸,最後還得由市場來決定。

結果,李小龍自導自演的《猛龍過江》,香港票房達到了530萬,毫無意外的再度打破影史紀錄,順便打破了東南亞幾乎所有地區的票房紀錄。

《猛龍過江》的巨大影響力讓好萊塢都側目,立馬邀請李小龍合拍了《龍争虎鬥》,北美票房取得讓人咂舌的2500萬美元。李小龍由此在歐美成了一個文化符号。

羅維執導的《冷面虎》,品質不錯,票房也不錯,拿到了230萬。但與李小龍主的《猛龍過江》相比,還是相形失色。

李小龍在離開了羅維之後,越來越紅。而羅維則逐漸走低,執導的幾部作品,都表現平平。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在跟李小龍鬧翻之初,羅維自信地認為,既然他能捧紅李小龍,肯定能再捧出來第二個李小龍。

首先,他力捧的是許冠傑。先是由王羽帶着許冠傑主演了《龍虎金剛》,接着又讓許冠傑作為主演拍攝了《小英雄大鬧唐人街》《綽頭狀元》,都不太成功。然後他還捧了鄭少秋主演了《小山東到香港》,結果還是不成。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李小龍去世之後,嘉禾力推許冠文的鬼馬市民喜劇,掀起了一股新的風潮,其主導的《鬼馬雙星》《半斤八兩》《摩登保镖》等影片,多次打破華語電影票房紀錄。

但是許冠傑不是許冠文,作為許冠文的弟弟,他的歌唱的更好,被譽為“歌神”,是譚詠麟、張國榮之前最大牌的香港歌星。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不過,歌曲唱得好,而且哥哥又非常火,許冠傑是妥妥的潛力股,缺的隻是一部好作品。隻要有了作品,足以借勢大火起來,新撿一個大漏。可惜,羅維沒能接住這次機會。

許冠傑也隻得老老實實回去唱歌,偶爾演一下電影。但許冠傑班主演的《笑傲江湖》,他飾演的令狐沖無疑是史上最棒的,被認為最接近原著精神,比李連傑版、呂頌賢版都要好。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就這樣,給機會不要,那麼别人就會抓住機會。

嘉禾内部,文有許冠文,在功夫片方面,也有鄭昌和(《黃飛鴻少林拳》)和黃楓(《跆拳震九州》)兩位導演成長起來,不讓羅維專美。

嘉禾第一大導的地位,由此變得搖搖晃晃,最終跌下了寶座。

這還沒完,事業遭受打擊的同時,羅維的婚姻也亮起了紅燈。與多年夫妻劉亮華離婚了。

大公已經寫過,這劉亮華也是一個厲害人物。從美國請回李小龍,劉亮華出力不少,正是她以女性的親和力,順利打開了李小龍的心門,讓他很容易就接受了鄒文懷的邀請。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再有,就是在籌備《冷面虎》時,羅維與王羽早已在邵氏合作《神刀》時就鬧翻了,劉亮華是制片,王羽是首次參與導演工作,劉、王鬧的不可開交,結果,六爺邵逸夫出面将劉亮華從劇組開掉,才算穩住了局面。羅維為了與妻子劉亮華共進退,公開宣傳與王羽絕交。羅維為了與李小龍鬥狠,決定邀請王羽,還是劉亮華利用與王羽太太的私交,才打開局面,獲得了王羽首肯,答應來主演。

曾經那麼好的一對夫妻,結果還是鬧着離婚了。讓羅維無法接受的是,劉亮華與羅維離婚之後,馬上就嫁給了他的老闆,也就是嘉禾的老闆鄒文懷,成為了鄒文懷的紅顔知己。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是可忍孰不可忍。羅維一氣之下,從嘉禾出走,成立了“羅維影業”,時間是1976年。

此時的羅維,依舊不服輸,依舊心高氣傲,依舊覺得自己扶持李小龍有功,既然能扶起李小龍,就能再扶起一個來。

他将眼光投向了成龍。

成龍,原名陳港生,彼時藝名叫“元龍”。彼時的成龍在香港做了多年的武行,卻一直沒有大的發展,盡管也主演過《廣東小老虎》等片,但總體上沒啥起色,看不到出頭之日。眼看着李小龍去世,許氏鬼馬風格崛起,香港動作片似乎已經沒有了機會。無奈之下,陳港生決定轉行,去了澳洲準備做廚師。因為成龍的父親陳志平(原名房道龍)是美國駐港領事館裡的一個廚師,他也算是子承父業。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如果沒有羅維,這個世界上就多了一名廚師,而少了一位功夫巨星。

羅維還是有功的。

“羅維影業”成立後,他開始到處物色潛力演員,以便簽到自己名下,好好打造。

“巨星推手”陳自強便将成龍推薦給了羅維。就此,成龍從澳洲回來,成為羅維旗下第一個簽約的演員,兩人的合作就這樣開始了。

為了将陳港生打造成“成為第二個李小龍”,羅維還專門為他取了一個藝名,就叫“成龍”。

嗯,功夫小子就此擁有了一個大家所熟悉的名字。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要知道,羅維除了“撿漏王”這個王牌名字之外,還有一個王字頭的名号,即“跟風王”,就是啥熱他拍啥,跟風成狂。

按說,以他的江湖地位,是應該主打原創的,一步步将自己的聲譽與地位加重加厚。可是,他不,他跟風,炒冷飯,投機取巧。

力捧成龍的第一個大作,《新精武門》(1976),就是在炒李小龍《精武門》的冷飯。畢竟這是他執導的作品裡票房最高的作品,而且同演陳真,正好有利于借勢打造第二個李小龍的招牌。《冷面虎》原本就是借勢《精武門》的作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這也給了羅維底氣。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可是,他失敗了,《新精武門》上映一周便被下架,票房隻有區區29萬,賠錢賠到外婆家了。畢竟,大家心目中的李小龍隻有一個,那時的陳真隻屬于李小龍。

羅維趕緊再次請來王羽,與成龍聯手拍攝了一部《風雨雙流星》,請來古龍做編劇,好在這次票房達到了106萬,算是沒有辱沒羅維“百萬導演”的名頭。但這個成績在百萬票房已不是稀奇事的當時,也算不上驚豔,隻能是中規中矩。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但是羅維覺得又行了,于是又讓成龍獨挑大梁,拍攝了《劍花煙雨江南》,繼續請古龍擔任編劇,畢竟那陣子古龍武俠風大熱,跟風總沒有錯。可是,羅維跟風失敗了,票房隻有22萬,又是一次慘敗。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羅維慘了,在接下來拍攝《飛渡卷雲山》時,慘到連工資都要發不出來的地步。

此時已經到了1970年代末,香港已經在變了,香港的電影市場也在變化,硬橋硬馬開始變得枯燥無味,不受大衆喜歡了。成龍就是因為在舊功夫片裡看不到機會,才不得不出走澳洲的。結果,請他回來還是這麼演,怎麼能火呢?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但是,羅維看不透。

可是,有人能看透。

誰啊?

大導演吳思遠、國術指導袁和平就能看透。他們在看過成龍的一些影片後,兩人覺得這個小夥子功夫底子不錯,可堪打造,于是就跟羅維簽了租借合同。

羅維自己公司工資都要發不出來了,有人願意租借成龍,能夠白拿錢,實作資源套現,那何樂而不為?當然願意。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誰知道,成龍在吳思遠的手中就拍攝了兩部戲,一部是《蛇形刁手》,還有一部是《醉拳》,這兩部戲都大火。

吳思遠的這兩部片,盡管也是硬橋硬馬的打鬥,但是這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打鬥,而是多出了一些“诙諧幽默”的鏡頭,既感覺熱血,又顯得歡快,很新穎,富有朝氣。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是以說,成龍之前拍攝的羅維的那些片子,不火不是成龍的問題,而是羅維的問題。

但是,成龍的所有權屬于羅維,他一看外租的成龍火了,幹脆終止了租借合同,收回了成龍。然後,他又開始了跟風,模仿《醉拳》拍得了兩部電影《拳精》和《龍拳》,都很賣座,隐約間又重新回到了與李小龍合作的時代。

這是羅維的第三次撿漏。撿了一個大便宜,好資源自己捂着沒法盤活,再收回時已經由璞玉變寶石,撿了一個大漏。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無論如何,成龍火了。

然後,成龍争取到一次自編、自導《笑拳怪招》的機會,該片上映之後票房545萬,重新整理了香港票房紀錄,比之美國大片也不遑多讓。

當時,成龍有多紅呢?嘉禾的老闆何冠昌親自接見,以240萬來簽約他,都被成龍拒絕了。成龍還是很講義氣的,他覺得自己是羅維第一個發掘的,應該講報恩。

面對何冠昌的巨額合同,成龍都沒有心動,甯願拿着3000月薪也願意跟着羅維幹。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但是,資本并不選擇放棄。

當初,因為錯過了李小龍,邵氏感覺巨虧。這一次,六爺不想再錯失成龍,便和嘉禾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奪龍大戰”。

起初,嘉禾給成龍給出了100萬港币一部戲。邵氏便加價。嘉禾不認輸,直接加價到450萬港币。邵氏為争人更是不怕花錢,給出500萬的高價。

剛成名的成龍,看到這些片酬眼花缭亂,很難抵住誘惑不跳槽,但是跳到哪個公司變成了難題。就在成龍猶豫不決時,嘉禾棋高一招,在成龍跑外國宣傳時,嘉禾便派人跟了去,時刻在成龍耳邊吹耳邊風,這也讓成龍心動了。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随後,成龍和經紀人陳自強開始了解嘉禾的體制,發現嘉禾公司成立年限雖短,但是内部自由度高,能夠給藝人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便在經紀人陳自強等人的建議之下,和師兄洪金寶簽了嘉禾。

羅維那邊當然不幹了。于是,他開始了他的騷操作。

羅維是怎麼操作的呢?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既然現在成龍已經成了一棵搖錢樹,羅維便企圖用篡改合同的方式來捆綁成龍,讓他一直為自己賺錢。因為在當初他與成龍簽訂的合同上寫的是“成龍違約需要賠付十萬”,可是這個“十”字卻多了“一撇”,變成了“千”。然後,用一紙訴狀将成龍告上了法庭,對簿公堂。

前面大公寫過,成龍是沒有文化的,除了會簽自己的名,别的字認識的不多,是以他對于合同完全是懵逼的。最後,還是羅維公司的一位退休的老管家,出面作證羅維作假。因為原始合同是老管家以傳統的毛筆書法撰寫的,是羅維在“十萬”這個數字的“十”字上方巧妙地添加了一撇,金額翻番。在老管家的作證下,成龍隻支付了10萬違約金。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但是,羅維依舊沒有放過成龍。在成龍去嘉禾拍片的時候,羅維竟然使出卑鄙手段,不僅在成龍車上潑狗血,還趁成龍自己外出的時候,直接讓人把成龍給綁到羅維公司,羅維嘴上說是把成龍請過來,實際上卻脅迫成龍繼續給自己公司拍電影,成龍自然是不願意的。

為了困住成龍,羅維不惜請來了“新義安”的打手圍攻威脅他。成龍為此整日憂心忡忡,郁郁寡歡。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直到一次他和大師兄洪金寶吃飯,才說出自己的煩惱。洪金寶聽後,建議他去找王羽幫忙,自己也從中找人周旋,或許能有轉機。

一說王羽,成龍認識啊,他們合作拍攝過《風雨雙流星》,早就認識。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王羽,可不僅僅是演員,在香港的時候就是“聯公樂”龍頭劉容駒的“義弟”,來到台灣後他又認識了“竹聯幫”的老大何俊雄和陳啟禮,成了“竹聯幫”的骨幹。加入“竹聯幫”後,王羽也制造了與“四海幫”著名的三大血案,即“杏花閣血案”、“天廚餐廳喋血事件”、“法庭大廈血案”。

成龍聽從大師兄的建議,與經紀人陳自強一起找到王羽,一見面就跪下求他救救自己,王羽将他扶起,讓他有話慢慢說。

随後,成龍就向他訴說了自己與羅維的恩怨始末。王羽盡管與羅維有過合作,但交情并沒有那麼深。當他聽了成龍的遭遇後,尤其涉及到了“新義安”,這就與王羽的勢力有沖突了。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滿是義氣的王羽拍案而起,隻說了一句:“欺人太甚,這事兒包在我身上。”

第二天,王羽就找到了羅維,警告他以後不要再找成龍的麻煩,羅維因懼怕王羽的勢力這才罷手,放過了成龍。

就這樣,成龍與幹爹羅維之間的鬧劇,才算告一段落,從此兩人再也沒有交往。

成龍在離開了羅維之後,在嘉禾的保駕護航下,不斷以動作片重新整理香港票房紀錄,成為新一代的武打明星,而不是“成為李小龍”。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後來,為了報答王羽,成龍主演了王羽出品的《火燒島》,而且拉來了師兄洪金寶一起出演,王羽還在片中飾演了一個角色。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另一個影帝柯俊雄,也出于人情,參演了這部《火燒島》,竹聯幫對這三位也算是非常客氣。不過,對于劉德華、梁家輝這兩個影帝,卻差點沒折在這部電影上。

1991年影帝梁家輝在國外拍戲時,突然被綁到了一架直升飛機上。梁家輝吓壞了,不知道得罪了誰,對方要幹什麼?結果,來者不是跟梁家輝有仇,而是想請梁家輝替他們拍一部電影。人在飛機上,也由不得不答應,難道想發生墜機事件嗎?何況,梁家輝接到了電話,是他妻子打來的,說是自家被人莫名其妙地保護了起來。梁家輝沒辦法,隻好跟原劇組請假,前往這個劇組進行拍攝,也就是《火燒島》。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劉德華那邊也沒有安生。那天,拍了一天戲的劉德華,剛回到酒店,就看到房間裡憑空出現了一個劇本,劉德華剛翻開劇本,就發現劇本裡竟然夾着一枚子彈,混迹娛樂圈多年,劉德華明白,這部戲自己不接也得接,否則這顆子彈,就可能是自己的歸宿,他也明白這部叫《火燒島》的電影,背後投資人是王羽,圈内無人敢惹的存在,就連向華強都得禮讓三分。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所有人都湊齊了,但不代表就沒有問題了。最大的問題,在于幾位大咖包括成龍、劉德華、梁家輝、洪金寶,每個人都有片約在身,他們離開劇組一天,就能讓公司損失嚴重。是以這幾個人的公司,連忙跟王羽說情,看看能不能縮短拍攝時間。是以湊齊了五個影帝的《火燒島》,開機還沒幾天就直接殺青了。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強扭的瓜不甜,硬湊的劇組也難精彩,果不其然,《火燒島》上映後,票房隻有1100多萬,成為五大影帝事業生涯中的滑鐵盧。而王羽也一蹶不振。直到晚年,才因為因為陳可辛的《武俠》以及鐘孟宏的《失魂》找到了一些存在感,還在金馬獎上獲得了終身成就獎。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回說羅維,失去了成龍,則隻能自食其果。

失去了成龍,羅維又陷入了當年沒有李小龍的地步,開始頻繁“炒冷飯”,頻繁跟風,模仿他人的作品。

保守的羅維在後期幾乎再無佳作問世,以跟風為主——袁和平的《奇門遁甲》火了,羅維就拍了靈幻功夫片《陰陽奇兵》;《倩女幽魂》成為經典,他就找來王祖賢、午馬拍了《追日》來跟風;看到《踢館》和《賊贓》無厘頭功夫喜劇大獲成功,羅維又把雪藏多年的《一招半式闖江湖》拿了出來。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羅維,是以得到了“跟風大師”的稱号。

當時正值港片盛世,如羅維這種跟風大師,照樣如魚得水,反正成本不高,不愁沒錢賺——不僅香港有羅維公司,還在台灣設有一家豐年公司,多找本地班底拍片,如《暗夜》、《厲鬼纏身》,也為他賺了不少錢。

但是江郎總是有才盡的時候,羅維甚至開始不擇手段,他将成龍離開前的影片素材整合生産出了《龍騰虎躍》。這部片子的纰漏頗多,例如偷雞摸泥鳅的片段來自《拳精》,結尾的大戰則來自《笑拳怪招》。兩位主演甚至沒有和真正的成龍有過對手戲,全是羅維的剪輯之功,全是騷操作。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但是,他還是擁有翻拍的機會,因為撿漏李連傑的機會來了,千載難逢。

那是80年代後期,善于識人的羅維,拿到了李連傑離開内地赴美的第一部戲約。

此時的李連傑早已功成名就,從《少林寺》到《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火得一塌糊塗。

但是就在事業上升期,李連傑卻做出了意外的選擇——選擇了暫退演藝圈,跟随師姐黃秋燕前往美國,并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段時間裡,黃秋燕先後為他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女兒。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李連傑和黃秋燕購置了房産,并開設了一家拳館。李連傑以為自己能夠獲得事業的第二春,但事與願違,武館并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火爆,收入也開始變得捉襟見肘,夫妻倆的經濟狀況卻相當窘迫。

這簡直就像是李小龍當初在美國時的情況,幾乎是一模一樣。

李連傑當時退出演藝圈,大概是當導演拍攝《中華英雄》時,突然病倒,病情嚴重到幾乎癱瘓在床,生命垂危。笃信玄學的李連傑選擇了退圈。

這個時候,羅維出手了,再一次撿漏。他跑去美國,說服了李連傑複出,共同拍攝新電影《龍在天涯》(《台灣版名叫《龍霸天下》)。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如果不是羅維找上門來,估計現在黃秋燕還與他一起生活呢。

李連傑起初猶豫不決,因為他對自己的電影事業失去了信心,并且擔心這會影響到妻子黃秋燕懷二胎。但是,黃秋燕了解李連傑對電影的熱愛,便鼓勵他去香港,并保證自己可以照顧好大女兒和自己。

在拍攝《龍在天涯》期間,李連傑遇到了利智,從此深陷愛河。男人啊,男人,嗯!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按說,以李連傑的名聲,隻要《龍在天涯》不差,肯定能夠為羅維帶來新的成功。

可是,羅維是怎麼操作的呢?

還記得他是如何打造成龍的嗎?

他打造成龍的第一部作品《新精武門》是跟風。現在開始打造李連傑,結果他還是路徑依賴,依舊是老套路,跟風。

他為李連傑打造的作品《龍在天涯》就是一部跟風之作,在當年衆多的港産時裝動作片中并沒有脫穎而出,反響平平。唯一值得一說的大概是李連傑與周星馳之間的合作吧,難得一見。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李連傑不傻,一看羅維不成事,立馬改換門庭,改簽嘉禾,與徐克合作拍攝了《黃飛鴻之壯志淩雲》,再一次獲得成功,為“功夫皇帝”的名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進而成長為與成龍齊名的功夫巨星。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就這樣,這次絕佳的撿漏機會也因羅維的“跟風”白白浪費掉了。

這裡面,還有羅維的兒子羅大衛的功勞,值得提一下。

正是羅大衛,在拍攝《龍在天涯》時與李連傑相識,而且眼看這部片隻是一部爛片,于是趁機挖自家老爹的牆角,把李連傑一通忽悠到嘉禾,還做了對方的經紀人。畢竟,嘉禾的老闆娘劉亮華,是羅大衛的親媽,羅維的前妻。羅大衛從左手到右手,從爹到媽,坐享其成。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一個好的經紀人還是蠻重要的,成龍的經紀人陳自強幫助成龍擺脫了羅維的魔爪,一躍成為新一代的動作巨星。

而可憐的李連傑,則逃過了羅維的魔掌,又陷入羅大衛的深坑。

在李連傑憑借《黃飛鴻》大火後,羅大衛又走了他爹的套路,扣下工資、威脅利誘、逼簽霸王合約,最後還是靠着狠人蔡子明的幫助李連傑才順利脫身。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至于蔡子明與李連傑的故事,那就更精彩了。值得一提的是,在《黃飛鴻》火了之後,李連傑卻沒有拿到一分錢的片酬。在《黃飛鴻2:男兒當自強》拍攝一半時,李連傑不惜罷演,引起軒然大波。羅大衛作為經紀人,卻不站在藝人一邊,而是為嘉禾說話。直到蔡子明現身,擠走了羅大衛,替李連傑與嘉禾進行談判。在《男兒當自強》拍完後,李連傑也終于在蔡子明的幫助下将片酬要到手,嘉禾這邊拿蔡子明一點辦法也沒有。但是到了《黃飛鴻4:王者之風》時,嘉禾還是選擇了換人,找來了趙文卓來飾演黃飛鴻。李連傑則選擇與王晶合作,拍攝了《黃飛鴻之鐵雞鬥蜈蚣》,一地雞毛。

蔡子明為李連傑量身定制了《新龍門客棧》,但是他自己卻突然被刺殺了。李連傑選擇了避讓,主角這才變成了梁家輝。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就在蔡子明死後沒多久,羅大衛再一次纏上了李連傑,這次站在風口浪尖的李連傑并沒有乖乖就範,而是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擺脫羅大衛的糾纏,随後由自己的姐夫接手經紀人的位置,可沒多久姐夫也在一場車禍中喪命了。最終李連傑在永盛電影公司向華強的保駕護航下,順利度過人生低谷期。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扯遠了。

回說羅維,他的故事還沒完。

90年代初,港台流行起了清裝功夫片,跟風大師羅維也蠢蠢欲動。

1992年,羅維找來洪金寶做導演,砸下1800萬巨款,赴内地取景,取材大刀王五和譚嗣同的故事,打造大制作《一刀傾城》。但是,票房僅100多萬,羅維宣布破産。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不過,《一刀傾城》其實很經典,并不是爛片。隻是時代變了,這部思想左傾的影片跟不上形勢了。現在回頭去看,會發現這部片存在很多可取之處,甚至是洪金寶導演生涯中最佳作品之一。

而且,《一刀傾城》的主演趙長軍是與李連傑一樣的“潛力股”,如果不是退役早,成為下一個李連傑絕對不是問題,因為他的功夫底子、戰績比李連傑要好很多。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可是,票房的失敗,造成了雙輸。

羅維徹底輸了。

趙長軍也沒有起來,非常可惜。

香港“撿漏王”羅維是如何将自己的名聲搞臭的?

是以,羅維撿漏了鄭佩佩,成功了;撿漏了李小龍,成功了,撿漏了成龍,成功了。但是撿漏的李連傑,沒有成功,好在這個漏還是被他撿了。

原本,他還可以撿漏許冠傑、趙長軍的,但是自己功力不夠,守着寶玉沒有能力雕琢,總歸是流産了。

你說羅維這輩子,說他沒有實力絕對是冤枉了他,但是實力有限。眼光絕對精準,作為星探是世界級的,但是缺乏造星的能力,隻會跟風,隻想走捷徑,投機取巧,生生把自己的鼎鼎大名逐漸透支掉,淪為了悲劇,可惜。

他這一輩子,呼風喚雨過,耀武揚威過,但終究以“撿漏王”“跟風王”兩個極具諷刺性的名号纏身,淪為了香港影史的悲劇性人物。

1996年,羅維去世。一代傳奇,就此終結。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