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作者:成都高新

“這裡是社群集合空間嗎”

“這裡是讀書的地方嗎”

“這裡是餐廳嗎”

“這裡是都市農場嗎”……

走進位于成都高新區

藍天路2号附3号的“菜市書屋”,

每一級台階上都貼着這樣的問題,

吸引着路人走進去探尋一番。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圖據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

這個益民菜市旁的“菜市書屋”由搭夥兒CHAOS空間主理,門前人來人往,菜市商家和周邊市民可以在這裡便利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務。一座城市的人文溫度,在小小的“菜市書屋”裡悄然蔓延。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書屋内部

可進入、可感覺、可參與是菜市書屋的特點。走進搭夥兒CHAOS空間可以看到,這裡的菜市書屋和其他菜市裡的書屋大不相同,兩層樓的空間不僅寬敞、獨立,内容也“别有洞天”。

書籍、菜地、共享辦公、餐廳……搭夥兒CHAOS空間裡都有。在這裡,閑置社群空間、菜市場與其他公共場景被有機結合起來,嘗試打破居民生活與藝術、公益、教育等領域的邊界,為不同人群營造了相遇、交流、對話的契機。

菜市場空間嵌入展覽和活動

讓“社群共享”融入居民生活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圖據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

菜市書屋共兩層:

1樓:約130平方米,現有書籍兩千餘冊,以社群治理、兒童書刊等圖書為主。書屋裝潢簡潔雅緻,從書架到閱讀桌椅,每一處都透露着用心和精緻。此外,餐廳區還有蛋糕、點心、咖啡等售賣,公共區域還可呈現各類文化展覽;

2樓:類似LOFT空間,放置着書桌和電腦,可供社群青年共享辦公使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書屋外還有一片小菜地,種植了香菜、辣椒等時蔬。

台階上的問題都是居民問我們的,其實,餐廳、都市農場、書屋、集合空間,我們這裡都是。

——搭夥兒CHAOS空間主理人 楊迎琦

搭夥兒CHAOS空間由蓓蕾社群與社群營造機構“大城小村”聯合打造,以市場化的方式由社會組織自主投資營運,社群輔以資金補貼。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閱讀是一種力量”

益民菜市在蓓蕾社群已開設了20多年,是這裡重要的居民生活服務點。去年,菜市場旁邊的藥房正在轉租,對于如何更好地利用空出來的這個空間,我們也在思考,想将其改造為菜市場裡的一個市民閱讀空間,但如何推動‘菜市書屋’可持續發展?如何讓‘菜市書屋’真正服務于民?如何在煙火氣中維持書香氣?我們結合社群實際需求和認真考慮後,想讓這裡變得更為多元、開放,它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與菜市場融為一體,并真正成為一個老年人、青年人、兒童都可以參與共創的社群共享型綜合空間,居民随時都可以來此互動交流。

——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蓓蕾社群黨委書記 ​張曉靜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圖據成都高新區芳草街街道

通過整合資源,鼓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蓓蕾社群與社群營造機構“大城小村”聯合推動,最終呈現搭夥兒CHAOS空間主理的“菜市書屋”。正如空間名稱中的“搭夥兒”所表明的那樣,社群與“大城小村”希望這裡是一個強調共建、共治、共享,任何人都可以來“搭夥”做事的地方,并讓搭夥兒CHAOS空間成為宣傳引導服務群衆的重要陣地和市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間。

改造後的空間根據居民需求劃分出了菜市書屋的區域,包括食美書店、公共活動、社群展覽、共享辦公、咖啡吧等。其中,公共活動區域的面積最大,根據需要,這裡可以靈活舉辦主題分享、音樂會等活動。

日後,空間還會關聯相關共創夥伴設定可持續食物商店、零廢棄雜貨鋪等,以鼓勵居民們積極關注并參與到可持續生活等領域中來。

——搭夥兒CHAOS空間主理人 楊迎琦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活動現場

社會組織自主營運

讓“菜市書屋”可持續發展

作為搭夥兒CHAOS空間的主理人,青年社群營造師楊迎琦和她的團隊工作室“大城小村”已經在蓓蕾社群紮根數年,培養起了濃厚的感情,而搭夥兒CHAOS空間也是他們全新的一次嘗試。

從2019年開始,楊迎琦發起了緻力于城市微更新和鄉村振興的“大城小村”工作室。2022年底,“大城小村”在蓓蕾社群參與打造的“人寵雙向友好型社群”火出了圈。2024年,“搭夥兒CHAOS”成為了大城小村發起并獨立營運的一個新項目——一個以社會實驗、社群共創、城鄉連結為主線的社群集合空間。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書屋内部

在營運層面,将不斷尋找創新公共文化服務的方法,堅持可持續化發展。除了零售書籍、食物、文創産品,搭夥兒CHAOS也将作為一個“城村視窗”,将全國各地的地方風味、文化藝術以展覽形式進行售賣,并配備相應的圖書,讓居民在吃的同時也能感受食物本源的美好。

老種子胚芽米、自貢非遺鹽、貴州酸湯、碧山風味酒……優質、健康且具備地方特色的風物引入到空間内,同時大家也可通過書籍真正了解這些食材。

走!到菜市“搭夥”讀書

書屋内部

未來,由搭夥兒CHAOS空間主理的“菜市書屋”将會把更多高品質閱讀活動和書本送到居民身邊,在煙火氣和書香味間,一起追尋“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