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台辦點名5名所謂台灣“名嘴”蓄意編造虛假資訊,挑動兩岸敵意對立:依法懲戒!

作者:環球網

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程東 環球時報記者 王曉嬌】大陸15日宣布,将推出“懲獨法律措施”,對蓄意編造有關大陸的虛假資訊、蒙蔽台灣群眾、挑動兩岸敵意對立的5名台灣“名嘴”與家屬進行“懲戒”。

在國台辦15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稱,近年來,某些所謂台灣“名嘴”胡編亂造“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大陸高鐵沒靠背”等虛假資訊,散布謠言,抹黑大陸,常常引發兩岸網民對立,大陸群眾對此非常憤慨。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回應稱,一段時間以來,黃世聰、李正皓、王義川、于北辰、劉寶傑等少數台灣所謂“名嘴”,罔顧大陸發展進步的事實,蓄意編造有關大陸的虛假、負面資訊,并通過電視、網絡、報刊等媒體大肆傳播,“他們的錯誤言論蒙蔽部分島内群眾,挑動兩岸敵意對立,傷害兩岸同胞感情,事實清楚、情節嚴重”。陳斌華宣布,大陸方面将依法對上述5人及家屬實施懲戒,“對惡的沉默和縱容,便是對善的不公與傷害。輿論不是法外之地。任何編造、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行為,都将受到法律的懲處”。聯合新聞網稱,這極可能是陸方首度針對台灣“名嘴”宣布制裁。

此外,賴清德新當局已宣布的“内閣”名單中有許多“獨派”分子,一些被大陸列入“頑固台獨分子清單”,陳斌華對此表示,“我們絕不容忍、絕不姑息,絕不會聽之任之。對那些涉‘獨’言行惡劣、謀‘獨’活動猖獗的頑固分子,國家将出台法律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行為”;至于何時會具體端出,“請你拭目以待具體措施内容”。台灣陽明交通大學學者林志潔猜測,大陸應該會動用反分裂法與國家安全法,最後可能會回到刑法的“危害國家罪”以及某些金融或入境的管制措施。

被陳斌華點名的這幾個台灣“名嘴”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陌生,他們的綽号和“經典語錄”在網際網路上廣為流傳。1968年出生的于北辰是退役陸軍少将,現任桃園市議會議員。他最出名的“經典理論”就是“攔截率”。2022年他在一檔政論節目中稱,台灣的“天弓”飛彈一枚命中率為70%,3枚齊發攔截率可達210%。諸如此類的笑話還有很多,比如2021年9月,他抛出讓人咋舌的曆史觀,聲稱東漢、西漢互相指責對方“篡漢”。他還曾污蔑“大陸城鎮都是土房子”,也是以得到“土房哥”的外号。台軍前海軍艦長呂禮詩曾忍不住吐槽道,于北辰的軍事知識實在太少,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讨論,“請不要再丢人了”。

黃世聰則被嘲諷為“榨菜哥”,2019年他在台灣政論節目《關鍵時刻》中稱:大陸有一個股票叫作“涪陵榨菜”,榨菜是他們(指大陸人)吃泡面時一定要加的東西,其業績好的時候,表示大陸一般中下階層過着不錯的日子;而最近涪陵榨菜股價大跌,說明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有人發現,黃世聰錯把“涪陵”的“涪(fú)”讀成了“péi”。2020年7月,受持續降雨影響,三峽庫區水位持續上漲。“榨菜哥”捏造抹黑三峽大壩是“豆腐渣工程”,造謠三峽大壩有潰堤風險。黃世聰還曾語出驚人地表示,“大陸汽車出口量世界第一,是因為生産了太多的汽車,本身經濟不好,自己買不起車,是以隻能拉去出口,用很低的價格把車甩賣出去”。

“靠背哥”王義川曾在2023年4月談到馬英九稱贊大陸高鐵的話題時稱,“大家不要被馬英九那張照片騙了,馬英九也被騙了”,大陸的高鐵沒有靠背,“連高鐵桌面上那條白色餐巾桌布也沒有,那都是自己帶的”,還稱照片中餐桌上的桌巾、水果、杯子,都是大陸方面事先準備好的。國民黨“立委”羅智強在臉書發文諷刺說,“王義川不當‘交通部長’是台灣的損失”。

劉寶傑是《關鍵時刻》節目主持人,“榨菜哥”那期節目就是他主持的。2019年6月,他和島内媒體人馬西屏談到大陸研制的第三代洲際潛射彈道飛彈時,随後又說起“東風快遞”發的微網誌,還作勢“爆料”稱,“東風快遞是國營企業”。實際上,“東風快遞”是火箭軍官方微網誌賬号的名字。

李正皓曾是中國國民黨青年軍出身,退黨後投身政論圈後成為“反中急先鋒”,提到大陸一貫以“中國”稱呼。他于2020年5月在《關鍵時刻》節目中聲稱,大陸嚴重缺乏蛋白質,“現在連肉在哪裡都不知道”,導緻農村必須要吃田鼠肉,田鼠是大陸農村重要的蛋白質來源。此言引來大陸網民批評與譏笑,是以獲得“田鼠哥”的戲稱。

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無法出頭,靠胡說八道博上位的“名嘴”卻成了所謂的流量,這正是島内當下“名嘴亂象”的真實寫照。台灣“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黃丙喜9日撰文稱,記者普遍受過專業訓練,報道也有職業倫理規範,反觀時下的“名嘴”卻是根據事先制作好的劇本,“靠着一張口水亂噴的嘴和誇張的演技來攪亂是非”,更無職業倫理可循。有些“名嘴”打着時事評論員的招牌,卻毫無社會公器雅量和專業素養。他們天天以虛假的資訊、誇大的言辭,來扭曲在野陣營的監督作為,以虛構的想象、洗腦的演技,公然販賣恐懼和社會對立。文章稱,國際公認的評論員是通過大衆媒體,以權威的資訊,就政治、社會、經濟、金融等時事的特定主題,提供符合公共利益的專業意見,“我們的‘名嘴’卻是颠倒事實,激發仇恨情緒,唯恐台灣不亂……台灣因‘名嘴’而掀起的類似現象存在已久,我們豈能任由它繼續蔓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