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作者:科技狐

“ 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 ” !

如果現在我們提起大衆,腦海裡第一反應還是這句話,那就說明,大衆可能真的得加把勁了。

新能源時代都來了好幾年了,給群衆的印象還是四十年前的,老狐覺得,這着實是有一點說不過去。

别的不說,至少能反映出,現在的大衆并沒有拿出什麼像樣的新能源産品。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不信的話,老狐現場來一波提問:三秒鐘的時間,你想得到大衆旗下令人印象深刻的新能源車有哪些嗎?

反正,老狐一時間是想不到什麼合适的 “ 選手 ” 。

好在,大衆也很拎得清,這兩年一直在說要加速電動化程序。特别是今年,口号喊得特别響亮。

不管是真心實意,還是半推半就,有動作就有吃到中國市場 “ 大蛋糕 ” 的可能性。

當然,犀牛奔跑,能不能跑起來,老狐覺得咱們可以來聊一聊。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不想要蛋糕飛,就隻能自己飛

四十年前的舊船票,登不上今天中國市場的新船。

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隻不過,以前這些合資品牌都沒當回事,包括大衆也是這樣。

晃晃悠悠玩了幾年,才發現比亞迪、“ 蔚小理 ”,甚至華為、小米都跑到前面去了。眼看中國市場的大蛋糕就要飛走,大衆這才開始積極布局電動化。

可能有人要說:前幾年大衆不是也有新能源車出來嗎?

實打實的說:是有的。隻不過,中國市場太卷,大衆的那點小動作根本濺不起什麼水花,上桌都難,更談不上去分 “ 蛋糕 ” 了。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不想要 “ 蛋糕 ” 飛,那就隻能自己飛。

抛開能不能取得成果不談,大衆對于在中國市場 “ 起飛 ” 這事,态度還是挺認真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過今年年初大衆的豪言壯志,當時,大衆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說了,大衆汽車的目标是繼續保持在華國際車企第一的地位,并成為位列中國市場前三的汽車制造商。

如果是以前,老狐高低要說一句:不就是吹牛嘛!

不過現在,我覺得這倒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大衆的态度看着還怪真誠的。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大衆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曾在多個場合都說過,為了适應中國市場的節奏,我們已經把新産品的推出速度提升了 30 %,我們将每三年推出一代新車型、每兩年更新一次電子架構、每個月進行一次 OTA 遠端更新。

老狐不是一個愛杠的人,人家連具體規劃都有了,我覺得,還是可以給大衆一定的信任度的。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犀牛插翅,能飛得起來?

雖然大衆對中國市場的态度很正向,但是,犀牛插翅,真能飛得起來嗎?

老狐覺得,這個問題暫時還得打個問号。

我們可以先回顧一下大衆以往的新能源銷量,遠的不說,就說說近兩年。

2022 年,大衆汽車集團全球純電汽車共傳遞 57.21 萬輛,同比增長 26% ,純電産品在其 830 萬輛的汽車總銷量中僅占比 6.9% 。

全球的新能源車銷量一般,順帶着中國市場也不是那麼給力。2022 年,其電動車在中國市場銷量 15.57 萬輛,這個全年所有電動車的業績總和甚至還不如比亞迪的某一爆款車型的年銷量。

2023 年,大衆還是沒有找到狀态。哪怕是有了 ID.3 這個所謂的爆款,整體新能源車型到銷量還是很難和中國市場的主流車企競争。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雖然說 2024 年我們看到了大衆的變化,比如大衆已經有了到 2030 年,在華推出約 35 款智能新車型,覆寫所有動力類型和相關細分市場的計劃。

新能源車、燃油車、混動版新車型據說也都蓄勢待發了。上個月的北京車展上,也有不少新車亮相。

不出意外的化,今年下半年,我們應該就能買到南北大衆搭載大疆智駕版本的全新邁騰以及途觀L PRO 了。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但是,誰也不能一口吃成個胖子。說大衆想要加速電動化程序我信,但是犀牛插上翅膀,終究變不了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裡的孫悟空。

是以,對于大衆,老狐不指望它能飛起來,跑快點也就可以了。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過往種種,是榮耀也是負擔

說大衆未必飛得起來,其實是有原因的。

我們必須得承認,大衆在中國市場是有成功經驗的。德國品質、安全可靠、三大件優秀……這些标簽讓大衆的過往充滿榮光。

但是,老狐覺得,有些時候,過往種種,是榮耀也是負擔。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大衆以前燃油車厲害,是因為有一群足夠執着的造車團隊,這群 “ 大直男 ” 有經驗不假,但是有時候也挺軸的。

畢竟在老一派設計師的眼中,每一個功能、每一個按鍵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動一下都不好使。

燃油時代的造車思維的确有它的優勢,但是到了新能源時代,這樣都固化思維,往往很難馬上發生改變。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國内品牌沒有這些 “ 負擔 ” ,更能輕裝上路。

而國内的很多品牌就沒有這些 “ 負擔 ” ,創新、變革說來就來,輕裝上路當然跑得快。

這樣來看,大衆要想在中國市場加速,壯志雄心可能還是其次,改變思維或許更迫切一些。

一口氣規劃 51 款車,大衆要起飛了?

結語

當然,不管怎麼說,老狐還是有點期待大衆今年的表現的。

畢竟,咱還沒看到過合資車真正在新能源上發力是什麼樣子,萬一成功,說不定還真能帶來點什麼驚喜。

大衆也公開透露,“ 35 款智能新車型,16 款純電動車型 ” 已經在大衆在華的規劃中了...

是以,犀牛插翅,結果會是如何,我們不妨等等看。

參考資料:

有駕報道:大衆之夜,多款重磅車型齊發,加快推動電動化程序

汽車公社:大衆“走豐田的路”,加碼混動車

觀察者網:高端品牌利潤大跌,大衆轉型隻是陣痛嗎?

汽車之家:燃油/混動/純電并舉 大衆開啟中國速度

編輯: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