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作者:曹縣融媒體中心

近日,湖南一女子躺着休息時

眼部落了一隻隐翅蟲

第二天發現眼皮膿腫燒傷

眼皮中間都潰爛了

新聞一出,迅速登上熱搜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這并不是隐翅蟲第一次上熱搜

不少網友表示近期見過隐翅蟲

還有一些網友遭遇了隐翅蟲“襲擊”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也有人叫它青腰蟲、影子蟲。多數細長、體小,形似大螞蟻。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暗橘黃色,鞘翅很短,乍看像沒有翅膀,故名“隐翅蟲”。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隐翅蟲生長環境複雜,喜潮濕環境,分布範圍廣,有趨光性,夜間會向有燈光的地方聚集。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你對它“下死手” 它對你“潑硫酸”

毒隐翅蟲的蟲體各段都含有“隐翅蟲素”,是一種強酸性質的毒汁,可造成隐翅蟲皮炎。隐翅蟲并不會将這種毒素分泌至體外,隻有它們的身體被破壞,體液溢出時,隐翅蟲素才會釋放出來。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臨床表現為接觸毒液數小時到2天後局部出現條狀、片狀或點簇狀水腫性紅斑。随後紅斑上出現密集丘疹、水疱或膿疱,可發生糜爛、結痂及表皮壞死,有瘙癢、灼痛和灼熱感。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不想“惹禍”上身 做好這5件事

隐翅蟲大規模出現的夏秋時節,要注意做好以下防範措施: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冤家路窄”也别慌 請“手下留蟲”

如果發現隐翅蟲停留在皮膚上

不要用手拍打、揉搓!正确的做法是輕輕吹走或抖落。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可以用膠帶粘住,或用紙巾捉住扔掉,注意不要接觸到毒液。

如果不慎接觸到隐翅蟲體液

應及時用肥皂反複清洗受損皮膚,用4%蘇打溶液或10%的氨水反複擦抹受損皮膚,中和毒素。

飛到身上,千萬别拍!它已經進入活躍期……

出現疱疹後,鎮痛止癢,采用消炎收斂性藥物減輕刺激感,嚴重者要及時到醫院皮膚科就診。

遇到隐翅蟲

切勿拍打,吹走即可

來源:國家應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