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落實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精神系列綜述之五

作者:光明網

習近平總書記4月23日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時強調,要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西部各省份要切實做好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這篇大文章,促進城鄉之間良性互動、融合發展,為新時代形成西部地區高品質發展新格局貢獻力量。

以縣域為抓手促進城鄉融合,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這次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培育一批農業強縣、工業大縣、旅遊名縣,促進農民群衆就近就業增收,因地制宜推進城鎮化程序。

縣域是樞紐,一頭連着城市,一頭連着鄉村,是建構新型城鄉關系,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的關鍵一環。

重慶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萬淩霄表示,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要将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支點,從産業發展、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多方面協同發力,提升縣城産業承載能力和人口集聚能力。

縣域強不強,關鍵看産業。

農業農村部會同财政部實施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支援西部地區建設陝西陝茶、重慶檸檬、貴州中藥材等96個優勢特色産業叢集。

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談潤卿說,各地結合地域資源優勢打造強縣特色産業,不僅為縣級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還将促進周邊農民群衆就近就業增收,成為富民産業。

如今,在西部地區,越來越多縣域特色産業正在造福當地百姓:甘肅臨夏市的百益億農國際鮮花港日産鮮花18萬枝走出國門,帶動當地就業;重慶巫溪縣的烤魚文化讓當地烤魚店鋪生意更加紅火;總人口隻有4萬多人的陝西省漢中市留壩縣迎來旅遊熱,當地居民依靠民宿和農家樂吃上了“旅遊飯”……

但也要看到,截至去年末大陸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16%,整體城鎮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潛力巨大。

“要圍繞讓進城的進得順心,讓留在農村的生活舒心,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一體設計、一并推進,促進各類要素雙向流動,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中央财辦副主任、中央農辦副主任祝衛東說。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支援力度,建立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常态化幫扶機制,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放眼全國,從産業振興到發展特色文旅,東西部協作的實踐正在展開:

貴州省正安縣借助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幫扶力量,全面提升吉他産業發展水準;陝西省石泉縣與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發揮“鎏金銅蠶”資源優勢,将絲織品制造與特色旅遊相結合;四川省屏山縣與浙江省嘉興市共建浙川紡織産業示範園,深挖“一塊布”的潛力……

“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走深走實,産業是抓手,生活是落點。”甘肅省白銀市農業農村局三級調研員李猛說,得益于國家政策及資金支援,過去3年當地幫助近60%的監測對象消除了返貧風險,其餘未消除風險監測對象均落實幫扶舉措。通過發展特色産業,帶動群衆穩崗就業,2023年白銀市農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超8%,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穩定增長,增幅超過農村地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杜志雄認為,目前,大陸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不充分難比對問題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更要統籌各方力量,強化協作配合,統籌考慮城鄉發展,找到有效突破口。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鄉村建設模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文猛認為,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不能脫離實際搞“一刀切”,要在更廣闊的區域範圍内,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

夯實城鄉發展根基,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糧食安全是根基,基層治理是着力點。此次座談會進一步作出部署,着力夯實城鄉發展根基。

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糧食産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

總書記在座談會上強調,推進高标準農田建設,扛好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責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應有貢獻。

在陝西,榆林市已建成5個萬畝谷子示範區、12個千畝以上高産攻關田,全市小米、高粱、荞麥等雜糧全産業鍊總産值突破50億元。

“榆林擁有耕地1400多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馬鈴薯、雜糧為主。”榆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許君說,“伴随生态治理和科技進步,土地廣袤的榆林正在成為陝西乃至西北地區‘新糧倉’。”

座談會上,總書記還圍繞加強農村公德心建設、健全黨組織上司的基層治理體系等作出部署,為激發鄉村治理高效能、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指明方向。

四川、廣西、甯夏、青海等地多次對農村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提出工作要求;

内蒙古通遼市、青海海東市、四川涼山州等地制定地方性法規,明确各有關部門和縣區推進移風易俗的法律責任;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以“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建強治理隊伍、規範管理辦法、建構立體網格”為基層治理主線,夯實牧區社會治理根基,探索建構牧區鄉村治理新格局……

“黨建聚合力,創新促發展。”中國鄉村振興發展中心主任黃承偉認為,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未來要不斷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在持續釋放鄉村發展潛力中更好提升廣大農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征程上,西部地區發展前景廣闊。堅持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西部城鄉和區域融合發展,必将為大陸高品質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新華社記者)

《光明日報》(2024年05月16日 0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