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取消預售?

作者:人人都是産品經理
預售機制從引入到被放棄,這一動态背後,折射出電商行業怎樣的深刻變化?本篇文章具體分析了各大電商平台取消預售的原因,推薦對電商行業感興趣的小夥伴閱讀學習。
為什麼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取消預售?

618即将來臨,今年,電商界出現了一個新變化——各大電商平台紛紛宣布取消預售。淘天(淘寶天貓)、京東、快手等平台,都加入了這一變革的行列,目測其他平台也很快會跟進。

從淘天最早引入預售機制,成為曆屆大促屢試不爽的政策,到如今被放棄,不過十幾年的時間,這背後折射出電商行業的深刻變化。

為什麼各大平台當初要推出預售?預售模式曾為電商大促注入了什麼樣的活力?而如今,為什麼又選擇放棄這一曾經的“制勝法寶”?這篇文章就來聊一聊這些問題。

01 淘天為何開啟預售?

2010年前後,淘天如日中天,大促期間平台的GMV不斷上漲,創造了電商行業的多個銷售奇迹。然而,随着訂單量的激增,平台面臨着巨大的庫存管理和物流壓力。

2012年,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淘天首次引入了預售模式。這一舉措不僅為平台解決了實際操作中的諸多問題,還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

1. 庫存管理

預售模式本質上是一種C2M的商業模式,它允許商家根據消費者的定金支付情況來合理安排生産和庫存。這種模式讓商家有了更充足的時間來準備貨物,進而避免了以往大促期間因銷售量過多而導緻的延遲發貨問題。

通過預售,商家可以更加精準地預測市場需求,減少過剩庫存的風險,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物流壓力,確定消費者在大促期間獲得更加流暢的購物體驗。

2. 資金流轉

預售機制還為商家提供了提前回籠資金的機會。在大促前,消費者支付的定金讓商家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可能收入。

有了這個收入可能,商家有信心用同樣的資金進行原材料采購、生産擴張或市場營銷,進而在競争激烈的市場中占據有利地位。此外,待回籠的資金也降低了商家在大促期間的财務風險。

3. 市場測試

預售還充當了市場測試的重要角色。商家可以通過預售來評估産品的市場接受度,進而及時調整營銷政策。

如果品牌在大促期間發售新品,商家可以根據預售情況來判斷産品是否受歡迎,如果反響熱烈,則可以增加産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如果市場反應平平,則可以及時調整産品特性或營銷政策,進行産品改進。

這種方式不僅幫助商家減少了市場推廣的不确定性,也使得資源配置設定更加高效和精準。

4. 促進消費

淘天最先推出預售機制,本質是為了提升消費體驗,增加平台的吸引力,促進GMV,從消費心理學上,它也正是如此驅動了消費。

預售+尾款的方式利用了蔡加尼克效應來加深他們對這件事的記憶。蔡加尼克效應,也稱為蔡氏效應,它指的是相較于已經完成的事情,人們比較容易記得未完成的,或是被打斷的事情。

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消費者首先在預售時付了定金,但卻必須至少等一周後才能付尾款,在這一周,他總是在心裡惦記着這件事,每天都會去看看自己付了定金的貨,無形中就增加了平台的流量和買其他貨的可能。這樣的心情,隻有在一周之後他付了尾款之後才能緩解。

消費者因為在預售的時候付了定金,對平台的注意力和記憶力憑空增加了一周,這一周讓平台增加了流量和更多的銷售可能。

02 為什麼各平台都取消預售了?

時間來到2024年,電商領域的競争格局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淘天(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為了争奪市場佔有率,不斷推陳出新,推出各種創新的營銷政策和服務模式。

尤其是拼多多,憑借其低價政策和“僅退款”等消費者友好政策,迅速赢得了市場的青睐,其成功經驗被其他電商平台相繼跟進。

這些變化迫使所有平台重新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政策,意識到在這場競争中,赢得消費者的信任和滿意比單純吸引商家更為關鍵。

而随着預售機制因規則複雜、發貨時間長等問題,積累越來越多的負面效應,各大平台紛紛決定取消預售,回歸簡單直接的銷售模式,以提升消費者體驗,增強平台的競争力。

取消預售在今天,是利大于弊的,下面是考量平台取消預售的原因。

1. 簡化購物流程

預售規則的複雜性常常讓消費者感到困惑,為了獲得一點點的優惠,消費者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規則,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購物的樂趣。取消預售,讓購物回歸簡單直接,更符合當下需求。

同時,在預售模式下,消費者往往需要等待很長時間才能收到商品,這與電商行業快速、便捷的服務特性背道而馳。

消費者購買商品後,自然希望能夠第一時間收到,長時間的等待會讓人覺得煎熬。取消預售,消費者可以更快地獲得商品,這無疑更符合目前消費者對于即時滿足的需求。

2. 避免因價格引發不滿

價格是大促期間消費者最為關注的要素之一。

預售期間,消費者往往需要提前支付定金,但有時候他們會發現,在618當天,商品的價格比預售時還要低,這無疑會讓消費者感到自己“買虧了”。

即使預售和大促當天的價格相同,由于預售商品需要等到活動結束後才發貨,消費者也會覺得自己提前支付了款項卻沒有享受到提前收貨的便利,這種體驗上的落差也會影響他們對平台的滿意度。

取消預售,可以避免這些由價格和時間差引發的問題,讓消費者覺得在大促期間享受到更加公平、透明的購物環境。

3. 減少退貨退款

在往年第一波預售之後,“退款”總會登上熱搜,很多人在經過幾天的思考,發現自己當時剁手的東西,根本不需要。

“退款”登上熱搜,是“買家懊悔”的展現。在大促的場景下,我們總會被催生購買一些商品,你以為這些商品會給你帶來新的改變,但很多時候,結果卻是你對着沖動購買的商品感到無比的後悔。

這種沖動購買後的後悔情緒,加之繁瑣的退貨流程,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取消預售後,消費者可以更加理性地進行購買決定,減少沖動購物,降低了退貨率和退款糾紛,提高了購物滿意度。

4. 适應常态化低價競争

目前的電商競争格局中,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抖音和快手的直播帶貨等模式,已經将曾經的大促低價變成了一種常态。這種常态化的低價競争削弱了傳統大促的吸引力,消費者不再像以往那樣,對大促期間的折扣抱有極高的期待。

電商行業也進入存量競争時代,平台間的競争更加注重價格優勢,這時候平台必須真刀真槍地競争,不能有保留。取消預售,直接以低價銷售,成為電商平台在内卷化競争中求生存、求發展的必然選擇。

5. 消費降級,預售已無法驅動銷售

在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和購買力都有所下降。

過去,預售作為一種促銷手段,能夠有效地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但如今,消費者變得更加理性和謹慎,對于預售這種需要提前支付定金的購物方式,已經不那麼敏感。消費者更傾向于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購買,而不是被促銷活動所驅動。

預售機制既不能有效驅動增量銷售,又容易引發消費者的不滿和吐槽,這個機制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03 結語

預售作為電商平台在特定時期推出的一種促銷玩法,自2012年由淘寶天貓首次引入後,僅存在了十幾年的時間。

最初,預售機制為電商平台帶來了一系列的好處:它幫助商家提前鎖定銷量,有效管理庫存,提前回籠資金,并且通過市場測試來優化産品政策。這些優勢一度讓預售成為了電商大促期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消費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電商競争的日益加劇,預售機制也逐漸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複雜的規則、漫長的等待時間、退貨退款的高比例以及消費者對于預售價格的不滿,這些都逐漸侵蝕着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在電商行業進入存量競争時代,低價政策和即時滿足成為新的消費趨勢,預售的吸引力和競争力不斷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預售機制不能為平台帶來預期的銷售增量,反而因為種種弊端而飽受消費者的诟病,帶來負面效應,因而它的曆史使命也就理所應當地結束了。

專欄作家

尋空,微信公衆号:xunkong2005,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商業觀察者,社會化營銷探索者。

本文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