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作者:甜甜愛科普

導語

在38億年前,太陽系的行星狀态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也是太陽系曆史中又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這一年份可以說是太陽系的最重要的年份之一。

在38億年前,太陽系的行星經曆了晚期重炮轟擊階段,這一階段地球上的生命無論是單細胞生物還是基礎生命,都在依靠着各自的方式去适應這一時期的環境。

那麼在38億年前太陽系的行星又會是怎樣的呢?

這一時期的地球又有怎樣的特色?

這一時期的行星能否生存?

到底有多少疑問等待我們去解答?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一、38億年前的太陽系。

在38億年前,太陽系的行星正處于晚期重炮轟擊階段,分布在太陽系内的小行星帶和木星适居帶中的冰雪物質被驅動逐漸的向内側運動,最終在太陽系内形成俯沖作用的過程中,導緻内層行星的碰撞事件增多。

而在38億年前,地球正處于地質活躍期,也就是說地球上的地質活動相當的活躍,熔岩層不斷的上浮形成新的闆塊,然後融入地幔,使得地球的新陳代謝不斷的運作着。

而在這一時期的地球上,也開始繁衍一些基礎的生命,但是由于地球仍處于地質活躍期,然而那時的衰減周期磁場也僅有2億年的時間,接着,地球就失去了自身的磁場。

這意味着大氣層也會受到太陽風的腐蝕,漸漸的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流失,由于沒有了大氣層的保護,地球的溫室效應也跟着失去,溫度逐漸降低,最終導緻地球的溫度極為的惡劣,這一時期的地球也被科學家稱之為“雪球地球”。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在太陽系的氣态行星中,土星和木星占據着絕大部分品質,而地球的品質相對于土星和木星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在38億年前,土星和木星的品質和現今其他行星的品質差不多。

在38億年前,土星和木星在軌道上的位置和現在沒有太大差别,但是當時土星和木星内層的衛星,也就是土衛六和木衛三兩大衛星僅僅是幾顆小行星,但是現在土衛六擁有衆多的環和27顆衛星,木衛三有六顆衛星。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在38億年前,兩顆氣态行星擁有這麼大的規模,這也是經曆了重要的碰撞事件後才逐漸的形成的。

土衛六的形成原因是來自于一顆與它相同的土衛六的衛星發生碰撞,而木衛三的衛星則是一顆小的地質活躍的衛星撞上了同樣的衛星。

在太陽系内六顆行星中,土星和木星相對于金星、火星和地球來說,地質活動較為呈闆,因為土星和木星内層相對于表層來說,地幔和外層的比例很小,主要都是氣體,這都導緻土星和木星内層的有機材料的比例都較高,是以在38億年前,土和木星的核心逐漸的散發出大量的熱量,這也給衛星的地質活動提供了能量。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而地球上的地質活動也是因為地球内部的熱力,使得地幔層激活,進而使地質活動變得非常活躍,而在38億年前,金星還沒有經曆火星經曆過的大規模熾熱現象,同時也沒有經曆地球經曆過的地質活躍,而是一顆正常的宜居星球。

二、當時的金星、火星和地球。

金星在38億年前可能是一個擁有海洋和大氣層的宜居星球。

在太陽系形成後不久,金星的位置并沒有現在逼近地球的位置,而是比較的靠近木星,是以金星和木星的品質之和,也不足以吸引來自外太空的冰霧物質,是以金星和地球以及火星的構造差不多。

在太陽系的晚期重炮期,金星的位置逐漸的逼近地球的位置,太陽的輻射也逐漸的加劇,是以金星和地球上的海洋水分在38億年前都被蒸發殆盡,而金星的大氣層也逐漸的被腐蝕的沒有了。

金星和地球的地質活動較為相近,都是在地熔岩在地殼的闆塊上流動,同時也有大陸闆塊的碰撞事件,但是由于金星在離太陽較近的位置,是以在金星的地質活動較為活躍,是以金星的表面也沒有地球上那麼多的隕石坑,甚至有一半的隕石坑都是在晚期的重炮轟擊中形成的。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金星的基岩層和地殼層較為的薄弱,是以金星上的地質活動非常活躍,闆塊的運動速度也是非常的快,平均每年都會有幾百公裡,是以金星上也更不可能有大陸,也是以金星上大部分的面積都被熔岩所覆寫。

由于金星上沒有太多的大氣層,捕獲微粒的能力相對較差,是以金星上的年代較為的年輕,平均大約有7.6億年的時間。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地球正處于地質活躍期,但是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卻較高,但是在38億年前,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卻非常的貧瘠,地殼上的礦物質很少,而碳酸鹽礦物質也是非常的稀少,而在地上的橄榄石礦物質組合形成的地殻中含有的短壽命的放射性同位素早已沒有了,是以地球從此不再有新的熱量注入,同時地球的核心也逐漸的冷卻下來,是以地球上的地質活動也變的不再那麼的活躍。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38億年前,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非常的低,也沒有規模大的陸地,大部分都被熔岩所覆寫,土壤的氧氣也幾乎被這些熔岩吸收,是以當時地球上的環境也是惡劣的極其,沒有像金星那樣宜居。

火星在38億年前可能是太陽系最宜居的星球,擁有海洋、大氣層和磁場。

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曾經擁有大規模的液态水,而火星的液态水也非常的豐富,是以在38億年前,火星可能是太陽系内最宜居的星球,火星上不僅有海洋,還有非常的厚實的大氣層,甚至有磁場。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在太陽系内,由于太陽的輻射,内層行星的海洋水分被蒸發,最終導緻火星上的水分資源逐漸的流失收盡,火星上的地質活動在大約40億年前就已經接近停滞,而且火星上的磁場也幾乎已經沒有了。

在40億年前,由于火星内部的熱量散失的差不多了,火星的地幔層也基本的停滞,是以大氣層也會随着逐漸的稀薄,這就意味着在40億年前,火星上的大氣層也在逐漸的稀薄,一旦火星的大氣層被太陽風吹走,火星上的水分就會被蒸發殆盡,由于火星的重力較小,甚至不曾被保留下來。

在火星40年的大氣層稀薄并且失去了磁場,大量的水分就會變成氣态态的逃逸到宇宙空間中,直至火星上的大氣層被吹走,火星上的地熔岩和大氣層就會逐漸的成形,這也就意味着,火星上的海洋水分被蒸發殆盡,地殼也逐漸形成,而地核和熔岩互相作用,使火星上形成一個規模較小的磁場,這也在38億年前使火星上擁有規模很大的海洋。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此外在火衛一和二也有大量的冰層組成的海洋,火衛一和二由于很少的大氣層,是以大量的水分被蒸發到空間中,火星和地球的不同之處在于,火星上的海洋和大氣層同時流失,是以在地質活動期,火星的大氣層逐漸的稀薄,最終在20億年前火星上的海洋水分都蒸發掉。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但是在火衛一和二,大部分的水分都還被儲存了下來,并且在承受火星的引力的作用下,逐漸的彙聚在火星的南極和北極形成了大規模的冰層,甚至有8000米深。

三、潛在的外星文明。

金星和火星在38億年前經曆的環境幾乎是一樣的,但是在火星内擁有大量的冰層而金星缺少這一方面的條件,是以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地球和火星宜居星球的機率高于金星。

在未來,火星以及金星上可能還會出現生命,而地球上的生命大機率也會被人類文明所發現,金星和火星曾經也是太陽系中宜居星球的代表,但是38億年後的現在,地球是唯一能繁衍生命的星球。

而火星和金星上的文明可能會離開太陽系,而當金星和火星上的文明回到太陽系,發現此時地球上已經成為最宜居的星球,這個情節也非常的有趣。

38億年前,太陽系至少有三個地球,為啥現在隻剩一個了?

結語

38億年前的太陽系中的情況令人不禁驚歎,而太陽系的曆史也将在未來中探明,地球上的生命也在不斷的演化發展着,未來也将是人類開拓的未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