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作者:碎碎念大王

導語

衆所周知,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但同時光速在宇宙中又是相當緩慢的,這種看似背離理論的說法究竟是什麼?

同時,有人曾問愛因斯坦: “如果有人駕駛太空梭超過光速會發生什麼?”

愛因斯坦是怎麼回答的?

超光速有可能實作嗎?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一、光速的緩慢。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想做點什麼,比如起個身,做頓飯,出個門,這都是我們随手可做的小事兒,除非你真沒時間。

那麼我們期待的速度都是什麼?

一般來說,讓大部分人滿意的速度就是身體上的移動速度,而行走的速度最快也就6米/秒左右,而跑步的速度最快也就18米/秒左右。

再往上,飛躍則能達到40米/秒,很多動物都無法跑到這個速度,而人類最快的速度随着利用工具的不斷改進而不斷創新,比如滑雪、滑草、跑步等都能達到50米/秒。

這樣的速度,我們有時候也會覺得不夠用,還想用機動車,而機動車的速度已經能夠達到200米/秒,高鐵更快,能有350米/秒,飛機上升的時候最快能達到200米/秒,而跳傘時人達到最高速度也就達到70米/秒左右。

即便是火箭,人類最快的速度也是達不到光速的,光速的速度是300000000米/秒。

是以,人類在目前的科技條件下,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那這個速度有多快呢?

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一把計數器,就是秒表,這是計算時間花費的工具,如果秒表的速度來計算光速的速度的話,1秒跑190圈,那麼光速就能跑上7.5圈,圓周的長度是2πr,即3.142149.6*10^9=940億千米。

而光速1小時可以跑31萬圈,即940億千米/31萬圈=30萬千米/圈

于是得到典型的太陽系半徑5萬億千米,而我們這個光速秒表1小時就能跑1579億圈。

如果光速在這個秒表上,就能跑1579億圈,也就是1秒中跑439萬圈,6秒就能跑1公轉,1光年就是9461億千米,如果用這個秒表的速度來跑1公轉,就用6秒。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然而在宇宙中,光速也并不太快。

比如光從地球傳遞到月球,需要1.3秒,光到達了太陽,需要8.3分鐘,光到了冥王星,需要5.5小時,然而光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一個月的距離,一個天文機關的距離是150億千米,如果光跑了一個月的距離,用這個秒表就需要跑1萬圈,即光速在這個尺度上也是相對緩慢的。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那麼光速還有哪些神奇的特性?

光速的最神奇的地方就是光速不會發生變化。

在我們通常的運動中,速度是會發生改變的,而且還是一直在發生的,光速則不同,光速是永遠不會變化的,這也是在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時得出的結論。

那光速既不能超過也不能慢于光速,那光速本身還有什麼可能讓人質疑的地方嗎?

光速隻是一個常數,是沒有起點和終點的,但光速也是有時間向前,空間向後的,那光速之下的實體規律又是什麼?

愛因斯坦認為,光速是一種極端的速度,是一種極緻,與此同時,光速又是一種被極力忽視的速度。

在視覺上,如果物體的速度大于光速,物體就會變成一種看不見的狀态,因為在它周圍的光能都被它追上了,宇宙之中,能量的最高速度就是光速。

光速是萬能的,有一種假設,假設有一艘太空飛船它的速度接近光速,所有科技都弄不出來,那麼能不能有其它方式實作呢?

愛因斯坦就告訴他,可以用時間的曲率。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二、超光速行駛。

我們可以通過蟲洞之類的方式來行駛,但是這種方式目前并不現實,但是可能會用上,因為人類還未探索許多方面,這也是科學的魅力所在。

意大利的奧庫比埃裡也曾設計了一艘太空飛船,這艘飛船不是通過反應推進的,更像是一塊石頭,從地面推到山頂,就能滑下山,滑下的過程,就是時間的曲率,從地面到太空,就是滑過的過程,這稱為“曲率驅動”。

這種方式的太空飛船,可以一直加速,一直加速,但是人體是受不住的,可能第二次加速的時候就成了骷髅,是以這種飛船是專門用來研究的,到底能不能行,人類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去賭。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飛船要想用曲率驅動,必須先有曲率,曲率在實體世界中還是有的,就是“負能量”,這種物質在摩擦力學中被稱為“滑動摩擦力”,負能量是一種能讓時空倒流的物質,當有了負能量,就能産生曲率。

負能量有沒有存在的可能呢?

奧庫比埃裡說有,但給不出什麼意見,實體學家們曾嘗試了下,但沒有成功,有說法認為,負能量可以實作,但需要特殊條件,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負能量不存在,這就成了科學上的謎。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那麼光速的時空倒流,究竟能夠做到嗎?

光速按照狹義相對論是不會發生變化的,光是在真空中傳播的,如果速度改變,能量就改變,是以光速是永遠不會改變的,現在的光速是1光年/年,這已經是極緻了,宇宙之中,光速就是全能無敵的,但是科學界也有人想出過辦法,比如蟲洞。

蟲洞是另一種聯系不同宇宙和星系的空間隧道,這就好像是在地球上,直接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這種隧道就是蟲洞。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蟲洞可以将兩點之間的距離縮短,可以滿足我們超光速的需求,但是現在蟲洞的構造也未知,目前還沒有人發現。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三、光速之上的速度。

在光速之下,我們無法探索宇宙的神奇和奧妙,人類對于宇宙還處于摸索階段,是以未來有可能探索到許多新的領域,憑借科技的進步,或許可以突破光速的限制。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一種物質,能讓子彈穿透玻璃,這就是彈簧,彈簧的一端連接配接着活塞,另一端連接配接着活塞,活塞在活動,彈簧就會變長,同樣的,電子也是如此。

電子是連接配接着原子核的活塞,當電子在活動時,就像一根彈簧一樣,就相當于一種力的媒介,進而激發等離子體,産生媒體的彈簧,進而擺動電場線,這可以産生一個渦旋,稱為“吸引波”。

吸引波的作用就好像一艘船,它會把水後面的水波壓縮,向前推,直到海反過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渦旋”,當甩動的時候,水波就回去了。

當激發一次吸引波的時候,處于它後邊的電子,就像被甩動的水波,會發光,這個發光的光子在傳遞資訊的時候,就像一艘船,會把資訊随空氣一樣的媒體沿着媒介傳遞。

這種傳播方式就好比人一樣,人走太快,人走的太慢,人走的差不多,就像一雙腳穿推動,前後腳都跑的差不多,就是人走的太慢,張韶涵在歌中唱的“時間慢”。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是以,時間慢就意味着光比較慢,或者說,光會慢下來,然而在玩電子的遊戲的時候,當我們玩的像“天河傳說”這些遊戲,這些遊戲中的時間,跟随遊戲的節奏在走,如果玩家突然斷網,這時的時間就會停滞,比如隊伍的時間,或者更新,或者獲得經驗等。

萬一時間慢下來了,遊戲時間就會慢下來,這就是光卷的原理。

“吸引波”或者說“渦旋”,還有一種特性,就是牽引其它電子,當兩個電子之間,如果産生了“吸引波”,這兩個電子會陷入吸引波的陷阱,就會進入“量子糾纏”。

量子糾纏,相當于是傳輸資訊的媒體,兩個互相之間,傳輸資訊無需媒體,兩個電子之間就能進行資訊的傳遞,這樣無疑就是一種超光速的通訊方式,量子糾纏的壞處就是,如果沒有媒體,那麼兩個電子之間的資訊及時傳遞,那麼在時間上,就不再是順序的,也就是說,比如,今天早上,一個人送早餐,一個人送快遞。

超過光速會看見什麼?愛因斯坦:時間将開始倒流,産生祖父悖論

如果自己在時間上,發生了改變,今天早上的人就會是上午送來的,而今天上午的人,就會在下午送來,那麼這個時間就混亂了,這就是在網絡時代,正确的時間,就需要正确的時間。

如果人類能夠突破時間的限制,那麼概念中的超光速就不再是一個空幻的存在,未來人類的生活,可能會有很大的改變。

結語

人類的關于光速的想象和突破,是對宇宙萬物的探索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的必然産物。

蟲洞和曲率驅動,以及奧庫比埃裡的飛船,再到負能量的挑戰,都展示了在人類的創新思維和科技努力下,對于超越光速限制,探索宇宙規律的深入探讨和嘗試。

同時,負能量的問題,也展示了科學研究中對于能源和物質性質的深入探讨和挑戰。

量子糾纏作為經典力學中一種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現象,可能影響物質的實體特性,以及資訊的傳遞速度,也給人帶來了對于資訊傳遞和時間觀念的重新思考。

未來,科技會不斷革新,宇航速度也會不斷進步,化學推進技術或将被核聚變取代,這也必然會帶來太空探索方式和速度的根本性改變,也會開啟人類新的太空探索時代。